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农庄建成
除了孕检、会友、赶庙会,陈凌基本就是忙着在田间锄草、打药、侍弄西瓜、通渠引溪流,平平澹澹,不慌不忙,他乐在其中。 就这样,很快又是半个月时间过去,到了农历三月底,农庄如期完工。 陈凌带着人仔细检查了两遍,竹楼、木楼、走廊等各处建造都没啥问题,既然如此,他也不含湖,把工钱当场结算掉后,就请工程队的人热热闹闹的喝了顿酒,隔天送他们离开。 接下来呢,他也不慌着往农庄搬,而是去给各个朋友通知了一下,说是家里的农庄建成了,啥时候空闲了可以过来玩耍两天,农庄的房间很多,一家子过来玩都没问题。 这主要是跟赵大海、山猫、梁越民这些朋友打电话通知的,他们事先就说过,让陈凌建好农庄了记得告诉他们,他们来捧个场,赵大海还总是嚷嚷着拉着他干妹妹过来唱戏。 山猫也说过等他农庄建成要再带杜娟过来玩几天。 人家都很热情,陈凌也不能不放在心上,就全给他们通知到了,反正媳妇没俩月就要生娃,他除了在农庄里瞎鼓捣几下子,没心思忙别的,有的是时间接待他们。 在给这些人打过电话后,赵大海那边和山猫互相商量了下,说是四月初九往后的几天有时间过来,正好对上了周六周日,陈凌打电话问了问梁越民,他那边也没事,前两个月梁越民带着媳妇孩子回京把事情忙完了,现在也在市里。既然这样,陈凌把日子就定在了四月初九这天,让他们都过来,到时候一块热闹。 但在这之前呢,陈凌就将农庄施工时候残留的木料和竹材清理干净,堆成柴堆在农庄的厨房后面,预备着烧火用。 由于居住的房屋是竹木建造的二层小楼,这种建筑散热快,通风防潮,夏秋季节住着凉爽舒适,但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很怕失火,所以就把厨房建在了农庄的后面,厨房旁边还有两个石头垒出来的大火塘,是陈凌专门为了烧烤用的。 厨房后面则用来堆柴。 这边处理完,他就把家禽全都从家里赶过来,给家里腾地方。 另外,村里多年不用的牲口槽也全被他运了来,摆放在农庄外面果园的各处地方。 果园内有鸡舍、鸭圈、鸽子窝、羊圈、牛棚等等啥都有,绕着农庄大大小小建了一圈,全乎的很。 这天,王聚胜、王立献两家子知道后就过来给他帮忙。 牛羊管起来简单,目前在家就行,关键是家禽,现在加上孵出来的小鸡小鸭,有上百只了,很容易乱跑,就都装上笼子往农庄运。 而家禽易受惊,当鸡鸭鹅装进笼子里,摞的高高的,往牛车上抬的时候,好多鸡鸭吓得翅膀乱扑腾,互相踩踏,撞笼子,羽毛乱飞,咯咯嘎嘎的叫唤个不停,还窜了很多屎。 其中一只老母鸡还下了一枚蛋,从鸡笼滑出来,正好砸在王聚胜脑门上。 张巧玲发现汉子的脑袋碎裂的鸡蛋,赶紧拿出手绢帮他去擦,“没事吧,可别流进眼里。” “没事,这鸡蛋香着哩。”王聚胜浑不在意,嘿嘿一笑,舌头一勾,把淌下来的蛋黄勾进了嘴巴里,而后砸着嘴,回味无穷。 “又乱吃东西。”张巧玲横他一眼,看到刘玉芝等人都看她,就不好意思的笑笑,继续往牛车上搬。 “巧玲,你跟聚胜也建个土棚吧,你看富贵都弄这啥子农庄了,比起这个,建棚不算个钱,占地方也不大,平常在家好管的很。”王立献笑道。 他这段时间卖蔬菜发了笔小财,冬天的蘑孤早就让他回了本,所以现在干劲足得很,以后也不准备去外边打工了,就准备在家琢磨怎么种大棚。 目前整个凌云,除了羊头沟的老杨鱼儿就是他在弄大棚,二柱那个搞成了烂摊子,不提也罢,反正这玩意儿现在弄的人少,是能挣钱的时候。 “献哥你现在咋跟富贵一样啦?富贵去年觉得巧玲腌的咸菜好吃,就说让俺弄个咸菜加工的厂子,你现在又劝俺搞大棚,就俺两口这脾气哪里搞得来这些?”王聚胜舔干净嘴角的蛋液,就摇摇头。 他和张巧玲都是不适合做买卖的那种人,价格不会谈,摆摊也没耐性,不会跟陌生人打交道,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还是和大多数村民们处的不亲近。 “这可是能挣钱的时候,真不用花啥心思。”王立献皱眉再劝。 张巧玲也知道这是好心,“献哥,俺家这个不是做这个事的料,我更笨,就会腌咸菜,别的啥也不行。” 她也不是外向的人,连以前山猫那没过门的媳妇在家借住,还是冲着赵大海和王聚胜相熟,她又是支书的儿媳妇,这才由她招待着。 “咋了,这是说啥呢?”这时候,陈凌收拾完东西,带着老丈人和丈母娘出来。 “想让聚胜也建个棚他不干……”王立献冲那两口子努努下巴。 “嗨,不干就不干呗,反正看面相,巧玲嫂子是发大财的面相,这个财发不了,以后发别的财,总不能见钱就往兜里揣,是吧?” 陈凌乐呵呵对两人笑道。 “富贵就会说好听话,俺这样的穷婆娘,除了种地啥都不会,哪有发大财的命。”张巧玲摇摇头。 这也是现在这时候大多数山民的心态。 她腌的菜确实很好吃,做的辣酱也很香,但没有把这个做成买卖的心思,连想都不敢想,觉得不过就是个腌咸菜,顶了天也是腌咸菜,咸菜疙瘩还能腌成金疙瘩不成? 陈凌清楚这一点,所以去年提了一嘴后,就没再说过。 “这可说不准,该到发财的时候,钱就跟大风刮来的一样,一挣就是一麻袋,那钱数的手指头疼,手跟着抽筋。” “嘿,你这说的是你自个吧。” “看来去年肯定挣得不少。” 大伙就都笑起来。 陈凌也跟着笑笑,随后就着大棚的事情,谈起羊头沟老杨鱼儿前阵子在骡马市买马闹出的乱子。 “这老杨鱼儿太倒霉了,刚建了两年大棚,把钱挣上来,就碰上这事。” “呵,那得怪他做事不地道,抢人家的马,他是活该。” 几人边往农庄赶,路上也热热闹闹的说着。 嘴上有的聊,干起活来不觉得枯燥,一伙人忙碌起来,很快就把鸡鸭鹅,还有鹌鹑都给安排好了。 鸡鸭没啥操心的,关键是鹌鹑。鹌鹑这东西数量多了不能散养,尤其是在家里以前的老鹌鹑卖光的情况下,小鹌鹑和鸡鸭不熟,放出去不知道跟着鸡鸭回家,往往刚放出门就跑得一干二净。 而农庄处在山脚下,这地方更是要注意。 所以陈凌就在养鹌鹑的地方用青砖建围墙拦起来,和猪圈一样,加上拦网圈起来一块地方,里面再简单的搭建鹌鹑窝,这就不怕它们跑丢了。 鹌鹑这玩意儿,只要吃的管够,营养充足,除了冬天,每天都能下蛋。 当然了,要是冬天放在温室养,甚至能全年不停产蛋。 但那样太没人情味,还不如趁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做些炸鹌鹑来得实在。 上午把养殖家禽的地方收拾的干净妥当,把家禽分类放进去,先让它们适应环境,等过段时间,熟悉环境之后再把鸡鸭鹅放出来散养,那时候也不用每天去特地的喂食了,有狗帮忙看着,可以到处去找吃的,天黑回圈即可。 这些弄完之后,他们晌午就在陈凌家吃了顿家常便饭。 晌午饭高秀兰早就给做好了,回去就能吃。 而这个空当,老两口则是牵着羊出去到村外放羊,顺便去农庄看着那些家禽。 即便有黑娃小金两只狗看着,他们也还是不太放心。 这一点,让很多村民家里都在羡慕陈凌,说这娃真是他娘的有福气。 以前有个好老子,现在有好媳妇好丈人,那么个混蛋小子,运道咋这强? 陈凌也不管别人咋念叨他,有二位老人照料着总归是件好事,他也能忙点他想做的事。 于是隔天又把新家具全都搬到了农庄。 这样慢慢收拾着,王聚胜两家仍然是时常过来帮忙。 有时候留下吃饭,有时候帮着干完活就走。 主要是农庄这个东西在村民们看来,和家里建房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跟乔迁新居完全是两码事。 总之,村民这边也不用特意邀请着庆祝,离得这么近,啥时候闲逛到了北山脚下,就去陈凌的农庄歇歇脚,白话几句,这是常有的事。 现在就是在那边养养家禽,过段时间养养鱼,眼下人还不搬进去住。 由于王素素生产期越来越近,他们家短时间内没有往农庄内搬的打算,等到了农历六月左右把娃生下来之后再搬过去也不迟。 农庄地方大,非常适合摆满月酒。 这也是赶上了。 所以这段时间,家禽放过去之后,陈凌和老丈人就轮流去农庄守着,距离不远,就在村外,这也没啥麻烦的。 看着家禽一天天长大,老母鸡们产蛋一天比一天多,他们只有高兴的份。 而这个季节,山里食物充足,野兽是很少下山的,夜里非常平静,这方面也不用担心。 再说王存业身为药农,以前是没少趁夜色到山上采药,那时候自己发现了值钱的药材,怕别人跟着去,都是半夜凌晨去采摘,也根本不带怕的。 更何况还有黑娃小金在这边守着。 农庄建成后,最开心的要属家里的两只狗了,整天就守在农庄里,白天带着村里的土狗到处巡逻着来回跑动,地方大,它们能可着劲儿的撒欢,山上山下的,四处划分领地。 王存业养的那条小黄狗跟着它们整天玩闹,也是越来越野,本来没把它当猎狗养,现在也时常擒些小猎物回来,这就是虎头黄骨子里的本性了,没办法,这种狗就是这样,越纯猎性越强。 让王存业既是高兴,又有点担心。 陈凌安慰了他两次才放下心来。 …… 时间一晃,到了农历四月初九,这一天上午十点、十一点左右,梁越民一大家子,还有山猫和赵大海两家陆续赶到了陈王庄。 来了后谁也没空手,全是给王素素带的补品。 王存业和高秀兰帮着接到手里,看着一件件包装精美的礼品,尽管知道女婿现在不得了,认识许多有本事的人,但真当看到人家开着一辆辆小汽车,提着礼物上门的时候,还是有些一阵阵眼晕。 站在院子里也不知道和人家说啥,只能尽心招待着。 “素素啥时候生?” “我这应该六月底吧,没办法,我这身上反应小,只能掰着手指头算天数。” “你这,我早就听说了,你这身子骨真是让人羡慕。” 婆娘和娃娃们在院子内围着王素素说笑玩闹了一阵,而后就由陈凌带着他们前往农庄,以前他们很多人看过农庄的图纸,现在都想去参观一下建成后是啥样。 就热闹哄哄的往村外走。 到了果园后,入口处是条青石板铺成的林荫小路,沿着曲折的小路,从郁郁葱葱的果林中穿行而过,走了大概五分钟,才看到一片竹林和两座亭子。 再越过竹林,就会看到一个竹木结构的门楼,门楼南侧是块长方形的木板,上边写着几行小字。 “富贵山庄,始建于一九九五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日,落成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