仅等了一天,东归大军就到了白马寺,张飞很快就把消息告诉了吕布,吕布亲自出城迎接。 同时吕布也早已传信太史慈的水军,安排刘协渡过了黄河,到达了北邙山的平县,快马加鞭的正往洛阳而来。 迎接了百官群臣后,吕布带着他们来到了洛阳城的北门大夏门,在此等候刘协等人。 百官中很多不知缘由的就生起怨言,为何都到了洛阳,而不进城,怎么来到了北门处。 就在百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队士兵护送着一辆马车来到了众人面前。 “主公,属下幸不辱命!护送陛下前来!”太史慈翻身下马,来到吕布面前。 “子义一路辛苦了!”吕布微笑着夸赞太史慈。 随后吕布上前,掀开车帘,“陛下,已经到了洛阳,请下车吧!” “多谢大将军!”刘协从马车中走了出来。 当众人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乃是当今天子刘协时,纷纷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吧!”刘协走到众百官面前。 当百官平身后,有些老臣就开始指责吕布,“大将军,陛下为何会从北边来,那辇车里的又是何人!” “这个就让陛下给诸位解释吧!”吕布直接忽视对方,让刘协亲自去说。 刘协见此立即给吕布辩解,“诸位爱卿不要责怪大将军,这都是士孙瑞老大人和大将军为了保护寡人而想到的策略!避免了路途中的危险,特别是西凉余孽的阻挠!” 刘协的一番解释,让百官们无话可说,既然众人都已经安全到达洛阳,也没有必要在去争论了。 “那陛下回宫吧!”吕布来到刘协身边说道。 “回宫!”刘协压制着心中的激动,阔别多日,今天总算又回来了。当十岁的刘协说到回宫的时候,他的声音都因激动而有一丝嘶哑。 刘协重新坐上了龙辇,在百官群臣及卫兵的保护下走进了洛阳城的大夏门。 洛阳城从大夏门到北宫门口这一段距离的街道上,早已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他们或站着、或跪着都想一睹当今天子的风采。然而在百官队伍中发生了一幕不和谐的场面,其中一名官员被围观的百姓扯了一下,而那官员看到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以为是暴民,一脚就把对方踢开了。 这一下子立即引起了百姓们的激愤,他们纷纷抓起身旁的烂菜叶子,还有端起一盆泔水的,就砸向了百官的队伍,场面一时间就没法控制了。小皇帝刘协更吓得不敢出面,吓得他龟缩在辇车里瑟瑟发抖。吕布看到这一幕并没有立即去阻止心有怨气的百姓,虽然洛阳的现状都是因董卓一手造成的,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缘由幼主上位,外戚掌权,宦官夺权。 吕布看着百官们狼狈的样子,百姓们也发泄的差不多了,就安排士兵上前阻止,在士兵们的保护下百官仓惶朝皇宫逃窜。 进入皇宫后,吕布就安排相关人员进入临时收拾好的北宫,让刘协及后宫人员居住、休息。随后又找到杨彪,并把相关事宜交给他管理,自己也不想操心这里的事情了。 “伯父,天子与百官已经平安到达洛阳,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要靠伯父了!”杨彪现在是河南尹,负责整个洛阳及弘农的政务,吕布决定直接就交给他处理了。 “贤侄,现在洛阳百废待兴,还需要你来统领百官,这百官刚有稳定的苗头,万一你这时候不管了,那还不又乱了起来。”杨彪说出自己的担心。 “伯父,现在的朝廷还有什么权利,百官虽然在名义上都是当朝中枢高官,但现在对地方上还有支配权嘛!只要伯父稳定洛阳,他们就翻不起大浪。当然了我也不是撒手不管了,我会留下一支部队,归在伯父的统领之下,对洛阳城起到保护的作用。”吕布的一番陈词,把大汉朝廷的现实情况摆在杨彪面前。 “唉!贤侄说的不错,就从百官进城的时候,百姓的态度就能看出来!那只有先这样,伯父就先替你管着,伯父也老了,以后的事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老头子也想和子干、伯喈他们一样,教授几个学生!”杨彪经历了黄巾起义、董卓乱政、迁都长安、李郭祸乱等一系列大事,能平安回到洛阳,让他清醒了,也认识到了这个腐朽的朝廷需要一个人站出来、需要破而后立的局面了。 “好!这个伯父放心,并州给您老留着位置呢!”吕布由衷的感谢父亲的几位老兄弟,从卢植、蔡邕到荀爽、皇甫嵩、朱儁,再到杨彪、黄琬,“汉家九龙”这些大汉忠臣被自己一个个感化拿下,从此可以把汉家二字去掉了。 “德祖那小子性格乖张,说话、做事心直口快,奉先要多替伯父管教管教!”杨彪最后提起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聪明才智没的说,就是恃才傲物、风头太盛,杨彪担心他有一天会丧命在自己的才华下,所以才对吕布说这些话。 “德祖这小子确实是才智过人,不把人放在眼里!”吕布想到杨彪平时的行为方式,随口说道。 杨彪一听顿时脸色就拉垮了,为官多年,杨彪能高居朝堂,察言观色的本领已炉火纯青,他从吕布的言语上,就能看出自己儿子在吕布面前的表现过于张扬。 吕布看着杨彪顿时乐了,“哈哈,看伯父吓得,其实那小子并非没有害怕的人,只要有才智压过他的人,他也很老实的,现在德祖很崇拜我的!” 杨彪听后,也乐了,“哈哈,看来还是一物降一物呀!那老头子就放心了!” 解决完心事的杨彪,又恢复如初了,还是那个位列三公之位的杨文先。 皇宫中,在吕布的建议下,重新确立三公之位,很多大臣提议吕布兼任三公之位,却被吕布给拒绝了。 随后,在刘协及百官商议下,确立了由淳于嘉为司徒、杨彪为太尉(兼任河南尹)、张喜为司空的三公。其余如赵谦、赵温、种辑、郑泰、杨瓒、周忠等人各有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