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发明大作用
李谕在第五大道实验室旁又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培训学校,并且以每月300美元的高新聘请来了三名曾经电灯公司的员工。 其中一人甚至是从通用电气辞职过来的。没办法,谁叫李谕给的实在太多了。 李谕先把他们教会了如何按照图纸制造电子启动系统。 这些人本来就懂电气,很快就掌握。然后就可以继续教授招募来的华人。 剩下的时间李谕继续紧锣密鼓地研究给莱特兄弟的发动机,现在的工程师虽然地位还不及后世,但懂得东西还是挺多的。他们以前主要是做电气方面,但对机械也知道一二,所以能给李谕的发动机研制做做辅助工作,大大推进了研制进程。 他们也是倾慕李谕的名气,即便李谕是个中国人,但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加美国天文学会会员的身份的确太耀眼。 而且李谕没有过多资本家贪婪的性格,最起码薪水开的就高了不少。 除了发动机和电子打火系统,有的时候小发明也有大作用。 这天有几个服装公司的人就找上了门。 确切说,他们是先找到了sierra,由她带了过来。 sierra说:“介绍一下,这位是大卫·李先生,这位是威富先生。” 好吧,分别是lee和美国威富公司的创始人。 后来威富公司收购了lee,另外,很出名的thenorthface、vans等也是威富旗下的品牌。 威富公司是美国最早的大规模成衣公司,比耐克要早七十多年。 李谕开始也猜到首先找到他的会是成衣公司以及牛仔裤公司,因为最希望用上拉链的肯定是偏户外场景的外套。 大卫·李摘下帽子:“尊敬的科学巨子李谕先生,我们是为了您的拉链改进专利而来。据sierra小姐在报纸上的宣称,可以保证不会松开。” “里面坐着说,”李谕让他们进了屋,然后说,“没错,你们可以进行测试,保证不会出问题。” 威富说:“如果能够克服拉链过去的可靠性问题,我想它会成为今后服装的潮流。” “潮流说不上,只能说以后会是个普及性的东西。”李谕说,毕竟对他而言,拉链太过稀松平常。 大卫·李说:“如果大批量可靠生产,它的成本我想甚至会比纽扣低廉,同时又拥有便利的特性,想想就让人兴奋。” 第一条拉链牛仔裤也确实正是lee公司出品。 但第一条牛仔裤则是levi’s公司做出来的。 李谕说:“我也期待看到你们的新式牛仔裤亮相。” 大卫·李说:“先生恐怕不会需要牛仔裤。” 这时候牛仔裤基本属于工装裤,进厂的工人最喜欢穿。 在今年爱迪生就会播出他的电影《火车大劫案》,独霸美国荧屏近十年,其中的西部牛仔穿的就类似于牛仔裤。 加上后来牛仔裤的宣传,刻意和牛仔扯上关系,在美国销量非常火爆。 除了牛仔裤,威富公司的上衣外套更喜欢拉链,他们一直在研发便利的皮衣及冲锋衣,纽扣过于漏风,实在不合适,如果用上拉链,会非常受欢迎。 威富说:“李谕先生开个价吧,我们都有意向购买拉链的专利使用权。” 李谕本来想直接把专利甩手卖出去,不过既然一下子来了两家,后续估计还会有,于是先拉过来sierra商量了一下。 “你认为该如何定价?”李谕问道。 sierra想了想说:“没想到还挺受欢迎,不若就按照1万美元一家授权。我估计后续还会有至少十几家甚至更多公司感兴趣,能大大超过本来10万美元的预估价。” 美国此时的专利保护期是17年。后续一旦销售效果好,更多公司加入,恐怕专利能卖20万美元以上。 至于小公司盗取专利的行为,也不用过分在乎。 李谕决定就按sierra说的来,还是她更懂美国如今的市场。 大卫·李和威富同样满意这个价码,就此敲定。 搞专利还能这么赚钱,李谕看着账户的数字不禁心痒难耐。 有一些专利的后续生产他不会涉足,不过推出专利用来赚点钱没什么不可以。 除了拉链,装修实验室时,李谕也碰到了一些小问题,他发现如今想往墙上装东西很难,因为并没有一个关键的小发明:膨胀螺丝。 如今美国的建筑业很发达,和后世咱们大搞基建的时期差不多,对于建筑材料的需要很兴盛。 而且欧美人一向有往墙上挂东西的习惯,所以只要膨胀螺丝推出来就会非常受欢迎。 早在100多年前螺丝就被发明,随着工业革命开始,螺丝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不过膨胀螺丝的发明还要再过不少年。 和拉链一样,膨胀螺丝不是什么很难的设计,简单点说就是可以让螺丝砸进墙的尖头部分扩大,这样就非常稳固。 而且可以根据定价不同,设计精巧程度不同的膨胀螺丝,有的膨胀螺丝还能再从墙上拔出来。 李谕很快就设计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也是价格从低到高,基本覆盖了膨胀螺丝的大部分使用场景。 当然了,如果想的话,还能继续精进很多不同的使用场景,不过目前看,这些就能满足建筑工业上的需求。 膨胀螺丝的设计也就花了大半天左右,李谕拿着几张图纸找到sierra,“又要麻烦你跑一下专利局了。” sierra都不知道该不该惊讶了,“你又又又搞出了新专利?” 李谕笑道:“趁着在美国,多弄一点出来,不然来回跑多耽误时间。” “好吧,”sierra接过来图纸,“这次是什么?” “一种改进型的螺丝结构。”李谕端起图纸给她解释了一下原理。 sierra服了,“真不知道你以前在中国接受的什么教育,懂的也太多了。” 李谕戏谑道:“填鸭式教育。” ——也幸亏当年硬学了这么多东西。 sierra可没听过这个名词,“鸭子?” 李谕解释说:“就像制作鹅肝一样。饲养场都是把饲料硬塞进鹅的嘴里,让它们减少运动量,快速增长。” 后来的鹅肝生产也是这么回事,每只鹅在饲养场里每天都要被强行用管子灌到胃里十多公斤饲料。所以其实大家伙吃的高大上的鹅肝,全都是强行灌食后比普通鹅肝大六到十倍的脂肪肝…… sierra并没有进过饲养场,半信半疑下拿着图纸继续去找专利局了。 在黄伯耀的报道下,不少华人慕名来到了纽约唐人街,希望能进入李谕的工厂。 黄伯耀多少是读过书的,他先用考卷遴选出了部分人,然后根据水平高低最终选出了二十来个。 要求挺严格,最起码要达到目前美国普通技术学院的入门水平。 另外还有不少只有美国中学文化水平的,暂时只能填了表等候。 但他们是真的想找份工作,不住哀求: “大爷,行行好,我可以继续学习的。” “是啊,也让我进去吧,全家老小都靠着我哪。” “反正是咱中国人的厂子,多招几个怕什么。” 黄伯耀心软,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还是得靠司徒美堂亲自站出来: “都不要吵!你们以为在美国办个华人的工厂很简单吗?就算是做慈善,也得要让厂子正常运转起来才行!李谕先生建厂就是做最好的,我们不能拖他的后腿!以后他的工厂规模扩大后,自然会招募更多的人。所以你们不要在这浪费时间,回去继续好好读书就是!” 几句话就镇住了所有人。 司徒美堂转身对黄伯耀说:“以后该怎样就怎样,你要学会拒绝。” 黄伯耀谨遵他的教诲:“我记住了。” 司徒美堂叹道:“越是漂泊在海外,越要坚韧一点,这都做不到,还怎么立足,千万不要有妇人之仁。” 司徒美堂接着找到李谕,让他亲自来看看选出的人。 李谕看了问卷,对其中的一个叫做邹周的人颇感兴趣,他不仅回答了所有问题,甚至还画了几个电路图。 虽然都是基础的物理学知识,不过已经难得可贵。因为现在的中学物理还不像后世一样会比较常规得教授电学知识。 李谕指着他的答卷问黄伯耀:“把他先带过来让我看看。” 邹周穿得很简陋,还不到二十岁。 李谕好奇地问道:“你有在美国的学校读过书吗?” 邹周回道:“并没有,但我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都是自己偷学的。” 黄伯耀说:“他目前在一家餐馆打工,是偶然得知了招工的事情。” 邹周说:“我喜欢这些科技上的东西,不过一直找不到地方学习与施展。” 李谕笑道:“以后会有了。” 果然想要找,就绝对能找到有天赋的华人。 邹周是个很普通的华人家庭孩子,名字起的很随意,就是父母亲的姓凑在了一起。 除了他,其他人也都是基本具备西学水平,培训起来相对简单快速一些。 李谕高声对他们说:“诸位暂时先在第五大道的学校中进行培训,我会提供食宿,希望大家能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