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明月奴53
谢长楹在庄子里睡下。 第二天一早,宋歌和伏三易就陪他一起外出,因为是私下探访,因此出行也简单从事,宋歌身边只带了一个熊山,其余护卫隐在暗处。 马车也是京中最常见的一辆半新不旧的,熊山在前头驾车,看起来像是富家子弟雇佣的护院。 晃晃悠悠回到京中,已是晌午。 他们按谢长楹说的地址,找到了草街巷子。 谢长楹有些紧张,屁股下面像是有钉子似的在马车里坐不住,一会偷偷掀开一点车帘往外看一眼,一会有担心有人窥探,自己躲着。 谢长楹摸了摸胳膊,嘀咕道:“奇怪,我怎么一直觉得到处有人看我。” 伏三易道:“不是看你,那是阿照的护卫,一路跟着的。” “我说呢,这一路上盯得我心里发毛。” 宋歌倒是没什么反应,他在泮宫、在盐场一向如此,已经有些习惯了。 今天起的早,宋歌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低声问:“是不是快到了?” 谢长楹偷偷往外看了一眼,道:“嗯,就在这巷子里,最里面的一户人家。” 巷子里路窄,几人下车过去。 草街巷子一般住的多是清贫一些的人家,有浆洗衣裳的妇人拎着木桶进出,还能瞧见家里晾晒的一些半新不旧的长衫。 谢长楹道:“我偷偷来看过一回,这附近有书院,附近也住了不少读书人,有些学生会把衣衫送来这里浆洗。” 巷子尽头那一家灰扑扑的宅院,看着和周围的没什么不同。 等了一会,也没见里头有人出来。 谢长楹不肯走,坚持守在墙角那等着,宋歌就道:“那你们在这里盯着,我去附近书院看看。” 他带了熊山去附近书院转悠,熊山耳力好,走出去几步就动了动耳朵,回头看了一眼。 宋歌道:“他们翻墙进去了?” 熊山道:“是,小公子,这会不会——” 宋歌叹道:“白天爬总比晚上好,你可知昨天夜里为什么没觉察到谢长楹翻墙进来?” 熊山道:“属下也觉得奇怪,我是四品武魄,谢小公子才刚鉴出一年尚未定品,这是为何?” “因为他阿娘。” 宋歌跟他解释道:“谢夫人是三品诰命,卷轴能力为‘明月芦花’。” 明月照芦花,隐匿无踪迹。 这是宋歌目前收录到的最强单兵辅助技能,它只能对一人使用,时效为一日。因此就算是谢长楹一个八岁大的孩子,也能一跃变为气息隐匿的前哨,若没有擅长搜索的人在,当真不容易发现。 熊山反应过来,试探道:“是那位谢夫人要查?” 宋歌道:“嗯,但她不想闹大,不然也不会让自己儿子悄悄来看一眼了。” 熊山就立刻闭上嘴巴,一句也不多问了。 宋歌在外面转了一圈,还去书院看了下,他之前只去过泮宫和府学,没来过书院,这里和官办的不太一样,更像是私塾,请了几位七八品 的文心坐在前头讲课,学生更是杂乱,从几岁到十几岁都有,全凭自己用功,学多少算多少。 宋歌一身衣料虽朴素但也是好料子,书院里的人只当他是来求学,道:“不要瞧我们这里的院舍旧了些,先生讲书还是很好的,去年鉴心,我们这还出了一位上品文心哪!()?()” 十八岁未定品之前的文心,只分上中下三等,上品文心那可谓是资质超群了。 宋歌来了点兴趣,问:“他是去年秋日鉴心?()?()” “对对,去的泮宫,哎哟你不知道吧,去年泮宫鉴出一位玲珑心,这但凡在泮宫鉴心的孩子们那可真是享福了,好些文心资质直接升了一截……?[(.)]???♀?♀??()?()” 对方说得眉飞色舞,吹捧玲珑心的同时,也没少吹捧自家书院这位。 宋歌听得有趣,问:“他现在哪个府学念书?()?()” 对方道:“没去府学,他家中清贫,交不起束脩,还在咱们书院哪。” 宋歌跟着一路去了教室,看了一会,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位熟人。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八九岁年纪的小胖子,似是有些怕冷,裹了两层衣衫,揣着手正在那摇头晃脑地背书。 书院的人道:“这就是咱们书院排名第一的学生了,叫严鹤龄!” 宋歌笑道:“我认得他。” 对方奇怪道:“他去年才来京中,只在咱们书院念过书,小公子怎会认得?” 宋歌想了想,道:“算是一同郊游过吧。” 那会在泮宫鉴心,牛角挂书的时候唯一能跟上宋歌脚步,并且成功爬上牛背的人就是这位严鹤龄了。宋歌见过他骑牛,虽然动作有些费劲,但爬上牛背之后坐得稳稳当当的,若是没有他这个“玲珑心”,严鹤龄就是去年鉴心最优者。 宋歌站在廊柱那耐心等了一会。 一直到先生说下课,一帮孩童们蜂拥而出,那严鹤龄也跟着收拾了两本书,抱着书走出来。 他一出来,就瞧见了廊柱下的人,惊得手里的书都差点掉了。 宋歌冲他点点头,笑了一下。 严鹤龄左右看了,见没有别人,又用手指了自己鼻子:“我,我啊?” 宋歌笑得眼睛都弯起来,招手道:“你来一下。” 严鹤龄走路都在发飘,走近了之后一时不知道该对宋歌行什么礼,手势变换几次,最后学着对先生行的大礼深深躬身道:“学生,多谢当日点化之恩。” 宋歌扶他起来,笑道:“一点小事,你怎么在这里念书?” 严鹤龄挠挠头,憨厚道:“这里离家近。” “你家在哪?” “就后面草街巷子,最里头那一户。” “……” 宋歌没想到会这么巧,谢长楹要找的人竟然就在眼前,他再次打量了一遍严鹤龄,觉得这小胖子一身正气,文心也是红色霞光,瞧着就是忠烈之人。 严鹤龄激动的有点哆嗦,偷偷看了宋歌一眼,没瞧清楚,又飞快看了一眼。 玲珑心啊,他瞧见活的玲珑心了! 在宋歌委婉提出能不能去家中坐坐的时候()?(), 严鹤龄更是一叠声应下1()?1_?_?1()?(), 高高兴兴把人领回去。 严鹤龄住的小院子被妥善收拾过()?(), 清幽安静()?(), 院中栽种了一些花草和菜蔬,虽不名贵,但在春日里已冒出一点嫩芽,看得出也是被主人精心照料过的。 庭院里摆着一张矮桌,上面放了书和一张古琴,琴不错,但也有些年头。 再往里去,就是堂屋,能看到一张半旧八仙桌上已摆了饭菜,一名四五十岁的妇人正做好了一道炖肘子端上来,一旁还有糕点和粥饭。 妇人跟他们比划一下,又指指灶房那。 严鹤龄点头道:“我知道了,王婶,不够吃我再去盛饭。” 妇人这才笑了,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自己走了。 宋歌看了一眼桌上的一副碗筷,问:“这里就你一个人住?” 严鹤龄道:“是,我家里人少,就一个远房亲戚在京中,按辈分我喊她一声阿姐。也是阿姐多多照顾才让我安顿下来,哦,王婶也是阿姐找来帮忙煮饭的,她有哑疾,但人很勤快,手艺也好……” 正说着,忽然听到一声腹鸣声。 传来的地方,像是宋歌站的一处水缸后面。 严鹤龄正在奇怪,宋歌就顺着往后看了一眼,问后边跟着的熊山:“你饿了?” 熊山面色涨红,张口就要否认,但瞧见小公子眨眼,只能硬生生憋屈忍下:“属下,早上吃少了,确实有些饥饿。” 严鹤龄连忙道:“已经晌午了,要是不嫌弃,就留下用饭吧?” 宋歌点头道:“那就打扰了,不介意再加两副碗筷吧?” 严鹤龄笑道:“当然不介意,我这里平日很少有人来,王婶子每次都煮上许多菜,生怕我吃不饱,我还怕剩下呢。” 宋歌就对身后的熊山轻声吩咐:“你去找一下谢长楹他们,若是寻到人,就带来这边一起吃。” 熊山领命去了。 不多时,伏三易和谢长楹两人就绕了一圈,从正门走进来。 谢长楹看了一眼堂屋八仙桌上的饭菜,大鱼大肉,竟然还有一条春季刚上的清蒸鲥鱼,他酸道:“我平时吃的都没这么好。” 伏三易捂着肚子,走过去对宋歌道:“阿照,我想吃糖。” 小皇子在外头不习惯吃旁人的东西,实在是饿极了,这才开口要糖吃。 宋歌喂了他一颗,招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道:“这是严鹤龄,我今日新认识的朋友。” 严鹤龄长得面善,人胖胖的一团和气,招呼他们坐下吃饭,自己去灶房打了一桶米饭回来,但他低估了两个武魄的吃饭能力,那一桶饭全都进了谢长楹的肚子里去。 谢长楹化悲愤为食欲,只觉得亲爹从未对自己这么好过,吃得眼圈发红。他刚才在这里可是瞧见了他们府里的米袋,上头还写着“谢”字儿呢! 伏三易吃了两筷鲥鱼,就不怎么动了。 宋歌倒是吃得挺开心,这一桌菜显然并不是临时起意给客人做的,而是小院的主人每日都是 这样吃,这样丰盛的菜肴,可不像是家境清贫,交不起束脩去府学念书的人。 ?本作者爱看天提醒您《这个男二我帮定了[慢穿]》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 宋歌道:“这鲥鱼好新鲜,我今年还是第一次吃到呢。”()?() 严鹤龄见他喜欢,把那盘菜往宋歌那边挪了挪,高兴道:“那就多吃些,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第一次吃。”()?() 谢长楹鼻子都气歪了,哼唧道:“这是鲥鱼!春日第一鲜,带鳞蒸着吃,鳞都能化开,咬一口再香不过……这是你自己买的吗?”()?() 严鹤龄道:“还真不是,都是我家中亲戚送来的。” 谢长楹:“你家亲戚姓谢?” 严鹤龄摇头道:“怎么会,我家亲戚自然也姓严。” 他已经看出谢长楹对他的针对,放下筷子,有些奇怪地看向他。 谢长楹还想说什么,忽然听见小院外头传来推门声,紧跟着就是一阵脚步,金吾卫的谢将军、礼部的韩时序还有户部的宋青冠一行数人走了进来,手里拎的、肩上扛的都是日常吃用的物品。 两边人对上,大家伙都愣在那。 谢长楹一瞧见他爹,吓得差点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宋歌轻轻挑眉,他倒是没想到,这里头的参与者竟然还有他二哥。 宋青冠显然也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自家小弟,惊讶之后连忙上前,环视左右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熊山呢?其他护卫呢?” 宋歌道:“在巷子口守着了。” 谢将军抬眼看了一下屋顶那,道:“上面也守了两个人。”要不是宋歌提醒,他这会已经把那俩人揪下来。 韩时序一身绛紫色春衫长袍,衬得一如既往的容貌稠丽,眉宇英气。他视线在宋歌他们那转了一下,又落在严鹤龄身上,轻笑一声,心里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招手让严鹤龄过来对众人道:“阿照,你们来的正好,我还想同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家族弟——” 严鹤龄小声打断他道:“姐夫,我和阿姐一族,不是韩家人。” 韩时序挑眉,道:“我们两家亲如一家,怎么算不得一家人?我说是就是,休要啰嗦。” 宋歌心中一动,他记得韩时序的老师是监天司的严司正,而他迎娶的夫人也就是自己的小师妹、严司正的嫡女。 这处院子里被小心藏起来的,原来是占星严家的人。 谢将军瞧了一眼自己儿子,有些头疼地捏了眉心,问他:“你怎么找来的这里?” “我,我……” 谢长楹答不上来,求助看向宋歌。 宋歌就道:“是我想起来,有些缘分。” 韩时序眼前一亮,笑意更深:“有阿照这一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