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鬼精
刘鸿生和宋子文对汽车工厂的事情非常上心,建厂的这段时间一直在跑供应链、原材料、销售渠道的事情。 销售渠道最不用担心,基本上产量决定销量,造出来多少就可以卖出去多少。 供应链方面,主要问题就是一些零部件国内还无法生产,需要从老美那边进口。好在零部件进口远比进口整车便宜太多,而且十分方便成批量运输。 再加上专利是李谕自己的,最终造出来的整车价格绝不会比进口车贵。 刘鸿生越干越起劲,几天后他对李谕说:“昨天我在码头见到几个日本商人,他们听说我们要做汽车工厂后震惊不已,因为他们现在连汽车的结构都没有完全弄明白,据说还有人研究您的差速器模型。” 李谕笑道:“他们正在发展飞艇这项很有前途而且高大上的产业。” “飞艇?”刘鸿生想了想,“就是那种大大的气球?” “是的。”李谕说。 “这东西好啊!”刘鸿生说,“我记得新闻上好像还提到飞艇轰炸过巴黎、伦敦。” “反正鬼……点子多的日本人研究方向对了,”李谕说,“估摸着他们今年就能开通飞艇航线。” 刘鸿生竟然有点羡慕:“会长先生,您精通科学,为什么没有搞天上的飞艇?” “搞了呀,”李谕说,“天津的冯如飞机厂几个月后应该就能推出客运飞机。” “怎么又成了飞机?”刘鸿生有点糊涂了。 “额……”李谕不太好解释,只好说,“因为我觉得飞机稍微亲民一点。要是研制飞艇,造价太高,票价也高得离谱。咱们国力贫弱,弄不起。” “有道理!”刘鸿生很接受李谕的解释,“就像蜂窝煤,我们最需要这种用科技提升效率的发明创造。” “科技就是这么用的,”李谕说,“而且飞机已经爬升到了一个很可怕的产能,日本人估计不愿意涉足。” 刘鸿生尴尬道:“很可怕的产能?我可没有见到过。” “我说的是欧美那边,他们这两年开足马力生产飞机,已经远超战场需要,等战争结束,就会出现大量闲置的飞机和零部件。”李谕说。 “闲置就太可惜了。”刘鸿生道。 “那时会有很多飞机被改装成客机,以收回成本并创造利润。”李谕说。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民航事业就是这么起步的。 飞机在一战中迎来了一波爆炸式发展,战争结束后,很多机体较大的轰炸机被改装成了客机。 美国一战期间也造了不少飞机,但还没来得及用在战场上,德国就投降了,于是顺势发展了航空邮政业务。 刘鸿生商业神经马上被触动:“如果便宜,咱们买点飞机过来挺合适。” 李谕点头道:“可以买,毕竟冯如飞机厂的产能并不高。” 刘鸿生又说:“日本人精打细算,说不定也会借机发展飞机和汽车工业。” 李谕无所谓道:“他们想干什么,咱们说了也不算,任他们去吧。” 一战后,一个叫做戈姆勒的美国人到了日本,本来想搞飞机行业,但就是因为市面上飞机零部件太多,创业失败。 于是戈姆勒被迫进入汽车制造业,帮着小鬼子造出了一些三轮车,并创立了一家叫做实用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日产汽车的鼻祖。 一百年后,汽车是日本的绝对支柱产业,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汽车市场一直被美国汽车霸占。 直到1936年,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仍然大部分是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汽车。准备发动侵华战争后,日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才决定绕开美国,自己造汽车。 至于方法嘛,一方面打压美国汽车,诸如设置销量配额、不允许美国企业扩充产能等;另一方面就是在政策上大力扶持本土汽车。 打压美国汽车公司很好理解,咱们就说说小鬼子是怎么扶持本土汽车产业的。 他们的绝招就一个:山寨。 完整点说是山寨欧美汽车以及保护山寨汽车工厂。 后世很多键盘侠天天喷国产车山寨,但实际上小鬼子才是最会山寨的。 开始时日本汽车直接从里到外照抄福特、雪铁龙等欧美汽车公司的产品,简直一模一样。 那时候的日本汽车完全可以套用键盘侠们的说法:全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皮尺部。 日产汽车在1934年发布了一款汽车,大吹特吹它“源自15年制造轻型汽车的经验”,但实际上完全抄袭自一款英国汽车。 不过小鬼子很狡猾,他们在一些细节处做了修改,那个年代没有完备的侵权法案,英国人只能认栽。 丰田汽车在1935年推出的第一款车model a1则是个大杂烩,发动机抄的雪佛兰six,底盘和电子系统抄的福特v8。该车在1936年投产时,前脸看起来像克莱斯勒airflow,而后部则像福特v8旅行版。它的轿车版则直接抄袭了克莱斯勒airflow,发动机继续照搬雪佛兰six,尺寸完全一样,排量都是3389毫升。但最大功率只有62马力,低于雪佛兰的75马力。 也就是说抄袭得没有完全到位,质量和体验上比不过欧美汽车。 而且光造出来还不够,你得卖出去才行。 当时日本国产汽车的售价比美国车贵了非常多,比如一辆日本国产车datsun售价300英镑,美国福特同类的汽车model y售价只有100英镑左右,而且美国车的性能还要更好。 但结果有点出乎意料,这款日本国产车的销量是美国福特汽车的五六倍! 并非日本人真的爱国,而是政策驱使。 日本制定了非常诡异的汽车法规:在法律上,这辆日本国产车datsun竟然被定义为了自行车! 是的,你没看错,自行车! 因此驾驶日本国产车datsun就不需要驾照,税率很低,并且因为买自行车不需要车库,datsun更加方便,还可以在路边停泊。 注:日本法律规定,想买汽车,家里得有车库;另外由于日本的道路太窄,路边不能停车。 要是再具体追问一下,为什么它会被定义为自行车,应该是日本政府在1930年规定,发动机排量不超过500毫升的车,没有汽车执照便能驾驶。 后世的日本仍然延续了类似规定,比如他们特有的k-car,就有非常特别的要求:长x宽x高不得超过3.4mx1.48mx2m,排量不能超过660毫升。购买和使用k-car享受很多优惠,如更低的税率、无需停车位证明等等,在日本的销量非常大,称得上国民神车。 记得几年前,有人在某音发了日本k-car的视频,一堆跪舔族出现,说什么“人家日本人才懂得生活,不需要面子”,“引入必买!这才是国民车!”之类。 呵呵,这些人要是不光耍嘴皮子,昌河北斗星也不至于卖不动。 而且日本k-car售价折合人民币最少要8万,就那弱鸡的动力、寒酸的配置、奇葩的外形,键盘侠会买? 咳咳,有点说多了,提到小鬼子就来气。 反观咱们在八九十年代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时,定的“市场换技术”政策就有些过于厚道。那么多年下来发现,一点技术没换过来,就给了一款三菱老发动机被忽悠了无数年。 括弧,大众也没给一汽、上汽多少技术。 外国车企躺着赚了几十年钱。 后来咱们痛定思痛,还是自己搞研发,才让国产车慢慢站了起来。 这是一段很多人忽视的历史,毕竟大部分人不可能去关注企业史或者商业史。 说回眼下,李谕知道日本早晚会去搞汽车和飞机产业,阻止不了,也没必要阻止,只要稍加干预就是。 二战前日本的汽车完全就是山寨,厚着脸皮硬抄欧美,拿它没辙。 飞机这方面,二战前小鬼子下的功夫比汽车多,重视程度也要高(原因又要牵扯到日本陆军和海军的马鹿之争)。 李谕能搞点小套路到时候坑小鬼子一下,而且还是高端坑。 李谕在国内的汽车和飞机产业,就比较正统,谁叫自己不缺专利,根本没必要玩损招,——话说以民国政府的水平,也很难通过政策大力保护本土企业,更别提挤走外资。 宋子文拿着一摞文件走进李谕的房间,对他说:“盛家答应了,会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钢材。” “辛苦。”李谕说。 宋子文喝了口水:“幸亏我在汉冶萍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混了个脸熟。” 实际上他因为“情伤”的缘故,并不想再去盛家;盛家最终也是看在李谕与盛宣怀的关系以及盛宣怀临终的嘱托才答应的。 李谕随口问道:“现在汉冶萍公司的效益怎么样?” 宋子文说:“非常不错,可惜盛家继承人太不当回事,也没有顾全大局的本事。” 李谕听后心中一惊,宋子文的口气中满是对盛家继承人盛恩颐的不屑,多年后,他说不定又会动了吞并汉冶萍公司的想法。 在李谕插手后,民国政府并没有把汉冶萍公司作为抵押物向日本借款,所以汉冶萍还在国人手上。 但这也就无形中给宋子文扫清了障碍。 李谕感觉有些头大,一时之间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果然蝴蝶效应防不胜防。 宋子文见李谕没有回话,继续说:“汉冶萍下辖的大冶铁矿生产出来的矿石质量非常好,其中一部分出口到了日本八幡制铁所,日本人也赞不绝口。” “他们不止赞不绝口。”李谕说,后半句没说出来:其实日本人更加垂涎欲滴。 历史上,日本通过借款手段控制汉冶萍后,对大冶铁矿进行了长时间的掠夺性开发。日本国营最大的钢铁厂八幡制铁所,早期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是从大冶铁矿掠夺而来,数量可能有几百万吨。 钢铁产业对重工业有多重要不必多说,后来都成了侵略中国的器具。 对于兴建亚洲第一个汽车工厂,宋子文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他后来是国党中很早就表现出对日本态度强硬的高官,在这方面与老蒋发生过很多矛盾。 想到李谕说的将来可以向日本出口汽车,宋子文就异常兴奋,“日本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搞不定的事情,我们可以做到。” 李谕笑了笑说:“商场如战场,日本人在商战方面很毒辣,有时会调动政界力量,不可小窥。” “会长说的是,”宋子文肃然道,然后说,“我这两天联络了上海商界的一些大人物,不管是虞洽卿先生还是朱葆三先生或者其他人,全都支持我们的产业,纷纷表示在公司成立时提供资本金入股,帮助工厂成立。” 李谕说:“上海商界支持对我们是一大利好,以后你和刘鸿生两人在这边和他们处好关系。” 宋子文说:“互相扶持是与洋人对抗的最好办法,我们一定严格执行会长的要求。” 刘鸿生则说:“将来咱们干脆自己做个码头,又能省一笔停泊和管理费用。至于运输,有虞洽卿的船队,也用不着日本人。” 李谕笑道:“就按你说的做,不过我对码头不了解,你多多费心。” “我的煤业生意本来就需要个码头,一举多得。”刘鸿生说。 有他们这种商界大腕出手,加上李谕的专利,汽车工厂的后续运营并不需要担心,可能更应该担心的是做大了怎么办…… 另外,想到日本没了汉冶萍,可能会从别处找掠夺的口子,李谕当晚又给负责潜入满铁公司的邹容发了一封电报。 从他的回信得知,日本果然又在东北成立了一家满洲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厂,以满足扩充军备的需要。 这件事更加显露了日本狼子野心,他们联合大汉奸于冲汉成立了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但说是中日合办,其实完全被满铁控制。 日本人立刻就对总面积达上万亩的数座矿山进行了无节制开采。 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危机和停止扩充军备,给日本钢铁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在东北的掠夺规模可能会提前很多年就达到极为恐怖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