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大明彼岸第一座城池的兴起!
一晃时间便过去了一个月。 大明在北美的第一座城池也开始初具规模。 这是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城镇,因为新建好了水泥厂的缘故和朱仲杰从系统里兑换了不少的军车用来运输,所以建造的速度极快。 一个月的时间,一座城池便已经建立了起来,而为什么要建城池,朱仲杰还是考虑到这是大明在北美的第一座城市,而城墙又是大明的一个象征。 更加重要的是这片土地还并没有完全平定下来,城墙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经过这一个月时间的探索,朱仲杰对于城池周围方圆十万平方公里内的一切情况也都已经了如指掌。 在这块土地上,西班牙人还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而除了沿海有一些据点外,往内陆走几乎看不到西班牙人的影子。 所以内陆基本上都是那些本土人的天下。 而根据探查发现,在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内现在约有六七万的当地土人,而由于语言不通,追中间也并没有过多的去打扰他们。 经过一个月的思考,朱仲杰对于如何和这些人相处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大明太大了,太缺少人口了,所以对于这些人,朱仲杰可不想同欧罗巴人那样将其屠杀,毕竟再怎么说这些人也是黄种人,大明连草原部落都能接受,这些人也没多少区别。 而且现在大明对于感化这些人可是有相当的经验,只需要到时候大明的百姓源源不断的移民过来,而大明如今刚到此处到处都需要劳力,而这些本土人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试想大明给他们钱粮,同时给他们保护,这些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而后大明再在这些地方兴建学堂,让大明百姓的子女和他们的子女一同入学,长久以往,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 这个想法虽好,不过最开始要实施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朱仲杰的第一步便是想寻找一些听得懂本土话和大明官话的人。 可找了半天几乎没有找到一个人,毕竟大明跟此地之间还没有一丝的联系,所以要找到这样的人确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再几番寻找之后,大明将士们发现在西班牙士兵之中有一名士兵的妻子居然是本土人,而后经过一番询问这才发现这名西班牙士兵居然会本土语,这倒是让朱仲杰微微有些惊讶。 虽然没有找到直接懂大明官话和本土化的人但是军中可是有会说西语的人,郑森便是精通数国语言的人才。 而后朱仲杰便将与本土原住民的沟通工作交给了郑森,而显然郑森不止只会打仗那么简单,在处理政务上也很有一手。 加上自从大明水师登陆之后不仅没有对这些本土人们动手还给了他们不少的粮食,而他们虽然还处在原始社会之中,可也早就演变出了语言和一些文字,所以东海岸发生的事情他们还是有所耳闻的。 所以在明军刚开始登陆之时他们可以说是相当的防备,可慢慢的相处久了他们就发现这些和他们一个肤色的人似乎并不是坏人。 所以在镇守的努力下,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便从这些部落里面招来了数百名的劳工。 而对于这些劳工,朱仲杰将他们与大明远道而来的民工们一视同仁,虽然他们有很多的不明白,可是慢慢的学习十余天后,一些简单的活这些本土人便可以很从容的操作了。 并且在半个月之后朱仲杰又给他们发了第一笔的“薪酬”。 这份薪酬不是白银,也不是什么货币,而是货真价实的粮食和食盐,甚至还可以选择家禽作为薪酬,这些东西可以说让他们尝尽了甜头。 在发完薪酬之后朱仲杰便给他们放了两天的假,当两天时间一到,归营之时,大家伙便发现外面的本土劳工从数百人演变成了近万人,这边是朱仲杰想要的效果。 在大明的百姓还没有大规模的迁移前,这些劳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城池的建设以及港口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毕竟在朱仲杰的打算中,他打算将此地作为藩国吴国的国都来建设,那么一个大型的港口就必不可少了。 而从大明运来的货物,以后都要依靠此处进行中转,那么港口的建设就是重中之重了。 而除了建设外,农业也是朱仲杰紧抓的一个方面。 此处的气候还是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的,而根据检查发现,此地的北部土壤流水性很强,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因素,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 所以对于此地的水稻种植朱仲杰也安排上了,不过有一个麻烦就是北边是一个本土部落的地盘,好在朱仲杰只用了几十头牛和上百头羊便从那个部落里换来了这块土地的使用权,足足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么容易换了过来,朱仲杰怕是睡着了都会笑醒。 城池,港口,农业,同化都在一步一步的进行着,而对于东海岸的情况,朱仲杰也通过那些西班牙人中招募到了不少的雇佣军,而后让他们去东海岸打探情报。 不过朱仲杰对于东海岸的现状并不是很看好,毕竟拿破仑在欧罗巴发展迅速,哪怕是他没有升级黄金会员,其能够兑换的武器装备也足以让其一统欧罗巴。 不过欧罗巴的形势比大明可复杂了不止一星半点,光是武力的镇压绝对不可能那么顺利就完成了, 所以朱仲杰断定拿破仑将要在欧罗巴大陆上付出不少的时间。 至于东海岸,野心勃勃的拿破仑也绝对不能就让它落在其他王国的手中,毕竟拿破仑也是穿越者,也是来自于十九世纪的人,他深知南北美的重要性,所以打探此处的情报刻不容缓。 而后又过去了二十余天的时间,一座屹立于北美的大明新城就已经拔地而起,而更重要的是,大明水师已经载着第二轮数万的百姓缓缓的驶进了已经有了雏形的港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