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13)
赵建国站在自己房间门口,看着父母带着弟弟妹妹远去,没有一个人回头看他。 关键是,这几个人还一边走一边说他傻。 他爸说:“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他想不干活就吃饭,那是在想屁吃。” 他妈说:“他在家里不就是这样吗?啥也不干就能吃饱饭,可能以为到了外面还是一样吧。” 他爸说:“我们是他爹妈,愿意养着他,让他吃白饭,别人凭什么呀?” 他三妹说:“爸妈对他再好,他都觉得是应该的,他只会觉得爸妈对他还不够好,还能更好。只要有一点不如他的意,那以前对他的好就都白搭了,他只会记住这一点不好。” 他四弟说:“那不就是白眼狼吗?” “……” 赵建国的心里拔凉拔凉的。这一刻,他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 这个家,他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而另一边,宁安四人对于赵建国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赵大志说:“就昨天一天没让他吃上现成的,就说了一句以后让他也干点活,他就要抛下咱们去当知青了。” 于晓红说:“他可能也跟老二一样,看不上你这个烧锅炉的,也看不上我这个在食堂打杂的,觉得‘知识青年’这个身份比咱们这样的工人更好吧。” 赵大志:“他算什么知识青年?上学的时候不好好上,成绩老是排倒数,这两年离开学校了,他倒觉得自己是个知识青年了!早干嘛去了?他看不上我们,我们还看不上他呢!我们最起码赶上了好时候,都在工厂找到了工作,都能靠双手吃饱饭、养大孩子,他呢?他能靠自己成家立业吗?” 于晓红没有接话,但是心里对丈夫的话是非常认同的,她和赵大志能有今天,的确是“赶上了好时候”,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还真不能完全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赵大志是个城市孤儿,父母早逝,只留下三间破房子,靠打杂、捡破烂为生。于晓红是从农村跑出来的,父母要把她卖了给兄长换彩礼,她不愿意,连夜出逃,一路乞讨来到津市,机缘巧合遇见赵大志,俩人就在一起过日子了。 那是1946年。那一年,赵大志19岁,于晓红17岁。那时候,赵大志名叫赵铁蛋,于晓红名叫于二丫,俩人一起打杂、捡破烂,把日子过了起来。 没几年,新国家成立,城市里建起了很多工厂,用工需求激增。他们俩也赶紧去报了名,才有了现在的工作。 赵大志和于晓红这俩名字,是找工作的时候请人帮忙起的。 赵家现在的三间正房,也是俩人在一起后翻新的,原来那三间屋都破的不成样子了。 那次出逃,就是于晓红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她用尽了毕生所有的勇气,孤注一掷的离开家,去赌一个未知的未来。 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一无所有吧,没有什么好失去的,赌输了也无所谓。后来,她的胆子再也没有那么大过,一直活的小心翼翼的。 宁安接着赵大志的话说道:“他就是没吃过苦,不知道人心险恶,等他在外面吃够了苦头,说不定就能想起爸妈的好了。” 赵建华说道:“大哥可能会因为在外面吃了苦而记恨爸妈。他可能会想,要不是爸妈逼着他做家务,他就不会去当知青,也就不会吃苦了。” 宁安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没想到小弟看事情还挺通透,可不是嘛,赵建国就是这样的人啊,只会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从来都看不到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 很显然,赵大志和于晓红也知道这一点。 宁安还是追加了一句:“他自己本来就想去当知青,我之前听他念叨过好几次呢。只是昨天的事情让他把这件事提前了,和爸妈没有关系。以后不管怎么样,他也不应该怨到爸妈身上,路都是自己选的。” 赵大志说道:“你说得对,路都是自己选的,以后过成什么样,都是他自己的事。” 四个人在早点摊上坐下,要了几个火烧,两碗没加糖的豆浆,赵大志和赵建华喝一碗,于晓红和宁安分一碗。 赵家虽然是双职工,但是工资不高,没有家底,这些年不光养大了四个孩子、供他们上学,还陆续翻修、增盖了房子,家里还有些积蓄,由此可见,赵大志和于晓红的精打细算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现在想通了,也不可能敞开了花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豆浆不需要多喝,吃烧饼噎得慌的时候来一口就行,渴了还是回去喝水。 宁安把豆浆推给于晓红:“我不渴,妈喝吧。” 她不愿意和于晓红共享一个碗,也不喜欢喝白豆浆。 原主也会这么干,因为心疼她妈。 倒是阴差阳错的让于晓红感动了一把,觉得老三就算是变了,也还是知道心疼她这个当妈的。 赵建华学着她,把豆浆推给了赵大志。 宁安细嚼慢咽,没觉得噎得慌,赵建华吃得快,偶尔还是得把脑袋伸到赵大志那边去喝一口。 赵大志笑着把豆浆又给他推了回来。 “你喝吧,我和你妈分一碗。” 宁安一个烧饼没吃完,剩下小半个一直拿在手里。 吃完早饭,赵大志和于晓红去上班,宁安和赵建华回家。 赵建国不在家。 “姐,他不会真的去报名了吧?” 宁安:“……应该还没有吧?街道办8点才上班,他这会就算是去了,人家也没开门啊。” 事实上他去了,一看人家关着门,掉头就去了城外河边,这会正在那儿吹着冷风感叹命运坎坷呢。 赵建华又问道:“他真的会下乡吗?” “嗯,真的。他可向往了。” 赵建华说道:“大哥是不是傻?农村人想进城都想疯了,大柱舅舅家的表姐就是农村的,现在赖在他家不走,就想着让大柱妈在城里给她找个婆家,再也不回乡下了,大柱他爸每回把她送回去,没过多久,她又跑回来了,根本就送不走。大哥一个城里人怎么偏偏想往乡下跑呢?” 宁安笑道:“大哥不是傻,他是有恃无恐。他想用这种方法逼迫爸妈,让他们松口让他不用干活了,还跟以前一样当大爷。老话说,天下没有拗得过子女的父母,大哥以为咱爸妈也是一样,肯定拗不过他。所以他用这事威胁人呢。” 赵建华撇了撇嘴,说道:“他这也太自私了。家务活谁都能干,怎么就他不能干呢?” 三姐以前干的最多,现在嘴上说着不干,昨天中午不还是帮他做饭了吗?怎么大哥就干不了一点呢? “不光他,还有你二姐呢。我告诉你,以前我想差了,觉得吃点亏没啥,多干点就多干点,都是一家人。现在我想明白了,不能这样,你退让了,你委曲求全了,他们不会感激,只会觉得你是个好欺负的人,只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你。现在是让你干家务,以后可能就会抢你的工作,抢你的房间。一次让,次次让,你要是不让,就是你不对。” “就跟这回似的,以前家务都是我做,现在我不做了,他俩心里指不定怎么恨我呢。” “所以,我们也得跟他们学一学,自私一点,扞卫自己的利益。该是自己做的就做,不该是自己做的,一点也别做。做个好人,但是不能做一个任人欺负的好人。明白吗?” 善良必须有牙齿,不然就是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