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安排好继续围堵汝南袁氏府邸的事项之后,刘表看着一脸忧愁的荀攸,自是开口问询起他的来意。 “公达,可是其余朝堂公卿有什么异动?” 荀攸闻言,自是先禀报主公问询之事。 “回禀主公,包括大将军府在内的诸多朝堂公卿,都已闭门谢客,不过他们依旧暗中调派细作打探各方态势,只怕都在打着渔翁得利的盘算。” “此外正在光禄勋府办公的汝南袁氏袁基,以及在大将军府办公的袁绍,听闻主公兵围袁氏府邸之事后,却是尽皆去了虎贲营。” 听得荀攸的禀报,刘表略有鄙夷的说道。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朝堂公卿惯于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只怕都在想着我宗亲一系与汝南袁氏两败俱伤呢,只要他们不影响我等的布局,便不必管他们。” 吐槽完朝堂公卿,刘表却是略有期待的说道。 “本侯还真盼着袁基、袁绍二人,能说动虎贲军出营,到时候定他个谋逆之罪,彻底拔除汝南袁氏,倒是一劳永逸了。” 听得主公刘表之言,军师祭酒荀攸却依旧一脸担忧的躬身拜道。 “虎贲中郎将袁术已然入宫,虎贲军又得诏令各安其职,袁基、袁绍要想说动虎贲军出营只怕不易。” “只是主公领兵击杀汝南袁氏的侍卫及信使,实乃取祸之道,此事若是传得沸沸扬扬,只怕会使得主公声名受累,更影响主公后续的仕途呀!” 听得荀攸一脸愁容的缘由,刘表却是摇头低叹一声道。 “哎,此事虽非吾愿,但却是不得不行呀!” “陛下急招本侯入京,便是因为外戚、朝臣与阉宦一党之间,已经势同水火,快要压制不住了。” “常言道“乱世当用重典、沉疴当下猛药”,我宗亲一系本就被各方联手打压,若是不兵行险招,又怎么可能阻止得了这即将爆发的朝堂倾轧。” “若是朝堂之中都陷入了血雨腥风,地方上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到时候休说平定凉州叛乱,以及此起彼伏的地方叛乱了,只怕我大汉江山都得摇摇欲坠呀!” “与大汉四百年传承相比,本侯与宗亲一系受的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听得主公刘表之言,荀攸只觉鼻子微酸,同时荀攸对不作为,又强逼自家主公兴兵敲打汝南袁氏的皇帝刘宏更是心生怨恨。 荀攸内心更加坚定自家主公是那天命之人的同时,也暗自寻思后续该怎么帮助自家主公挽回那受损的声名。 汝南袁氏府邸,赋闲在家的袁隗见得刘表领兵围堵自家府邸,自是气冲冲的领自家侍卫上前理论。 结果被打杀数十名侍卫及信使之后,他也只得无奈的退回袁氏府邸。 不过好在刘表一行人虽然围堵府门,但却并未杀进府邸之中,是故袁隗也只得委屈巴拉的窝在府邸之中生闷气。 而在外公干的袁基、袁绍,听闻刘表以及宗亲一系的疯狂之举后,自是飞奔向虎贲营找寻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发兵平叛。 可惜袁术早已被唤入宫中,虎贲军又得诏令不得出营,即便袁绍口若悬河的说服了三、两百汝南袁氏安插的亲信,可最终还是被大哥袁基给劝阻下来。 “本初,稍安勿躁。” “虎贲军得陛下旨意不得出营,我等若带这三两百将士出营,只怕有谋逆之嫌。” “而且即便有这三两百虎贲营将士,也不一定是刘表的对手。” “而且刘表虽兵围袁氏府邸,却并未杀进府中,大肆杀戮,是故我等还是安排我汝南袁氏门下的门生故吏,弹劾刘表以及宗亲一系为宜!” 大哥袁基的话语最终劝住了有些头脑发热的袁绍,随后二人自是动用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发起了对刘表以及宗亲一系铺天盖地的弹劾。 同时“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培养了无数的门生故吏,自然在舆论上也有颇高的话语权。 于是二人又将刘表兴兵作乱,在京师洛阳大开杀戒之事,添油加醋的传遍大汉十三州郡。 而除了遭围堵的汝南袁氏之外,中常侍张让、赵忠的府邸也没好到哪里去。 宗亲子弟侍中刘岱,领兵围堵中常侍赵忠的府邸。 被刘表打得鼻青脸肿,又被皇帝刘宏砸得头破血流的赵忠回到府邸之后,却是又听得宗亲一系兵围自家府邸。 怒气冲冲的赵忠,自是领着自家侍卫冲出府门,要杀一杀宗亲一系锐气,可惜被打杀不少侍卫后,赵忠又不得不狼狈的退回自家府邸。 看着府门外有恃无恐的宗亲一系侍卫,赵忠这才想明白,若是没有皇帝刘宏的授意,宗亲一系焉敢如此。 是故中常侍赵忠这才不得不冷静下来反思,只怕这就是皇帝刘宏对自己的敲打呀。 想明白之后,赵忠却是再不敢嚣张跋扈,而是闭门思过,等候皇帝刘宏处置。 中常侍张让府邸,张让听闻宗亲子弟刘范领兵围堵自家府邸,他自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索性直接闭门思过,却是连府门都没想过出去。 中常侍张让明白其中内情,可不代表他的儿媳妇皇后的妹妹何氏,也同样想得明白。 仗着自家姐姐是皇后,自家大哥是大将军,自家公公张让也得皇帝信重,何氏可不是一般的飞扬跋扈。 当何氏听闻宗亲一系围堵自家府门,她自是怒气冲冲的领着侍卫出府理论一番。 结果刘范油盐不进,何氏折损不少侍卫之后,也依旧冲杀不出去,不过好在张让听闻消息后,把她好言劝进府邸,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何氏的大哥何进闭门谢客,而何氏的二哥河南尹何苗听闻消息后,却是赶忙入宫拜见姐姐何皇后。 何皇后听闻消息后,也连忙跑去跟皇帝刘宏吹耳旁风。 可惜皇帝刘宏打定主意,要敲打敲打汝南袁氏和阉宦一党,是故只回了何皇后一个“后宫不得干政”便罢。 这一日傍晚,皇子刘辨、刘协跟皇帝刘宏问礼之后,准备各自回宫歇息,皇帝刘宏却是又留了皇次子刘协一会儿。 问些生活起居、学习之事后,已然五岁半的刘协却是开口问道。 “父皇,今日河南尹入宫,讲述高平侯以及宗亲一系兴兵作乱之事,是真的吗?” 皇帝刘宏闻言,却是将刘协抱到自己腿上,轻言细语的问道。 “皇儿以为此事是真是假?” 皇次子刘协闻言,却是眉头一皱道。 “河南尹之言定是假的,孩儿从荀师、蔡师、王师口中得知,宗亲一系以及高平侯刘表都是忠贞为国的臣子,是可以倚重的臂助,他们又怎会兴兵作乱呢!” 听得刘协稚嫩而又笃定的童音,皇帝刘宏的心中却是闪过一丝阴翳。 刘协口中的荀师、蔡师、王师,可不就是皇子之师荀悦、蔡邕、王越几人么,而这几人可不都是高平侯刘表举荐的么。 不过皇帝刘宏心中的阴翳一闪而过,他旋即便笑道。 “宗亲一系与高平侯刘表,都是朝堂的基石,我儿日后也都是可以信重的。” “不过是个人就会有私心,是故我儿切记不可偏听偏信,不管是朝臣,你的老师,还是你身旁的宦官、宫女。” “对于一众臣子,我儿对他们信重之余,还需要其他人对他进行制衡,杜绝他们相互勾连,结党营私,如此才能高枕无忧。” 听得父皇的谆谆教导,皇次子刘协微微皱眉,随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