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正好他也有些事情找段正明他们谈。 段正明的御书房中,段正明、段正淳两兄弟和段誉以及渔樵耕读四名护卫,大理三公皆是聚在这里。 “襄王让我们过来,想来定然是有要事相商。” “不知段皇爷如何看待当今局面?” 赵朔轻轻喝了口茶,问道。 “如今大辽、西夏和大宋、吐蕃以及我大理多国并立,正是混乱之时,稍有不妥,怕是会陷入乱战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免不了一场灾难。” 段正明和段誉都是信佛之人,待人亲善,自是心中难受。 “大理虽然处于边陲之地,但国战一触即发,势必不可避免。” 赵朔说着,“不瞒诸位,这天下四分五裂许久,本王和皇兄皆是有心一统,再现当年大唐盛世。” “这一战,是始终无法避免的。” “此番前来,还有一个目的,便是代表我大宋官家,和大理商讨结盟一事。” “两国边境相连,若是结成同盟,当能共力向北,届时一统天下,史册之上,皆有你我之名,岂不甚好?” “大理自来仰慕大宋文化,只是正明有一事还需询问。” 段正明肃然道,“大宋届时,是否会将我大理一并吞并兼容,还望阁下如实说。” “会!” 赵朔放下茶杯,“大理云南之地,亦是不可避免,独留云南之地,怎算得上是完整国土!?” 渔樵耕读和三公皆是浑身一震,警惕起来赵朔,生怕他做出什么不利之事。 “你们大可放心,我赵朔还不屑于做这种下流之事,不知段皇爷如何考虑?” “大理本就是当年乱世之时,先祖偶然所立,我等俱是没有野心,只是正明怎能确定,大宋皇帝会好好对待我大理百姓?” 段正明他们一家都不稀得皇位,唯独只怕百姓过不好日子,否则为什么高升泰手中权力如此之大,还不敢谋反? 高氏一家虽然掌握着权力,但是大理的民心皆是在段氏身上,若是高升泰推翻段氏自立,大理只会陷入混乱之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是这个道理! “凡在大宋治下,皆为大宋臣民,皇兄志向高远,旨在效仿唐太宗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自是心胸宽广,华夷一家。” 赵朔微微一笑,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况且若我没有记错,大理段氏祖上,亦是中原汉人,后来才来到云南之地?” “襄王所说不错,先祖的确是中原汉人。”段正明对于赵朔说的很是满意,“既然大宋有此雄主,更有襄王爷这般人物相助,正明倒也是期待着大宋未来会如何!” “几位兄弟!”段正明对渔樵耕读和三公道,“我们大理这么些年以来,虽然相安无事,但是边陲小国却也是没有什么实力,正明多年来担心的,便是万一出现一股席卷天下的势力,我大理的百姓免不了遭殃。” “如今大宋出现明主赵煦,这些年执政下来,大宋实力与日俱增,月前,襄王更是领着三大营亲卫军,击败西夏赫连铁树,铁鹞子这等重骑兵都不是敌手,你们觉得如何?” “我等...并无异议!” 七人都知道自家军队的实力,五万西夏兵被赵朔领着的一万六千人战败,伤亡人数更是微乎其微,若是赵朔当真豁出去,怕是带着三大营之人,足已完全覆灭大理国! “段皇爷放心,到时我会向皇兄请命一位异姓王,不过也只能如此,封地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赵朔提前将所有的事情商量好,免得到时候大家都难堪。 “王爷以真心待我,我岂能辜负王爷?” 段正明朗声道,“只希望王爷定要记得今日的诺言才是。” “本王言出必践!” 赵朔伸出手掌来,和段正明击掌三下,互为约定。 “此约既成,你我两国当互为依仗才是。” “襄王放心,我大理自会鼎力相助,一旦出兵,定火速来援!” 段正明也是保证着。 “不知道高升泰一族,是否需要在下帮忙解决?” 赵朔担心段氏的实力无法解决高氏独揽朝政一事,未免有碍于接下来的合作之事。 “多谢襄王,只是这本就是我段氏埋下的祸根,若是需要他人来帮忙,如此软弱,又怎能和王爷您合作?” “段皇爷如此有信心,赵朔自是相信的。” 赵朔微微颔首,只要不耽误他的计划就好。 “待到明日时分,还请王爷随正明一同前往大理天龙寺中,或可能见到师叔一面。” 段正明没有忘记两人约定好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段皇爷了。” 将所有事情解决掉,赵朔和段誉两人一同出去后,段正淳才和段正明说话。 “皇兄,何以你会如此安排?咱们大理还没到那种地步才是!” “正淳啊,你和我都明白,咱们俩人顶多算得上是庸主,守土有余,拓疆不足,哪怕誉儿,虽然才思敏捷,却没有雄主之志,难以在乱世之中保全大理!” 段正明微微摇头,叹息一声,看着其余几人道,“襄王虽谦恭有礼,但是眼神之中的那股锐利和杀意,是如何都遮挡不住的,再加上他独得大宋官家恩宠,假以时日,定能成长为一位铁血王爷,兵锋所至,难以阻挡。” “与其等到他日针锋相对,战士无辜惨死,倒不如趁此机会和大宋结盟,纵然今后我大理段氏的权力会逐渐削弱,但段氏子弟和百姓们终于算是可以保全,未毕不是一件折中取优的好事。” “何况淳弟你的女儿,又和襄王情投意合,两国结盟只会是更加坚固。” “你说呢?” 段正淳第一次感觉,有时候自己滥情一些,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这不就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位好女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