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平原大时代

第1章 惊吓

平原大时代 栋梁A 4236 2024-10-17 00:38
   淮海平原瀚垠无边,是典型的冲积平原。由母亲黄河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此大量沉积,土层深厚,最厚的彭城一带深达达5000米。原上最主要耕作土壤就是这沉积的黄潮土,耕性良好,矿物养分丰富。   平原上鹿呦山一带还有一种古老旱作土壤──砂姜黑土(青黑土)。这也是制作蛋壳黑陶的原料,早在七千年前智慧的古们就拉着最早的机床“转轮”,拉坯制作他们引以为荣的产品黑陶,并把最薄的蛋壳高足黑陶杯祭献给他们心目中的太阳神。民间流传这里曾有一个繁盛的徐国,比商殷还早500多年。徐国镇国之山曰艾。因遍山艾草而得名。艾系中药,可以疗疾。《诗经》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情意脉脉的成语即缘于此。   地理决定了它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大平原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常有洪涝。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旱情较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   五谷养凡人,四季淡如水。   在大平原的西部,挨着鹿呦山西崖,泇水泛着波粼亘古不变地流淌着,在平坦肥沃的原上由西北边缘向南徐徐的刻出一条浅浅的痕。小河的上游,盘落着一个历史久远却又极普通的小村子,普通的人们连个名字都懒得起,随手叫了个泇水村。   村里老汉宗老三像往常一样早起拾粪。天还没亮,蒙着黑。原上起了雾,飘飘袅袅,羽纱样抚笼着,铺向地面又弹起,很快绵雾就将泇水两岸笼罩得仙境一般。   宗老三眼神不好,只有弓着腰才能看清地,可嘴里没闲着,轻哼着小调:   朝廷慌忙离了龙庭,   孙中山点了一盏明灯。   蒋冯二人争正统,   可怜我老汉交了双份的公(粮),   交公本是农民的本,   奈何兵匪不让我耕!   东跑西拉乱跑反,   跑丢了一家人丁…   正当自恰时,猛地被一个慌人撞倒在地。还没来得及定睛,又被一双大手从地上挟扶起来,老棉袄棉裤粘的草星子也被麻利的拍掉。   事来急去的快。来人捂着脑袋风一样消失在雾里,但人走留痕,雁过留声。空气里窜来的两股气味让宗老三如五雷轰顶般瘫坐在冷霜地上,他咧开嘴又不敢哭,“天爷呀,这个天杀的!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原上能抹的起桂花香的,除了举人的四太太,找不到第二个人!   撞倒宗老三的正是他的大儿子栓柱,此刻他如狗撵的兔子,失魂落魄乱奔,不知要往哪里撞。凭着本能往前跑,直到身疲力竭,四仰八叉地瘫倒在荒野地里。脸戗着地,全然不顾地上的凌霜冰着他的脸。昨晚的事,对这个憨厚老实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刺激太大了,一时半会怕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   昨个刚摸黑,栓柱就在翟家马棚里忙活着,举人去龙麓书院前嘱咐过他,今夜留夜把大青马喂好夜料,明个有事要骑。有活就管饭,举人家事做的地道。栓柱拿了三个馍,吃了一个,剩下的揣在怀里,省回去给二狗三狗吃,自己可着劲的喝萝卜汤,混个水饱。吃罢饭,一抹嘴,栓柱开始准备马的饭。把豆稞拽过来用铡刀铡碎,拌上麦麸、豆饼粒用水打湿后铺在马槽里,大青马惬意的大快朵颐,缰绳铁环有节奏的碰击着石槽。这是栓柱最喜欢的声音。   拌料很费功夫,没多会就拌得有些热燥,反正院里没人,干脆甩了棉袄光着膀子干活,古铜色的腰身鼓着腱子肉。一阵小风掠过院子,一股桂花香丝丝缕缕的随着风钻进鼻腔击中了他的脑海。栓柱浑身触电一样僵直着身子,四太太玉红悄然就站在他身后,栓柱急慌欲抄起棉袄穿上,被四太太从后背拦腰一抱,温软地趴在他耳边轻声说“傻栓柱,今晚老东西不在,你过来我捶捶背……”谁人年少不轻狂!栓柱听得浑身像触了电一样,精壮的汉子傻呆呆地任由背后的温柔摩擦。   举人家这个俊俏的四太太和他年纪相仿。每当四目相对时,他总能从那双幽怨的秋波里读出心猿意马的悸动,搅动着自己燥热的心。那双眼盯着一双粗壮而又无处安放的的手脚,她麻酥酥的,他也麻酥酥的。仿佛身心能顺着视线慰藉彼此的饥渴。   栓柱经常幻想着和玉红那浪漫而又刺激的各种偶遇,一颗心早就被吊在那妖娆模样身上。   今天这女人自己主动找上门撩拨他,狂热的欲望翻江倒海再也抑制不住,一把揽过女人的腰,两人就滚入的大青马的马槽。男人慌不择路,女人熟门熟路。慢慢的徒弟就学会了犁,犁的女人欲死欲狂,两只玉手像溺水抓住了救命稻草拽直了大青马的缰绳不放,大青马呼哧呼哧着喷着气,它不明白这两个人为啥要在这大冷的天在冰冷的马槽里翻来覆去。栓柱一开犁就收不住身,他连着犁了五回,直到趴在女人身上无能为力为止。   玉红舒舒服服做了回女人,畅快淋漓的有种重生的感觉。畅快完心里又涌起一股莫名的酸,酸的眼泪止不住的流。她躺在男人怀里是幸福的女人,在这大院是苦命的主。翟举人家大业大,办书院,助孤寡,四里八乡威名远扬表面风光,但谁人又能知道举人的难言之隐。   天还没亮,栓柱就悄悄的从翟家大院往外溜。虽然举人昨晚留他喂马,有光明正大住在院里的由头。但有事和没事是不一样的。等天亮人杂了,眼尖的看出端倪怕是要出大事。自古奸情出人命,何况他吃了熊心豹子胆,睡了举人的女人。别说什么两厢情愿,偷来的情上不来台面,更见得光。   只顾着跑,就顾不了路。撞了人也顾不及看,连拽带扶的把人从地上拉起来就撒丫子狂奔。   傻人有傻福。栓柱撞倒的是他爹。换个人,这泇水村今天得开锅。   栓柱失魂,他爹落魄。宗老三哪有心情再拾粪,急慌忙趋地往家赶,他要捶死那个发情的驴,丢祖宗八代人嘞。   宗老三满脸火星子进了家。二狗在锅棚烧饭,柴火被霜打的潮,满锅腔子的烟往外冒,呛的二狗两眼冒眼泪。三狗苦瘦着脸乖巧的坐在一块大砂姜石上洗山芋。   “你哥回来了么?”   三狗搭话,“没有,昨个晚上俺哥说举人留他喂马,今个早上能给俺带个馍。”   三狗还小,吃心让他把大哥的话记得很牢靠。宗老三的心有些疼,他怜惜的摸了摸三狗的头,又捏了捏三狗薄如纸片的棉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这个爹当的太难了。媳妇走的早,他在家里既当爹又做妈,寒来暑去在地里忙活的不着个家,也只能将就顾得住一家的嚼谷。吃糠咽菜,一年到头馍是稀罕物,不能怪孩子馋,是他这个爹没本事。别家孩子跟二狗三狗同龄的,都在举人办的书院里读书,他的孩子只能在地里挖地种粮。   家里穷的叮当响,没能力再给栓柱盖房娶媳妇,二十好几的大小伙子了还没娶上媳妇,不然也不会被妖精勾了魂。   爹无能,儿子不争气还走了斜路。宗老三直挺挺地躺在烂木床上流泪,嗷嚎嘿,老天爷,你怎么逮着我一家子人苦呐。这个泇水村汉子被生活折磨的腰杆子挺不直。   三狗端来菜汤,小声的说,“爹,喝汤了。天黑不喝汤晚上饿的睡不着觉的。”看着瘦弱的三狗吃力地端着的汤,宗老三温顺的把汤接过来喝了。这哪是什么汤,就是清开水里飘着几片青苋菜叶子。   再苦宗老三自己也能硬扛,但孩子跟着一起苦他受不了。有爹还受苦,要这个爹干什么用!   宗老三咬下一口心,就是把自己的命苦死,也得先给老大盖个房娶上媳妇,再把二狗三狗拉扯大,不然以后下到黄泉下怎么给那苦命的媳妇一个交代。   宗老三强行振作起来,温柔的对着三狗说,“你弟俩喝了汤就睡觉。我去湖里下鱼迷篓子,明天早上喝鱼汤。”   二狗三狗很高兴,躺在床上畅想着明早爹煮的鲜鱼汤,空空的肚子也不觉得那么饿了。   “二哥,大哥还没回家哦。”   “可能没喂好大青马,举人不赏白面馍,大哥不好意思空手回来。”   “举人家真有钱,天天能吃白面馍!”   “嗨瞎,别嘴馋,我长大了也能种好粮,让你和爹天天能吃上白面馍。”   “俺哥真好!”   “睡吧。”   二狗安慰弟弟安心睡觉,心里面却在翻腾,大哥一向准时回家,今天肯定出了差错,让举人罚了扣着不让走,得把活再干一遍,这个举人太恶了。   旧社会的佃户,家家户户都穷的叮当响,二狗三狗的被褥已经破的千疮百孔了,即使压实抻紧,单薄的棉被也阻挡不住冰凉的寒风。二狗又往床上铺了一抱芦蒿,“三狗,暖和点了么?”   “暖和点了。哥,明天咱再多弄点芦蒿来。”   举人的儿子翟柏涛并没有在举人大院厚实的屋子里取暖,而是跑到了二十里地外。沂蒙山区南部慢坡地里的一个破旧的小石头屋子里亮着一盏油灯,柏涛和鲁南支队的卞广顺政正趴在一张地图上研究日伪在解放区的关卡。卞广顺黝黑的脸庞露出一丝忧虑,“柏涛啊,天越来越寒了,解放区现在还缺衣少粮,你这个经济科得加大工作了,想想办法先拔掉郯城北这个关卡,把物资运进来。你看现在同志们都还穿着单薄的秋衣,我们不能让同志们打着寒颤冲锋吧。”   “放心吧,营长,我这两天就把物资运进来。不过我得先借你一个连的同志用用。”   “别说一个连了,现在是冬训时节,同志们好久都没打过一场正经仗了。我把另外两个连给你当预备队。一定要打掉这个日伪联防大队。这帮狗日的,弄个卡口在这地方让我们如鲠在喉,难受死了。”   寒冬的夜空,繁星点点。走出屋的翟柏涛看着深邃的夜空出神。月光下西南方向,那隐隐绰绰的鹿呦山和蜿蜒的泇水河影着他的心,泇水拐弯的地方就是他的家乡泇水村。   山河如故,世事常新。明天有场艰巨的任务等着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