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分割光明
“兄长,我们真的要强行攻打龙晶关吗?” 在空无一人的营帐中,济尔哈朗悠然就坐,满腹疑惑地向高座上的皇太极询问。 说实话,若非皇太极意志坚定,他内心更倾向于避开龙晶关的强大防御,自幽暗森林的南部边缘穿梭而过,直至喜悦峰口那绵延的光明城墙。此计虽需额外耗费时日,却能最大限度减少牺牲,避免过早泄露后方大军的行踪。 “战速胜。” “自我们离开光辉之城至今已有半月余,途中不断有北方部族的勇士加入,声势浩荡。” “本酋长怀疑,光明帝国的那位年轻皇帝,恐怕早已得知我们的行踪。” 未正面回应济尔哈朗的疑问,体型略显魁梧的皇太极艰难挺直身躯,双眼紧紧锁定前方的魔法地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飘忽。与当初启程时相比,如今他的大军已壮大五成以上,仅科尔沁部的汗王奥巴,便率领数万壮年战士随行征战,这还未计入巴林部、扎鲁特部、幽暗森林部族的勇士。 兵力强盛,亦令皇太极的战略目标悄然发生变化。 当然,驱使皇太极不顾与代善、阿敏等人的争议,决意强攻龙晶关的根本原因,仍旧是日渐紧迫的“物资补给”危机…… 尽管为了这场宿命之战,幽暗森林深处的汗国已准备多月,倾尽国库珍藏的粮食,但这漫长征途所消耗的魔晶与灵草,却远远超出了皇太极的预计。 特别是巴林部与扎鲁特部这些原本未曾列入计划的蛮荒部落的加入,更使军中本已紧张的补给如冬日雪地里的篝火,岌岌可危。 此次随行的魔晶与灵草,即便竭力计算,也仅能勉强支撑汗国内八旗勇士与草原精灵骑兵一个月的需求。 而归途所需的补给,至今仍无着落。 面对此情此景,皇太极实难继续隐匿于暗处,宁愿冒着被光明帝国察觉的风险,也要率先点燃战火。 否则,不需等到光明帝国出手,联军内部便可能因日益严重的补给问题而自相残杀。 一路上,代善与阿敏等掌握实权的贝勒多次向他诉苦,汗国必须担负起为沿途加入的草原精灵骑兵提供魔晶与灵草的责任。 \"龙晶隘口虽为战略要地,但能容纳的兵力极其有限,据密探情报,已被光明帝国放弃,仅有少量哨兵驻守。\" \"真正的重兵驻扎于百里之外的光华之门长城。\" 当皇太极缓缓揭开军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身银甲的济尔哈朗亦不由得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为与代善、阿敏等人抗衡,军中补给问题历来由他与智者范文程掌管,因此稍作思索,他便理解了皇太极的深远谋划。 \"光华之门背后便是光明帝国的首都门户——圣灵关。\" \"此役,我们唯有攻克圣灵关,穿越禁卫山脉,直捣光明之城,方能让光明帝国朝野震惊,从而缓和我们黑曜石王国在幽暗森林面临的困境。\" 与汗国内多数人不同,自幼聪明绝顶的皇太极敏锐察觉到,短短一年间,幽暗森林与光明帝国之间的格局已悄然发生剧变。 在光明帝国小皇帝的\"独断乾坤\"下,原本坚不可摧的\"宁靖防线\"愈发稳固,任凭他们黑曜石王国倾尽全力,也无法撼动分毫。 更糟糕的是,远在云梦泽的毛文龙,正率领残部在一旁虎视眈眈,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种种迹象表明,若不打破僵局,不出十年,光明帝国便可依靠强大的国力,将他们黑曜石王国步步逼退。 随着父汗努尔哈赤与建国五杰的相继离去,汗国内部渐渐显露出\"青黄不接\"的危机。 尽管有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等人力挽狂澜,但八旗勇士的战力相比追随先汗征战南北的老兵,已有明显下滑。 每当思及于此,皇太极便夜不能寐,经过深思熟虑,他作出了一项大胆决定。 他要将战火从冰冷的幽暗森林,延伸至防御薄弱的光明之城。 倘若此策得以施展,纵使未能达致\"断首之功\",明廷上下亦将惶恐不安,辽东群臣皆受质疑,集结于辽东之地的精兵猛将亦将被迫返京,以固防务。 如此一来,明廷在辽东之实力必将大打折扣,为吾大金争取更多时日。 \"只怕京城小皇帝于居庸关布下雄兵,依托险要,炮火连天,坚不可摧。\" 须臾之间,济尔哈朗轻声叹息,面对着皇太极略显迷茫的眼眸,忧虑道。 吾大金勇士虽勇冠三军,号称\"野战无双\",却非攻城掠地之长,胜绩寥寥。 纵观汗国史册,即便老汗在辽东所向披靡,夺沈阳、广宁等要塞,多是\"心理攻势\"或乘隙而入,真被我军破城者,屈指可数。 \"无妨。\" \"明廷军力衰败久矣,小皇帝纵有神通,亦难凭空变兵。\" \"即便其在居庸关设重兵,我军亦可分路出击,直捣蓟镇三屯营,一鼓作气,深入关内!\" 谈及此事,原本神情恍惚的皇太极顿生豪情,颓唐之态烟消云散,目光凌厉。 早于兴师之前,彼已详尽规划,不愿集中兵力。 吾大金最引以为傲者,乃是无匹的机动力,无惧明廷据关固守。 反而,吾军可用居庸关为\"诱饵\",吸引明廷目光于此,吾则率剩余精兵,奇袭蓟镇,直抵京畿。 十余年前,尚是童稚之时,有幸随父汗努尔哈赤同赴京城,朝见明帝。 虽无缘踏入紫禁之巅,却在京停留半月有余。 虽经年累月,京城之繁荣昌盛,仍令皇太极念兹在兹。 \"好个繁华之地...\" 无言相对,皇太极凝视京城方向,面容扭曲。 何为\"天子\"?兵强马壮者得之。 朱家盘踞江山二百余载,该是我爱新觉罗氏登堂入室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