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顺手文章
房子里桌椅一应俱全,用料也都颇为考究。 李谕自然住在了北面主房,反正现在就他自己,直接就把东厢房当做书房。 此刻,李谕坐在书桌前,摊开剩下的稿纸,开始冥思该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发给《申报》。 很明显《申报》是一份新闻报纸,主要面向的不是专业群体,而是广大百姓,所以一上来就写太专业的东西肯定不行,还有可能被人当做胡说八道。 但科普如果写得太简单了没有意义,写得太深入了又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解决。 李谕想了小半天,也没想好该写什么,于是顺手拿起昨天从史量才那要来的最近几期《申报》看起来。 他现在看繁体文已经非常流畅,小时候又练过几年软笔书法,写繁体字也没有任何问题。 看了两期报纸,李谕终于从一篇报道中找到了灵感: 这是一篇关于两个村子为了争夺一处风水较好的山头作为村子坟山而械斗的事,文中最后提到有不少村民因为械斗受伤后伤口长疮,连郎中都救不回来,进而有许多人死去。 后面社论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村民不该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邻里和睦,至于提到伤口烂疮坏死,则更多是想提高事态严重性以警醒百姓。 不过李谕却从伤口烂疮立刻知道了绝对是感染所致。 村民们械斗自然用的都是平时干活的锄头、铁锨,村里这些东西平时什么活都干,不仅用来锄地,家里的粪坑堵了也是直接拿来通。 李谕小时候是在村里住过的,记得老人说以前的老旱厕都是通着猪圈,拉的大便要是猪吃不完还会锄到地里。牛粪、马粪自然也是不能浪费,都锄到地里施肥。 郭德纲曾经在相声里调侃于谦父亲王老爷子家里自己种菜,只用自家拉的粪施肥。其实以前村里哪有化肥,粪便真的就是最好的农家肥。 健康、天然、方便! 但是这种沾满粪便与细菌的东西拿来械斗,如果打出伤口,是非常容易感染的。 以前蒙古军队弓马打天下,就会把箭头涂毒,所谓的毒,其实就是把箭头蘸一下粪便。这样就会导致中箭后伤口非常容易感染,小伤也会导致士兵丧命。 而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粪便中还有细菌这种东西,甚至当时的西方也是刚刚认识到细菌会导致疾病。 李谕决定就从这里入手,详细讲讲消毒的重要。 毕竟涉及到外科创伤,消毒是极为重要的。晚清这种时代,如果消毒不及时导致感染,的确是没什么办法。 抗生素神药青霉素的批量应用起码要40年后的二战时期。 李谕也看过很多穿越文写现代人回到过去立刻研究生产青霉素,其实这真的过于艰难了。 首先找到菌株就不容易,然后如何提高单位产量才是真正的大难题。 1928年弗莱明就已经发现了青霉菌,但他自己都没能分离出青霉素。 直到十年后的1938年,德国化学家钱恩翻到旧书堆中弗莱明的论文。然后他们的团队花了数年,并且配合军方,用了无数小白鼠,做了无数次试验才提高了青霉素产量,并得到了青霉素结晶。 一直要到1943年左右,青霉素才能够开始批量生产。 简单点说,想提纯青霉素,需要一定的运气、大量的试验,别说菌种了,光那些小白鼠都不知道去哪找。 所以说,现在想要对付感染,唯一的办法就是预防,尽可能在一开始就避免伤口感染。 李谕在纸上写下了现代医学最常用的几种消毒用品:医用酒精、碘伏、碘酒、次氯酸钠、苯酚。好在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医学知识,高中化学就学过。 然后李谕一一排除,只有医用酒精可以用。另外四个虽然效果都更好,但清末的寻常医馆显然没有条件去搞这些化学制品。 而医用酒精只是浓度高了一些,本身的制备方法和酿酒区别不大。 也千万别小看酒精消毒这个现在常识到不能再常识的事情,实际上直到两年后,也就是1904年,人类才认识到酒精可以消毒。 有了这个主题,李谕立刻才思如尿崩,很快写下了文章。 首先他呼吁所有的医馆一定务必做好清洁,多用肥皂搞好卫生。如果涉及到外伤处理,更要保证伤口的清洁。李谕不厌其烦地详细介绍了巴氏消毒法,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将器具在沸水中加热一下就行。 然后写到可以用高浓度酒对伤口消毒,他着重强调了高浓度,生怕医馆直接用寻常白酒招呼。当然,这样做会有很强的刺激与痛感,不过谁叫没有碘伏哪!疼点总比丢了命要好。 为了提高可信性,李谕还编造了一些消毒和没消毒的例子去对比,反正后世这种事多了去了,也说不上编造! 文章写起来很快,李谕两个钟头不到就完成了。 看似都是常识,但对于当时来说,可都是近一二十年里最新的科研成果哪! 实际上,认识到疾病是有原因的,已经是当时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早些年,不论东西方,很多人都以为得病就是招惹了鬼神,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巫师巫婆和神棍搞各种驱魔了。 写完文章,李谕用力伸了个懒腰,然后又去金鱼胡同找到了此时还在摆面摊的东来顺创始人丁德山。 真别说,李谕吃了他的面才知道什么叫手艺。今天心情好,李谕要了一碗羊杂面另外还加了一大盘羊肉。 打着饱嗝回到住处时,李谕正巧看到史量才也到了。 李谕把文章拿给他,深度不大,史量才完全看懂了,只是问道:“这样真的可以?” “绝对没问题!我怎么可能拿人命开玩笑!你放心,在租界的医院里洋人医生都是常规操作。”李谕肯定道。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史量才感谢道,“没想到先生也有一颗医者仁心。” 李谕哈哈笑道:“你这就过奖了,我可不懂医学,只是对于微生物略懂一二。” “微生物?” “额,这就不太好解释了,总之,信我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