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火爆程度
猪肉也要的比原来多了好几倍,猪骨还是原来的量,上好的肋排要了二十斤,猪肉摊主陈大户不用姜榆多说,就主动地提出会帮她把东西送回铺子里。 看猪肉摊上有辆闲着的独轮车,姜榆也借用了一下,让小云推着继续去了杂货铺和集市。 最后回来路过药店时也没忘记去买些香料,红豆蔻、白芷、八角、桂皮、丁香、小茴香、草果、白胡椒这些是她要用的,为了以防万一,她又买了五六样自己用不到的,而且这些东西也是分三家药铺买购买。 回去店铺她就把活安排了下去,秋子和小云兄妹俩负责剁肉馅,选的是肥瘦相间的前夹肉,去皮洗净沥干之后就开始叮叮咚咚一阵剁,这点活对兄妹俩来说不要太简单,就是看着肉板上的这些肉莫名的想咽口水 。 姜梧负责碾碎各种香料,美玉帮她切菜备菜。 腌制肉馅的时候她也没避着任何人,加入葱姜水时她还解释了一下这样做的用处跟效果。 在剁好的肉馅里取出一些,放入切好的香菇碎和马蹄碎,还有各种调料,抓拌均匀后用筷子搅打上劲,这是个体力活,她特意叫来秋子,让他搅打,姜榆在一旁指挥,“哎,对,就是这样,不用停,更不要转换方向。” 这里没有淀粉,她就只能用普通面粉去腌制小酥肉。 …… 铺子里的几人都不闲着,午饭时,和榆记相邻的几家都闻到了一股特殊的香气。 点心铺子的掌柜,“这是谁家?咋这么香呢,不行,我得出去找找看……” 成衣铺子的白氏夫妻俩正在吃饭,闻着空气里传来的味道,她顿时觉得自己碗里的饭不香了。 铁匠铺子里就贺天宇一人,他此时正在啃干烧饼,闻着空气中的竹香味,又多吃了一个烧饼。 “夫人,咱明天就卖蒸笼里蒸的这些吗?这就叫蒸碗啊,这也太香了吧!”小云就站在离蒸笼不远的地方问道。 “嗯,这就是蒸碗,今天咱也就只蒸了五种,明天会蒸的更多,到时候要辛苦大家了。” 三人中,美玉是最不爱说话的,听了姜榆的话感激道,“夫人,能被您买来,是奴婢的福气,奴婢在这吃的好,住的好,干的活还没有在家里的一半多,怎么会辛苦呢,不辛苦,一点也不辛苦!” 秋子和小云也在一边应和,“是啊!夫人,来县城前爷爷就偷偷嘱咐过我们,说是我们这次遇到了好主家,让我俩一定要好好干,敢偷懒的话,他第一个就饶不了我们。” “那好,咱都努力干,铺子里挣了钱下个月给们发工钱,还有,咱做的是吃食买卖,大家都要注意个人卫生,指甲不宜过长。” “是夫人!”三人齐齐应道。 姜梧看他姐并没有受汪家人的影响,依然干劲十足,也就放心了下来。 蒸碗端上桌后,姜榆迫不及待的吃了第一口,她夹的是小酥肉。 本以为没有淀粉味道会受影响,但一口下去,软糯滑腻,清香味醇,说不出的回味悠长,口齿留香........ 一口下肚,她急忙招呼大家,“快,快别看着了,吃啊!” 几人这才拿起筷子,姜梧吃的无所顾及,其余三人从来没在饭桌上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肉菜,刚开始还有些拘谨,并不敢去夹远处的菜,就只吃自己跟前盘里的,可实在是太好吃了,忍不住就想再尝尝别的,这一尝就再也控制不住。 几人中小云是吃的最多的,要不是秋子拦着,她都要把剩下的那点汤底喝下去。 吃完午饭,下午根本也没时间休息,大家都听姜榆的吩咐,有条不紊的忙着自己该干的活计。 第二日,三月二十八,榆记又重新开门营业,早饭除了从葱油饼外又增加了肉饼,定价六文钱一个,由她和小云负责烙,姜梧和秋子招呼客人,青玉则忙着蒸馒头。 面是昨晚就发上的,第一天就先发了些两和面,等会还要蒸些米饭。 榆记本来就有稳定的食客,店门一开,客人就络绎不绝,一大早上忙的几人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等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都快速的对付了一口,就开始准备午饭。 馒头蒸了一百一十个,她计划卖三文钱两个,这要比外面包子摊上的还便宜些。 糯米红豆都是泡好的,直接蒸就行....... 此时的美玉异常满足,她被卖前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女孩被卖无非就是两种命运,一是被卖到有钱人家,为奴为婢,每天看人脸色,吃不好,穿不暖还是好的,碰到脾气不好的主家还会被打。 二是被卖到那种肮脏的青楼楚馆,一辈子再也没有出头之日,只能任人欺辱,活的猪狗不如....... 她做好了一切不好的准备,没想到老天爷眷顾她,让她碰到这么好的主家,这简直就是掉到了福窝里!! 这般想着,她手头的活干的更快了,这会就是让她歇着,那她也是万万不肯的,能干活对她来说就是赏赐。 万家的兄妹俩也不遑多让....... 姜榆见此情景很欣慰,知道感恩就好,感恩的人最坏也坏不到哪去。 ......蒸碗一经推出,红火程度超乎了姜榆的想象,她甚至都没提出有打折的优惠,还没到未时,所有的蒸碗就销售一空,馒头和米饭都没够卖的,有些客人就去街角的烧饼摊买的烧饼。 这可把卖烧饼的夫妻俩给高兴坏了,一下子比原来提前了一个时辰卖完不说,甚至就连讲价的都没有。 短短一天时间,榆记蒸碗就有了名气。 姜榆数着钱匣子里的钱,忧虑大过欢喜,她看着姜梧道,“阿梧你吃过饭去街上转转,看哪有卖蒸笼了,咱现在蒸笼不够用,再让大堂哥现编耽误功夫。” 姜梧点头答应。 她又看向秋子,“秋子,你吃过饭后也出去一趟,灶房的灶不够用,要在院子里重新支个新灶,再搭个棚子,你看一下有没有好的工匠。” “是夫人,这要是我爷爷在就好了,他就会支灶。” “你先去街上问问吧,远水解不了近渴,咱这边着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