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我不是一个太会讲故事的人,更觉得提笔写字是个很枯燥无聊的事。 直到不久前一个亲人去世,我去火葬场送行,陪灵一晚。 北方的冬天很冷,我在火葬场里边对着清冷的夜空,忽感岁月蹉跎,人生短暂。 人到中年,尚且庸庸碌碌,不胜唏嘘。 那晚,我忽然想起前些年的新闻报道,山西有一个修造华丽的古墓出土重现于世。 考古人员很奇怪墓中并无棺椁,只是墓门上写着的一句话: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墓主人生前发生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这句话让人感慨时光易老,芳华易逝。 于是决定一定要写本书,无聊了还可以翻着看看。 别等老了或者百年之后,一点回忆和人世间来过的痕迹都没有。 我没有能力改变和娱乐他人,我可以改变和娱乐自己。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什么? 并没有人说的多清楚,并不都是鲜衣怒马,刀光剑影。 可能各个行业里都有自己的江湖。 这本书是写一个百年前晚清时期古董行里的江湖。 这些故事是我小时候太公讲给我听的,所以记忆颇深。 无聊之余,就整理了一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自己留点记忆。 那时候,天还很蓝,车马却也并不慢了。 洋人的坚船利炮已经敲开了晚清的国门,清政府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着,百姓也在辛苦生计中浑浑噩噩忙忙碌碌。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艳阳天。 六爷躺在揺椅上逗着八哥,他是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家古董店的老板。 清代的时候北京还被叫做京师顺天府。 琉璃厂自从明代永乐皇帝烧制琉璃瓦建厂以来,烧制御窑,开始繁荣,这地方到了晚清已经成了北京城最大的古董商聚集地。 古董这东西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一个行业,我没有做过考察。 大概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的本性里面就有爱美和猎奇之心,并习惯珍惜旧物。 人死亡之后大多会佩戴生前的心爱之物陪葬,那时候的财产大概也就是石头,贝壳,珠珠串串之类。 或者陪葬生前使用的石制工具和武器一起入土,这些东西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出土记录。 据说最早的“盗墓始祖”是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儿子公子商人,他是为了复仇。 至于后来那些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记载,都说明很久远之前,至少春秋时期,人类就有挖坟掘墓的传统。 他们挖了墓,不可能把陪葬的金银珠宝扔掉,这些珍宝只会重新流落人间。 我想这时候也许收藏陪葬品已经有了一定圈子。 至于后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设置摸金校尉,盗墓里之财以充军饷都算小儿科。 曹操也不可能是盗墓第一人。 近些年出土记录证明,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人职业盗墓。 到了晚清的时候,古董行已经非常繁荣。 真真假假,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物件充斥江湖,已经形成很庞大的圈子。 本书并不是鼓励盗墓,甚至和盗墓也没太大关系。 是讲如何从一个古董小白穷小子到富甲一方古董大佬的人生历程。 是在古董行里练就火眼金睛能如何看懂真伪的故事,这不是写的教人如何做梦。 三百六十行,古董为王。 任何行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古董行也不例外。 我们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历史悠久,希望这里有你喜欢看的,喜欢听的。 古董行里面很多流传的东西来自地下,而我的故事讲的是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