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丞相周文清
天武皇城,神都。 连续多日的赶路,秦逍遥等人终于来到了天武皇城。 皇城之下。 天武丞相周文清携文武百官相迎秦逍遥的迎亲队伍。 秦逍遥来到皇城后,直接侧身下马,来到丞相周文清面前。 只见丞相周文清拱手道:“见过秦王殿下!” “秦王殿下,旅途奔波,辛苦了。” “一直曾听叔叔提起您,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秦逍遥回礼道:“不知丞相您的叔叔是何人?” “周玄礼!” “原来是丞相是周老的侄子啊。” “正是!” “只是叔父曾经叮嘱过,不能向外人坦露我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天武之内知道我们是叔侄关系的很少。” “原来如此!” “那您今日为何对本王说啊。” “因为家叔曾经说过,您不是外人。” “多谢周老看重。” 后面一名尖嘴猴腮的中年人不满道:“丞相大人,陛下还等着呢,您快点儿。” 秦逍遥淡淡扫了一眼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总是感觉在哪里见过一般,可是就是想不起来。 丞相周文清不悦道:“吴尚书,本官自有分寸,不用你来提醒。” 被称作吴尚书中年人淡淡道:“知道就好。” 实则心中则是怒骂道:“老东西,等你家那个老不死的坐化了,我看你还拿什么敢跟我们叫板。” “哼!” “来,来,秦王殿下,下官来为您引路。”丞相周文清说道。 “有劳丞相了!”秦逍遥笑道。 秦逍遥看向身后的大军淡淡道:“随本王入城!” 此时还没有等丞相开口,那名吴尚书就直接开口道:“陛下有旨,秦王的大军就驻扎在城外。” 秦逍遥淡淡的扫了一眼那个多嘴的吴尚书,心中已经把他记在自己的小黑本上了。 秦逍遥开口道:“药师,成都你们二人留在城外,随机应变。” “是,主公!” “主公,您小心啊。” “放心!” “阿青、司马风、易天行、慕容龙城、独孤求败你们五人随本王进宫。” 丞相周文清贴心提醒道:“秦王不必如此,陛下有旨,确实是让大军驻扎在此,但是您可以挑选五百亲卫队进入。” “吴尚书你为什么不把这句话告诉秦王?”丞相周文清质问吴尚书说道。 “哦。” “下官忘记了。” “哼!” “最好是忘记了。” 秦逍遥淡淡道:“多谢丞相提醒,但是本王心意已决,本王就带他们五个人进城了。” “王爷您还是多带些人吧,如今的天武不平静啊。” “最近一些时日,我天武许多文武百官都遭受到了西楚玄天令的刺杀啊。” “放心,本王可不是初出茅庐的小白,本王也是上过战场的,虽然不是身经百战,但是也不惧那些宵小之徒。” “本王还没怕过什么,走咱们进城去。”秦逍遥对身后五人开口道。 “是,王爷!” 阿青等五人装扮成秦逍遥的亲卫直接随秦逍遥进入天武皇城神都。 丞相周文清不悦看了一眼吴尚书,更是不争气说道:“要是秦王安危出了任何问题,你就等待陛下的责罚吧。” 然后快速小跑追上了秦逍遥的步伐。 吴尚书听到丞相周文清的话却是无动于衷,甚至漠然不应。 等丞相周文清走远了。 吴尚书心中默念道:“老匹夫,你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就算是你的主子也一样。” “哼!” 随即不紧不慢开始缓缓走进城中。 周文清很快就追上了秦逍遥,开口道:“王爷,终于追上您了,请勿息怒啊。” “你们天武如今都到了这种局面了吗?” “区区一个正二品尚书居然敢跟你这个正一品百官之首的丞相叫板。” “秦王殿下有所不知。” “这个吴尚书出自天武六大望族之一的吴家,权势滔天啊。” “朝中满朝文武多一半都是出自豪门望族,而下官乃是布衣出身,幸得陛下看重才有了今日的地步。” “那些世家看不起我等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这在天武之内已经不是常态了,甚至于整个中原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啊,这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啊,皇帝世家共天下啊。” “陛下也是处处受肘于这些豪门世家。” “整个中原几国,如果说哪个皇帝的话语权最大,那只能是西楚和北苍,因为这两家就是中原最大的世家,所以楚皇和苍皇的命令才能在国内畅通无阻,更是没有世家敢阳奉阴违。” “看来世家问题,乃是历史遗留问题啊。”秦逍遥说道。 “无论哪一个国家都在所难免啊。” “确实如此!”丞相周文清赞同道。 “就算是强如西楚和北苍那也是因为楚家和苍家的强大,才能镇压住那些世家,但凡有一天两家走下坡了,那么那些被他们一直压制的世家就会像弹簧一般直接弹跳而出,到时候覆水难收,那才是真正的噩梦。” “到时候西楚和北苍就是第二个大周,不他们的下场肯定还不如大周,毕竟大周乃是中原共主,他们还算不上共主,到时候估计会被那些世家蚕食殆尽,粉身碎骨啊。” “王爷高见!一语中的!” 秦逍遥疑惑道:“不知道为何,我看到那个吴尚书似乎有些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啊。” 丞相周文清笑道:“秦王殿下,可曾记得吴一凡?” “不记得。”秦逍遥淡淡道。 “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就是您对对子把他对到吐血那个?”周文清提醒道。 “原来是他啊,本王想起来了。” “天武文状元吴一凡?” “没错!” “这个吴尚书正是吴一凡的父亲,二人皆是出自天武吴氏,更是嫡系中的嫡系。” “吴尚书本名吴步廖,乃是当今吴氏家族族长的亲弟弟。” “原来如此,难怪本王觉得像是在哪里见过。” “果然不愧是父子。” “同样的尖嘴猴腮。” “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亲儿子无疑。” 丞相周文清听到此话,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