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本就是个物华天宝、文风鼎盛的灵秀之地,不仅仅是“状元之乡”,书画名家也群星璀璨。 仅在明代,便出了沈周、仇英、周臣、唐寅、文徵明等大家。当世自然也名家辈出。 但书友先生认为晴雯毫无书画基础,贸然拜入名家门下也是白费,不如先跟着鹤山书院的教习先生做入门学习。 反正贾琏自己也要趁机在鹤山书院补一补自己的古籍知识漏洞,便预备带着晴雯一道儿住进鹤山书院去。 茱萸一听不带她去鹤山书院,登时就要翻脸。 却不妨听了贾琏的下一句话,顿时一蹦老高,扑上去一把搂住贾琏的腰,把头扎在贾琏怀里撒娇。 那因为贾琏说的是: “我按照《灵棋经》卜算,我请了天妃观的安慧仙师和蟠香寺的了然大师来,要借着姑丈这空宅子,做个二十一天的通神护佑祈福道场。 因为她们都是道姑和尼姑,所以还得你在这里坐镇,我才能放心。” 茱萸来姑苏是为了能见到她母亲安慧仙师,但天妃观这等女观,一向不留任何外人借宿,哪怕是女客也不行。所以茱萸每每去看母亲也只能一趟趟跑去观中,而且当着外人,想说句体己话都不方便。 如今,贾琏竟然请了她母亲来林府,这而且一住就是二十一天,如何不让她惊喜万分? 只是茱萸并不知道,此番能让安慧仙师下定决心破规而来的原因,除了能见到小女儿茱萸之外,还有另一个,那就是为了能见到大女儿妙玉。 . 这真是个各得其所的好结果。 . 鹤望山上的竹子,大多是千碧翠竹。 这种竹子竹身刚劲挺拔,竹叶清新滴翠,清风萧萧吹过,让贾琏想起了电影《卧虎藏龙》里的竹海。 此时自己坐在竹林中,手握书卷,也是一袭白袍,比电影里的发哥还要帅气,果然“人生如戏,非常有趣”。 贾琏深吸一口气,便又低下头,继续诵读书中的字句,越读越沉静,越读越欣喜,他的嘴角不由得带出一抹浅浅的笑意。 书友先生沿着竹林中的小路走来,远远望见贾琏脸上那种沉浸在阅读之中发自内心的微笑,不由也微笑点头。不忍打扰,便转身离去。 回到房中,正好见到教授贾琏的唐璞玉,书友先生便笑道: “我方才见永璧独自在竹林读书,极是用心,可见唐先生教授得好啊。” 唐先生起身谦逊一笑: “不敢当不敢当,还是琏二先生自己用功。 今日一早,刚刚开始讲《大学》,想是他正在复习呢。” “这才十几日,就已经讲到《大学》了? 《论语》和《孟子》都讲完了?” 书友先生很吃了一惊:这也太快了。 虽然来书院的学生大多都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因为书院的教习和教授都是学识过人的大儒,学生们个个会觉得茅塞顿开,同时又会倍感压力。 别说书院里的教授,就是教习给学生讲一遍四书,通常还要五个月的时间。 当然,自己之前让唐先生教授贾琏的时候说过,因为贾琏不参加科举考试,他读书完全就是为了兴趣,所以给他讲书之时,多以明理为要,不须要求他一一背诵下来。 既然不用一字一句地熟练背诵,那教授的速度自然要比其他学生快得多,可……可这也太快了。 囫囵吞枣,恐怕也不好吧? 书友先生是文化人,平时说话讲究个点到为止,这回太惊讶了,显得很没涵养。 唐先生也是文化人,平时讲究个响鼓不用重锤,这回挨了狠狠一锤,当然得仔细解释解释: “确实是快了些。 但琏二先生说他能跟得上,让我只管放开了讲。 我开头还以为是琏二先生不耐烦听,谁知竟然见他自己给自己加码,不但能够随着我讲书当中,就做了许多笔记,还能将许多重点段落都背诵了下来。 我也不信他能记得住那许多,便偶尔考问他几句,他竟然都能答出来。 我便问他,如何能做到过目不忘的?他说他并非聪慧如此,只不过每日多做笔记,回去多做复习,有事没事就将当天讲过的内容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 而且,他说他还有个每隔三天再复习一遍前头内容的习惯,所以才能将讲过的知识记住不忘。 我教了这许多学生,竟没有一个像他这样善于学习的。 先生啊,只可惜他不考科举,他若是参加考试,没有个不成的道理。” 书友先生点头说了句“那就好”,就出屋而去,心中一片感慨。 他知道贾琏有胸襟,有思想,但还是没想到他这样的公子哥儿,竟然还能如此肯下功夫用心钻研,不由得对贾琏更青眼有加。 . 正想着,书友先生迎头又碰上了沈教习,见面就道: “请先生赶紧给那个晴雯另择名师。” 低着头沉思的书友先生一惊: “怎么?她不好好学?” “非也,是她学得太快太用心,每日的功课都超额完成。 今日她交来的课业里又多了四张,其中两张画得尤其精妙。 我问她时,她自己也说不清,只说这两张跟她梦里所画的一样,估计是她昨夜做梦的时候起来画的。 如此全情投入的学生,鄙人怕耽误了人家,请先生给她另择名师。” 书友先生说着“好好好”,又溜达进屋而去,心中更是一片感慨。 之前老以为自己能教出几个状元、榜眼,就是天下名师,现在看来,还是自己的见识有限啊。 在山野确实是逍遥自在,但还真得去京城长长见识喽。 . 这书院之中,除了四书五经的学习之外,还有琴棋书画、算术、说文、经术、金石、史学课程可以选修,在教习老师之外,鹤山书院还会延请当地名家来授课。 这种仿佛回到高中、但又没有高考压力;仿佛回到大学、但又没有浪费青春的学习经历,让贾琏感觉相当的享受。 算上他前世的那十六年学校经历在内,是鹤山书院让他第一次深深喜欢上了学习。 一转眼,就到了端午。 因为有贾琏在,今年鹤山书院上上下下得到的节礼相当丰厚,各人都喜气洋洋。 贾琏则是在书友先生的屋里,吃了一只姑苏特有的猪油夹沙粽,完全惊讶于这种在红豆馅里加了猪油和砂糖,另外再加上一片肥肉的糯米粽子,是怎么做到只油润不油腻,只甜香不甜腻的的? 他又拿起一只白水粽,正要蘸上白糖桂花酱,门外传来兴儿的声音: “二爷,京里有信来了。” 贾琏还没说话,书友先生先便笑道: “永璧,这怕是尊夫人要催你回去了。”说着就替贾琏叫兴儿进来。 贾琏一咧嘴。 兴儿已经进来了,跪下磕头道: “二奶奶叫人给二爷送衣裳来了,还特意带了二奶奶亲手做的端午香囊呢。” 哟嗬,王熙凤什么时候这么贤惠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