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五章 棋局
3方会议的气氛非常紧张,谈判桌上的较量异常激烈,而因为中美之间激烈冲突,3国安保人员不得不再1次检查秘密会议室,并决定放弃了原定的公开会议,这几天的会议全部采用闭门会谈的方式进行。 3方的秘书和书记员数量也被压缩到了最低,以此确保厚重的会议室橡树门能够完全挡住里面的争吵。 随着谈判的深入,身体有恙的罗斯福明显感到吃力,特别是在几方关心的问题上,谈判甚至会持续1整天时间,不过好消息是,谈判有了进展。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分歧在于联合宣言以及对欧洲的态度,美国时刻担心中国搞小动作和德国媾和,而中国1直以自己坚持不予非亚洲国家结盟说事。 此外,中美在法国问题上也有1些分歧,而这个分歧的根源是戴高乐,中国是最早承认自由法国的国家,而美国也是在中苏等国的合作下才捏着鼻子默认了自由法国的存在,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将戴高乐赶下台的努力。 在这1问题上,王启文坚持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目前唯1合格的领导人,其余要么缺乏声望,要么缺乏能力,还有许多刚刚从维希政府那边跳槽过来的根本不值得信任,王启文直接告诉罗斯福他认为里面有许多都是德国间谍。 在这两点分期上罗斯福原本寄希望于苏俄和英国的支持,来迫使中国就范,但是苏俄这1次没来谈判,英国则态度暧昧,显然他们又有什么新的打算,不过丘吉尔这只老狐狸嘴很严,罗斯福连续几个晚上都没能发现什么突破口。 在这1问题陷入僵局后,3方总算是谈到现实1些的问题了,首先是中英要求美国必须在今年内有所行动和中国1道分担英苏两国的压力,提前在北非进行登6作战,并且立即开始对德国及其占领区工业设施的轰炸,迫使德国空军将兵力转回国内。 其次则是援助苏俄的问题,中国希望美国能进1步加大对苏俄的援助力度,目前美国对苏俄的援助几乎可以说等于0。 罗斯福对此表示没有异议,但是目前北冰洋航线并不安全,货船损失很大,而从波斯湾通过伊朗往苏俄运输物资路程太过漫长,而且由于6上交通干线的问题大量物资都堆积在伊朗的港口无法及时运送到俄国人手中。 所以他希望中国能够尽快保证爱琴海的安全,打通地中海—黑海航线后,他们就会立即增加对苏的援助力度。 但是丘吉尔对此却提出了异议,他认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是对罗马尼亚展开更大规模的轰炸,确保德国和意大利无法从罗马尼亚获取足够多的石油,这将有效降低德军的战斗力,或者是直接向罗马尼亚发起进攻,这两种选择都优于打通地中海—黑海航线。 他提出这样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不希望中国向希腊发动进攻,他依然没有死心,想要恢复在希腊的势力范围。 但是王启文直接表示反对,现在巴尔干的情况还算比较让人满意,中国守住了土耳其的欧洲领土,为深入巴尔干半岛留下了1个跳板,而且伴随着源源不断的军队开往土耳其,再过几个星期中国就有能力主动发起进攻了。 而在进军问题上,显然进攻希腊更加容易,如果要进攻罗马尼亚就必须经过保加利亚,而该国地形较复杂,有许多天然的防线,这不利于中国装甲部队的进攻。 此外保加利亚也并不是好对付的,他们拥有完整的主权,民众也支持他们的政府保卫本土,同盟军和德军在保加利亚的形象完全是反过来的,而为了保证罗马尼亚油田的安全,德国不会坐视不管,在这种情况下保军和德军极有可能利用地形以及本土作战的优势将亚约部队拖住。 至于丘吉尔那个在罗马尼亚沿岸进行两栖登6的建议,王启文直接忽略,这样的建议毫无价值,写出来都是嫌浪费纸,德空军会使用1切手段阻止两栖登6,而且中国在黑海没有足够的两栖登6的设备以及船只,等到中国准备好,苏德战场上胜负早就分出来了。 相比之下希腊是1个遭到德意侵略的国家,当地的人民不支持德国人,更关键的是中国能够有效利用起海军力量。 而在遭到王启文拒绝后,丘吉尔随后马上提出希望英军也能够参与对希腊的行动,并称“中英两军协助将更快的打通航线。” “首相先生,我认为您目前最好关注北非的战况,由于某些原因,我们主动停止了进攻,这给了德意喘息的机会,目前他们依然拥有重新进攻的能力, 而且美国军队即将登6,贵国最好快些恢复攻势,将德意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防止他们支援法属北非建立1道强大的防线,至于希腊方向的进攻,我们完全可以独自应付。 下1阶段亚约6军的攻击重点将是在希腊,海军会在合适的时候再次出击扫荡整个东地中海和爱琴海打击德意的海上运输线。” 王启文的意思是很明白,巴尔干没有英国人的份儿了,他是不会允许英国重新进入该地区的,在这1问题上,美国也表示了谨慎的支持。 3方不光在谈判桌上勾心斗角,私下里的串联也十分频繁,英国在巴尔干问题上被中国强硬的顶了回去,丘吉尔在当天晚上就与罗斯福进行了密谈,他着重强调中国是1个亚洲国家,欧洲的事情最终还是要让欧洲自己解决, 他危言耸听地表示,中国进入欧洲将摧毁欧洲文明,并严重影响美国的利益,这实际上是有依据的,因为中国对苏俄的亲近态度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而苏俄的存在对于世界和欧洲文明本身就是极大的威胁。 而就在丘吉尔与罗斯福在密谈时,英国外交大臣正与王启文会面,谈论的同样是欧洲,中美两国同样也有许多私下的接触,谈论如今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