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时代的浪潮
“轰!” 万里无云的天气,突现一声雷鸣。 将沉睡中的嬴乡霍然惊醒。 眼前水车还在吱吱转动着。 鲁慧站在原地丝毫没动。 时间似乎才过去几息而已。 可那白色烟气代替水流推动风车的画面,却死死烙印在嬴乡脑海里。 嬴轩留下的话在同一时刻不断重复,两幅画面逐渐重叠在一起。 “燃烧物体产生的气……可以提供动力。” 动力? 水车既然能被水推动。 那就一定也能被气推动。 若是燃烧的水气能推动水车,那将其按在船上岂是就能代替船桨? 想到这里的嬴乡豁然瞪大眼睛。 他懂了,他终于懂了殿下话语的含义。 他激动的抬起头。 身侧的鲁慧嘴里叼着草叶,还在皱眉。 “这青天白云,哪来的雷?” 下一刻,嬴乡就像野兽般扑了过来。 惊愕的鲁慧来不及躲闪就被撞了个满怀。 只感觉一双瘦弱的手臂,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他这个八尺壮汉,竟被这小子猛的抱了起来。 激动的呼喊回荡在耳边。 “我懂了!我懂了!” “殿下的意思是在战船后方装上类似水车这样的东西。” “然后用那些升腾的水气去推着他转动!” “我们的战船有救了!” 鲁慧满脸错愕,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可看着仿佛兔子一样,在地上乱蹦乱跳的嬴乡。 无奈的露出一抹笑意。 这时,身侧其他的鲁家人却是小声说了一句。 “气无形无体,如何能和水流一样推动水车?” “鲁慧,你劝劝这小子,年纪轻轻的莫要让他魔愣了!” 鲁慧当然也知道,不过现在看嬴乡从未有过的开心,并不打算出言打击。 就算这东西做不出来又怎样。 嬴轩临走前就说过,像嬴乡这样的人,他见过很多。 一个个都跟倔驴似的,死钻牛角尖。 嬴乡将火药配比出来,对大秦的贡献就已经够多了! 就算其这些东西,想不出来也无需强迫。 可这时的嬴乡却好似听到了他们的话语。 竟有些激动的上前,第一次因为这种事情与众人开始辩驳。 “怎么是无形?” “若是无形,那高炉又怎么会次次被气冲破?” 嬴乡的话语,一时说的人们哑口无言。 可鲁家子弟还是说道。 “就算有形,它也不可能推动这么大的水车啊!” “更何况想推动钢铁战船,那要烧多少水才够?” 此话,让嬴乡兴奋的神色犹如泼了一盆冷水。。 是啊,若是需要燃烧的水太多,那海上拿什么来烧? 鲁家子弟见嬴乡沉默,刚要露出胜利的笑容。 就看到了一旁怒目而视,恨不得一脚将其揣进河里的鲁慧。 顿时被吓了個哆嗦。 鲁慧上前两步,满脸笑容的看着嬴乡。 “无事,殿下说过,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你既然已经能想到了解决思路,剩下的不过是解决方式而已。” “不着急,可以暂时放下,日后再想。” 安慰完嬴乡,鲁慧霍然转头。 笑容消失殆尽。 “你是嘴巴没地方用了吗?就你话多,就你能说?” 鲁家子弟顿时低着头再不敢言语。 可这时,嬴乡忽然又念叨了起来。 “燃烧物体产生的气……可以提供动力。” “水被燃烧后……产生的最快。” “越是封闭……力量越足!” “封闭?高炉?” 他再次抬头,看了看水车,回身又看向远处炼钢场地里飘起的烟气。 “殿下的意思是,气只在高炉之中才会有那么强大的力气?” 嬴乡瞪着眼睛,犹豫了两息。 随后忽然抬起脚步,一言不发的向炼钢场地跑去。 后方鲁慧顿时狠狠瞪了一眼族内子弟,急忙跟了上去。 不多时,回到炼钢场地的鲁慧,就挑选了一个暂时停火需要清理的高炉。 着急火燎的将不远处,一个用于挂晾武器的几字形木架搬了过来。 鲁慧不解他的用意,但为了不让他再整天钻牛角尖,还是带人上前帮忙。 不多时架子便被放在了高炉上方。 随后嬴乡站着思考了一会。 在架子下方增加了一条横木,又搞了一通众人看不懂的行动。 整整一天,才在架子的两条横木上增加了两道竖向连杆。 一个类似倒n形的结构。 最后放进装满水的铁桶,点燃高炉,封闭下方。 天色接近黄昏,所有工匠都忙完自己手中的活围了过来。 瞪大眼睛,想看这个为他们提高了百倍铁矿产量的小伙子到底想干什么。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 高炉上方封闭气孔的铁饼照常开始乱动。 不多时就砰砰乱跳。 嬴乡看着不断喷出的水气有些着急。 这样下去就算烧干,也根本抬不起这支连杆。 这时,他看到了不远处。 一对能环扣在一起,形成圆柱的钢环。 这是工匠们防备临时炸炉所用的钢套环。 鲁慧顿时眼睛一亮。 跑过去就想将搬起来,要往高炉上套。 到这里众人还是不理解嬴乡要干什么。 鲁慧在此刻,心中却已经出现了一丝模糊的感觉。 他皱着眉头下令工匠上前帮忙。 随着套环夹在高炉顶部。 几名大汉合力用举着铁夹子夹住,让其拼合在一起。 此举延长了高炉的高度,将半截连杆和封炉的铁饼都夹在下边。 顿时,高炉就沉寂了下来。 仿佛臣服于几名壮汉的巨力。 此一幕,让铁匠们都是惊喜。 原来他是想帮众人解决这个高炉喷涌的毛病。 看来此举还真有效。 可下一刻,无处越发强大的水蒸气终于压制不住。 轰然将铁饼连通连杆狠狠顶起。 甚至就连铁匠们夹着的套环都差点崩开。 这一幕让铁匠们很是失望。 可站在一旁的鲁慧,却在这一刻浑身汗毛炸起。 他懂了,他看明白了嬴乡的用意。 这次甚至不等嬴乡上前,他便转身将一些重物挂在了连杆最下方。 随着蒸汽的不断喷涌。 连杆挂着数十斤的铁器,都能轻松翘起。 这一幕让鲁慧惊呆在原地。 原来,气的力量如此强大。 他霍然想到,若是在水车侧翼连上这样一个连杆。 只怕没有水也能轻松转起。 放在海里,不就是一个无需人力的船桨吗? 鲁慧震惊的看着一旁欢呼雀跃的嬴乡。 这小子,真将殿下的话解了出来? 钢铁战船真的要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嬴乡兴奋的围着四周乱跑。 感受着此生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他的想法是对的。 殿下一定就是这个意思。 可这时,随着水气在四处缝隙的喷发。 铁饼失去了推力,再次带着连杆落下。 连带着挂起的重物也再次散落到了地上。 这一幕也让嬴乡愣住。 这么快? 身侧的鲁慧同时也发现了问题。 就算连杆顶起来,可没办法立刻落下去,连接的水车还是会被拉着转不起来啊! 而且这些气用的也太快了,这才多长时间水就烧没了。 在海上岂不是还要有人不停加水? 看来这个方向可能是对的,但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过能做到这里就已经很是奇迹了。 若是嬴轩在场,一定会再次为古人的智慧,而感到头皮发麻。 嬴乡再次叹了口气。 略有失落的说了一句。 “要是这些水气,能顶一下就回去,等水车转半圈再顶一下再回去就好了!” “那样水车就能一直转下去!” 鲁慧也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画面,吸了口气。 若真能做到,不止是战船,只怕很多东西都要改变了! 现在所有需要人力动物推动的东西,都有可能被它替代! 马车的车轮能不能转? 磨盘能不能转? 那时的大秦会是个什么样子。 鲁慧刚要深想下去,便被嬴乡的叹气所打断。 “可一下将火灭了,再想燃起来不知需要多久。” “这个方法还是不切实际。” 鲁慧此刻却没有再妄下定论。 “殿下说过,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做不到就只能是方式不对。” “我们现在需要想的是,怎样在不灭火的情况下就将水汽压回去。” “以方便他再次将连杆抬起。” 鲁慧总结了问题,随后眯起眼睛。 “那这样,我们就需要搞懂水气是怎么出现的!”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鲁慧的问题,引得嬴乡眨了眨眼睛。 但却没有答案。 而四周的其余人早就已经是一脸懵逼。 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两人的思想,不知在何时就已经远远脱离了这个时代该出现的东西! …… 在时代的路口。 人不仅仅是推动的动力,有时候也是一粒被裹挟前行的砂砾。 当嬴轩成功与章邯汇合在一起。 也从俘虏的八万降军中得知了整个孔雀王朝的大致信息。 嬴轩便果断做出决定。 拿下此地,日后孔雀王朝就将是大秦棉花与橡胶的最大出产地! 西港也会成为,连接东西方的世界枢纽。 只需一两年,大秦的火药产能就将彻底摆脱束缚。 让这个无知傲慢的族群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 不就是对他们的仁慈? 嬴轩始终都不认为,历史上的阿三是个擅长征战的民族。 而在同时,西方数百里。 阿育王,率领着六十万大军,五千骑兵,九千象兵不断逼近东部沿海。 因为华氏城偏向孔雀王朝东部。 所以阿育王便计划先行向东,带来磅礴的大军,摧古拉朽一般将大秦踏平。 随后再回身支援派去西方防守城池防线的二十万大军。 在此刻的行军途中。 阿育王那由数十匹马牵引的庞大撵车之上。 总理大臣与几名大将恭敬的站在一旁。 不断为其推演战争局势。 “那秦人以诺阿山构筑了严密防线。” “从逃回来的将士口中可以得知。” “他们在不知我大军实力的情况下,宁愿派出两万杂兵也不愿意下山迎敌。” “可见对方的信心全都建立在诺阿山的山川之中。” “如此,我们进攻就不能让对方如意。” “应当想办法将战场引导到平缓地区。” “最好是在西侧十数里外的这片平地。” “更加适合我们大规模的兵力围困作战!” 主将们分析的都极其有道理。 可阿育王还是无法接受,他们口中所说,两万杂兵便阻碍了八万大军的进攻,致使最后被敌人绕后的水师偷袭。 “尔等就那么确定,那是两万杂兵?” 阿育王神色冰冷的质问,让将领们一时对视不敢回话。 总理大臣却是犹豫着上前一步。 “回神王。” “现如今我们不知对方详细实力。” “只能以现有情报推演。” “很可能当时的敌人有其他手段,逃回来的将士并不知道。” “但我们无法得知就更加要小心。” “此战事关神王威名,我等臣子绝不敢有丝毫大意。” “必须毫无漏洞,不给任何反抗机会的将此大秦抹去!” 总理大臣的话语总是能让阿育王感到些许舒适。 这才漠然的点了点头。 “那照尔等所说,如何才能将敌人引出诺阿山,拖至平原作战呢?” 话语落下,几名将领立刻上前一步。 “末将最擅火攻!” “听闻那秦人再击败支提各族之时,用的便是火攻。” “此次不如让末将打头阵,给他们来一个火烧诺阿山。” “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 “就算他们在山上布防再好,又有何用?” 此话,让阿育王略有满意。 可还是继续质问。 “就算烧了,他们大不了退出诺阿山。” “你怎么就能保证对方敢主动出击,与我们在西部平原作战?” 这时,总理大臣却是先行一步站了出来。 “神王,此举其实是因为我也有些消息。” “那支提一族在越过诺阿山后,派出了些许斥候,记录了四周地形。” “在诺阿山东侧,是一片比西部更加广阔的河滩平原。” “这也是秦人为何拼力占据此山,不惜于我朝大军死战的原因。” “所以微臣判断,他们不敢让出诺阿山。” “否则我们的大军,就可轻易分成几路,从各个方向上攻入他们的领土!” “甚至是国都。” “到时他们后悔都来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