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俊俏郎君
姜榆抱着孩子,给大年使眼色让他别傻站着,去安慰安慰汪氏。 郭氏去了灶房,看看鸡汤熬好了没有,两个堂嫂帮着收拾了生产时铺的草帘子。 姜榆看着怀里的孩子,这孩子现在皱皱巴巴的,还看不出长的像谁,不过汪氏跟大年长的都不错,这孩子不管随了谁,都丑不了。 刚收拾妥当,王氏就来了,姜榆把孩子放到汪氏跟前,就随着大家出来了。 “夫人,老夫人,两位堂舅太太,你们也站了一上午,定是饿了吧,我在灶房简单的下了点面条,你们吃了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呢。” 经她这么已提醒,姜榆还真觉得饿了,拉着郭氏跟两个堂嫂去了灶房。 吃完饭,姜榆送走了郭氏跟两个堂嫂,就又回了里屋。 “恭喜亲家母得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王氏高兴的道。 姜榆敷衍道,“同喜同喜。”转头又对大年道,“大年,你也去吃点东西吧,噢!对了,孩子的名字你给起好了吗?” 姜榆原本是想自己起的,但当时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自己又是一个起名费,就拉倒了。 大年从怀里摸出一张纸,递给姜榆,“娘,这是我让大暑帮我取的,当是不知道是男是女,大暑就帮我各取了一个,这是男孩名,您看看。” 姜榆接过纸展开,“李云峥!”姜榆念出纸上的三个字。 “娘,好听吧,大暑翻了很多书,最后才定的这个名字。” “嗯!好听,云峥......云峥....”姜榆喃喃念了几遍。 “他小叔真不愧是读书人,这取的名字就是好听。”王氏虽然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但也觉得好听,这个比什么狗蛋,来财的好听太多了。 “大年,你去了县城,帮我谢谢大暑,这名字真好听。”汪氏也很喜欢。 ...... 姜榆待到孩子洗三结束才回县城。 孩子的洗三没有大办,汪氏的娘家来了一桌,牛头村请了两桌。 洗三的时候也收了些礼,大多是些布料,鸡蛋等物。 姜榆的礼物是最后送走的客人时才拿出来的,姜榆给孩子买的是一块银锁,顺便也把秦夫人给的那个金项圈给了两口子,“财不外漏的道理你们都懂,我就不多说了,这些东西你们给孩子放好了,大年再在家里待几天,我明日就要回县城了。” 汪氏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金子,摸着金项圈都不知该说什么了,大年道,“娘,我晓得的,你放心吧,东西我们会给孩子放好的,您先回去吧,儿子过两日等巧云能下床活动了就回去。” 姜榆这次回县城也没让万叔送,她在官道上坐了辆马车晃晃悠悠来到榆记。 “夫人,您可回来了,这次都走了快半个月了,大少夫人生了吗?” 姜榆捏了捏小云的胖脸笑道,“生了,是个男孩!” “恭喜夫人!”美玉这时也走了过来,两人都给姜榆道喜。 “恭喜夫人!”秋子跟初三也过来。 “好....好....今个初三接了大暑就去榆晚居,夫人我请你们吃火锅。” “多谢夫人!”四人都很高兴。 姜榆在榆记查看了一番,账目秋子记得比刚开始规整清楚了许多,铺子的一应用具也擦的很干净。 榆晚居的人见到姜榆也很高兴,姜榆又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遍。 看到两家铺子一切如常,姜榆心里也就踏实了下来。 回到县城,姜榆刚享受了两天的舒心日子,秦夫人又派人来请了。 姜榆就纳闷了,这些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怎么有事没事的就爱去茶楼喝茶。 她之前都拒绝过两次了,这次不好再推迟,便只能应了。 还好秦夫人知道她没有交通工具,派了马车来接她,不让她大冷天的还要跑着去。 姜榆穿上了美玉给她做的披风,大大的毛领包裹住大半张脸,拿着手炉,倒也不是特别冷。 茶楼还是上次她跟阿若一块来的那个茶楼,不过这次她去了雅间。 秦夫人已经到了,给身边的丫头使眼色,丫头接过了姜榆脱下来的披风。 秦夫人笑道,“榆妹子,还是用不管丫头!” 姜榆无奈摇头,“是啊,我一个人独来独往的习惯了。” 这不是姜榆矫情,她是真的不喜欢走哪身后都跟着个人,那样她反而觉得不方便。 姜榆坐下,秦夫人带的另一个丫头给姜榆倒茶。 秦夫人起了个话头, 两人开始聊了起来。 “榆妹子,这次走了有小半个月了吧,怎么样家里一切都还好吧。” “劳秦夫人挂心了,家里一切都好,倒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铺子麻烦你照应了。” “......” 两人寒暄着。 下面的人慢慢的开始多了起来。 姜榆感叹——闲人真多啊! 半刻钟后,两个小伙计把说书先生的桌椅抬上了台。 “啊,要开始了,不知道会说什么内容,我也好久没来了!”秦夫人看马上就要开始了,身子转了过去。 姜榆眼角动了动,有些意外,她还以为这个茶楼是秦家的产业呢! 原来不是! 上来的说书人不再是姜榆上次见到的那一位,而是换成了一个穿着棉长袍的俊俏郎君。 吆喝,这茶楼的经营者真是太懂她们这些女人的心思了! 姜榆喜欢! 姜榆再看秦妇人,好家伙!这是没有放大镜,若是有秦夫人指定会买上一个,你看看现在这眼睛瞪的多难受啊! 不止秦夫人,下面很多的夫人小姐都是如此。 “榆妹子,这个是新来的说书人潘生,我上个月来听过一次 ,讲的特别好。” “是吗,那我今天可有耳福了。”姜榆也把凳子往前挪了挪,帅哥哎,谁不爱看! 台上的俊俏郎君整理了一下衣袍,给台下的人行礼后就坐了下来。 接着就是醒目一拍,好听的声音传出,“燕氏一族传承百余年,如今就剩下燕侯爷这一支,话说燕侯爷如今已三十有余,却迟迟未娶继妻,大安百姓都道一声侯爷痴情,话说天顺二十六年,乃是燕侯而立之年,当今陛下下旨让京城的四大望族之嫡女都送去了燕州的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