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第185章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据联合国一份报告地球海底有300万艘沉船。   这个数据不知道准不准确,但几千年下来超百万艘肯定是有的,我认为甚至超过这个数字……   尤其战争时期转运贵重物资的战舰被击沉多少?这些数字可能无法估量……   海洋下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宝藏埋藏地,其价值数万亿、数百万亿、或者是更多,这些宝藏很难用数字形容。   比较着名着名的沉船打捞事件,昨天说了我们的南海一号。   还一个近代很有名的黑石号沉船事件,我记忆颇深。   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海岛名叫勿里洞岛,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是风景极美,赤道上温暖的和风,淡绿色的玻璃海中间夹杂着岩石和珊瑚海。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岛,曾经流传着一个十分血腥的故事。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岛上有一位渔夫出海打渔,回来的时候他没有带回鱼,却带回了一船宝物。   后来有一个古董贩子闻讯而来,他承诺给渔夫一大笔钱,只要他能够带自己去那个发现宝藏的地方。   渔夫按照约定把古董贩子带到了地方,原来海底下藏着一艘满载珍宝的沉船,古董贩子见财起意,将渔夫残忍的杀害了。   不久之后,这个古董贩子就找到了宝藏,那么找到宝藏的消息又被一伙强盗知道了,强盗找上门来,古董贩子一家三口又死于非命,他们家住的房子也被一把大火烧为了灰烬。   这件事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勿里洞岛有沉船宝藏,然而谁都不清楚到底在哪儿。   有个叫沃特法是德国人,原本是一家水泥厂的老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勿里洞岛的传说,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就开始了数次深海探宝之旅。   1998 年9月,沃特法在 17 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艘沉船的残骸,整个船体几乎都被珊瑚和浮游生物给覆盖了,不过沃特法隐隐约约的看到这艘船上似乎有东西。   这个发现让他欣喜若狂,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宝藏船吗?   因为这艘船被发现的地方有一大片黑礁石,因而沃特法决定将这艘沉船就命名为黑石号了。   “黑石号”的打捞始于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基本完成,打捞文物陶瓷制品多达多件,其中98%是中国陶瓷。   此外,与数量众多的瓷器一同出水的还有10件金器、24件银器、以及30件铜镜。   在这些铜镜之中,竟还发现了由皇室专用的“江心镜”!   要知道当时,江心镜还只存在于古籍的描述中,我国的博物馆藏并无实物,江心镜的发现无疑填补了这部分空白。   打捞海底沉船虽只是短短几字,实际执行起来将面对的是重重困难,首先打捞沉船本身的困难自不用说。   其次,就算真打捞出了海底沉船,其归属权的界定也是极大的问题,许多想凭借打捞海底珍宝走上暴富之路的人,便是因为打捞出的宝物其归属权的纠纷而最终变得一无所有。   然而沃特法却不管这些,他聘请了专业的海底打捞团队,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了所打捞宝物由两者共同分享的协议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打捞工作。   新闻报道其实打捞过程和后来发生的事很曲折,不占用篇幅了。   根据该船出水的长沙窑瓷碗上的唐代宝历二年铭文,结合其他器物考证,沉船的年代被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   早在公元九世纪初,我国便已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开始频繁地对外通商,一艘艘满载珍宝的商船扬帆起航,“黑石号”正是由中国港驶向中东、罗马一带的商船之一。   然而,这艘满载商人希望的“黑石号”,这次出行并非一帆风顺,“黑石号”在行径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时,狂狼乱波掀翻了“黑石号”满载的海上丝绸之路梦。   “黑石号”上的船员们连同满船的珍宝一齐沉入了海底……   黑石号打捞文物最终被新加坡“圣淘沙”机构购得,于2005年落户狮城。   中国因4000万美元的高价和分配方式,与黑石号沉船宝藏失之交臂……   这艘船里的瓷器大部分是长沙窑,长沙窑是湖南窑口,唐代着名瓷器产地,上面多写有诗文。   我很喜欢一把长沙窑执壶上写的一首诗: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写的意味深长,情思缱绻……   还有的壶上褐彩写着:“人归万里外,心画一杯中。莫虑前途远,开帆逐便风。”   这五言诗是描写商业经营者开拓的宏愿和对风险的担心,表现了一种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反映出唐代市井都会商业经济的兴盛与发展。   这是一首写商人心理活动的诗。   更多的诗文出现在长沙窑瓷器上,很有特点,我认为后来的宋代和元代磁州窑大量题写诗文,都是受唐代长沙窑影响,文化,是相融的……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博物馆看一下。   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叶,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   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   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几万件长沙窑瓷器,价值不可估量,可惜,没有回到国内……   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沉船打捞事件。   在1782年6月15日,西班牙的“克洛斯维诺尔”号离开锡兰港,即现在的斯里兰卡。   据记载:船上携带着大量的财宝,其中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翡翠19箱,价值51.7万英镑。   船上的金锭,价值42万英镑;金币71.7万英镑;白银1450锭。   当这艘帆船航行至非洲东南角沿海时,突然遇到一阵强劲的风暴,帆船在风、浪和潮水的袭击下,猛烈地冲向悬崖峭壁,木制的船体被撞毁。   134人仓皇跳入海中,经过一番挣扎后才上了岸,可是回流的海水随即又将帆船残骸带回大海。   很快,这艘帆船就带着巨额的财宝和十多个来不及上岸的水手,一起埋葬于海底。遇难地点距离好望角507海里左右。   侥幸登岸的水手们,很快也发现岸边全是茂密的热带森林,荒无人烟。如何生存下去,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生存下去,他们分成3个小队准备穿过山林,抵达好望角。一路上,他们饿了用野菜充饥,以求生计。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命丧野兽之口,另一些则死于野菜中毒,等他们到达好望角时,只剩下6个人了……   事后,他们将这一过程写成书,很快引起轰动。   实际上,最使人们感兴趣的还是那船上的那批财宝,一批又一批的探宝者前往探寻。   看来写书写自传不是个好习惯,尤其和宝藏探险有关的,会引起后续风浪无数……   早在沉船后的第五年,即1787年,人们就开始进行搜索和打捞,只是由于找不到沉船的准确位置,不得不终止探寻。   1842年一位船长与10余位马来亚潜水员合作,在沉船海域苦苦探寻了10个月,最终发现了沉船残骼,还踏上了沉船甲板……   可是却掀不起沉重的货舱盖,他们只好求助于英国皇家海军。   这是很厉害的潜水员,要知道沉船最浅也要几十米,那时候的潜水设备几乎没有,能下潜到沉船甲板,可想而知多不容易……   即使如此,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落后,最后还是都无功而返。   很快,沉船就埋在泥沙下面了……   到了1905年一些水下探宝者,组成克罗斯维诺尔号打捞公司,雇佣了一批打捞人员去勘察,用钻机取样法找到了沉船。   在钻取的泥芯中有250枚古钱币,并从船上层甲板上取下了13门大炮,总算是有了不小的收获。   但埋藏在深处的财宝,由于人不能长期潜入水下作业,因而无法寻得。   1921年,又有人组织打捞公司由于发起人曾是一位陆上黄金采矿者,熟悉矿井隧道开凿方法,准备从岸边开出隧道通往海底,再从船底打洞捞金。   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经过艰苦的凿岩作业,才在40米深处,开出了一条210米长的隧道,终点正好在沉船底下九米深处……   当向上开凿时,还未接触到船体,比较松软的海底沉积层塌陷了,海水涌进了隧道……   曾有一名勇敢的潜水员进洞曾有一名勇敢的潜水员进洞,摸到了木质船底。   然而其他那些无数财宝由于埋在深深的泥沙之下,潜水员不能长期在水下作业,所以也只好扫兴而归。   这个方法很高明,有点像前些章节里写的陈龙江城盗墓,墓葬坚固,斜着打隧道,到地下从底部进入墓室,异曲同工……   他们还是没考虑到后果,预判错误,陈龙盗墓成功是因为墓葬是石头和泥土比较坚硬,那陈龙还注意和防范到了塌方。   而在海底打隧道不考虑泥沙塌陷关键点,我认为有点幼稚……   很快,这家“打捞公司”就因巨额开支未得到补偿被迫破产了……   时间长了,海水渗透,隧道也慢慢塌方阻塞没了痕迹,这个沉船位置逐渐无人知晓……   时至今日,很多寻找海底沉宝的人美梦还没有破灭,可是,“克洛斯维诺尔”号到底在哪里呢?   船上到底有没有巨额财宝?一直是个谜……   写完了金靴风云,写段番外南海打捞沉船,因为张文龙才十九岁,他距离一年前在琉璃厂挨饿受冻到现在拥有了鉴别古董的眼力,娶了两个美丽善良的妻子,自己广西又开了金矿,成了企业家,他是成功的,并不是好运气,因为,他所有的好运,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本来这本小说想叫张文龙寻宝记,这样就可以一直写下去,毕竟寻宝,冒险是我的最爱……   可是书名叫了墓靴风云,前一段就算结束了。   金靴不过是个引子,这世界上奇珍异宝无数,继续去寻宝,去探险,去看碧海,蓝天,去看大风,烈酒……   我们一直在路上……   直到我们走的累了,相拥而别,豪迈的转身,再不回顾!   六爷,准备出发了,他在金矿自己的居所里发呆,他今天没有喝酒,他拿个一个葫芦里的蝈蝈,他再逗蝈蝈,这只蝈蝈他冬天买的,还带到了海参崴,又给带到了广西……   那只八哥,梁风很喜欢,每天喂它逗它说话,六爷就把八哥送给了梁风。   反正打算去海外了,带着八哥不方便。   六爷在广西的金矿山坳里的居所自己开了一块菜地,他每天养花种草,此地山清水秀,他感觉很放松。   今天,他正在喂蝈蝈,这蝈蝈还是平谷铁皮蝈蝈,声音浑厚,蝈蝈里的极品。   装蝈蝈的笼子也是象牙金丝编制,张文龙进来问候了六爷。   六爷微微有点诧异,因为自己喜欢肃静,张文龙没事不会找他来。   张文龙椅子上坐下,六爷看着他,等他说话……   张文龙说道:“过几天,我们就出发了,还能在山上住几天,这几天行囊都收拾差不多了,我们先赶着马车去口岸,到那里把马车卖掉。我们出国,这些都不麻烦,好好休息几天吧。”   六爷点头,这个徒弟和女婿已经很成熟老练了,办事干练,考虑问题缜密细腻,还和自己一样慷慨坦荡对人,就是余猛和梁风这样个悍将,都对张文龙死心塌地的效力,他很欣慰……   张文龙从怀里拿出一个虬角鼻烟壶,递给了六爷,说道:“去年的今天,我在京城琉璃厂饿着肚子三天了,遇到了您……   那天,您请我吃饭喝酒,收我为徒,兰蕙也嫁给了我,我……   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也发生这么大变化,真的是做梦一样……”   六爷看着张文龙,说道:“哦?你去年今天我们认识的?”   他有点意外张文龙记得这么清晰……   “是的,去年今日,我喝醉了,我醉在京城琉璃厂您的四合院……   那晚,我梦到了那幅画上的鸟,可能是八哥还是什么鹰……”   六爷觉得张文龙很念旧,也真的有心,还记得这么清楚日期,对六爷来说,早都忘了,他和无数的人喝过酒,他从不记着,因为基本都是他付账……   “师父,这个虬角鼻烟壶是我下一个古董店里淘的,当时很喜欢,就买下了,准备送给您,今天才拿给您。   师父奇珍异宝无数,这些小玩意儿根本看不在眼里。   可是,我很喜欢这个刻的诗文和故事。您收下吧!”   张文龙自从和兰蕙结婚后,都喊六爷为岳父,今天,他喊了师父……   也许,在他心中这个师父的份量比岳父还重要……   六爷拿起这个虬角鼻烟壶,仔细看了看……   这个虬角鼻烟壶做工精湛,黄金包着珊瑚的盖子,绿色的虬角发着幽幽的宝光,看做工是清朝宫廷造办处的东西,价值不菲……   上面刻着一首诗: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六爷心中一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