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第195章 王储之位

   糜贞一怔,随即问道:   “爱人,为何这么说?”   高远娶了曹操的长女,又立下赫赫功勋,深受曹操的信任。糜贞实在想不通,为何他会感到忧虑。   “贞儿,你想一想,如果子修公子真的离去,丞相会立谁为继承人呢?”   高远问道。   “你是说...子桓公子?”   糜贞瞬间明白了高远的意思。历史上,曹昂战死后,曹丕、曹植、曹彰三人中的一位将继承曹操的权位。但曹彰勇猛有余,文采不足,更适合成为一名战场上的猛将。   王储的候选人,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最终选择了曹丕。然而在这个世界,因为高远的存在,曹昂并未在宛城战死。这使得曹植醉心于诗文,不再有争夺权力的念头。   这样一来,唯一的继承人选就是曹丕了!然而曹丕与高远之间有着深深的嫌隙。曾经,他在琼浆玉液的宴会上调戏糜贞,结果遭到曹操的严厉斥责。随后,受高修煽动,他甚至策划刺杀高远。虽然曹操顾及亲情没有取他性命,但也将他遣返回了谯县老家...   在高远的内心深处,对高远的愤恨犹如烈火炽燃!   未来他将接替曹操成为王座的继承者,高远的未来必定风雨交加,充满艰难!   在高远众多的宫廷之中,最为机智的非糜贞莫属。   这也是他召唤糜贞前来,共同商议重大事宜的原因。   糜贞沉思许久,才缓缓开口:   “夫君,万一公子子修真的遭遇不幸,丞相恐怕会选择公子子桓作为继任者。”   “既然如此,我们得尽早做好准备!”   “你说得对。”   高远与曹昂既是师徒又是挚友,曹昂身患重症让他心中痛苦不堪。   然而,无论怎样,他必须为自己的命运,为曹晴、糜贞这些美丽的女子,以及她们腹中的孩子着想。   高远凝视窗外。   只见天际乌云滚滚,狂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整个宫殿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   许都,或许正处在变革的边缘!   高远在心中默默低叹。   ……   果然,几天后,曹昂病情骤然恶化,撒手人寰。曹操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就连天子刘协,也偕同皇后伏寿亲临哀悼。   平日里勤勉政务的曹操,也罕见地连续几日休养,才召集部下在府邸商议国事。   “见过魏公!”   高远与众人一同向曹操行礼。   与封为魏公那时相比,曹操似乎老了十数载,白发也明显增多。   显然,曹昂的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高远心中轻轻叹息,一时之间对曹老板充满了同情。   曹操强打精神,着手处理这些日积月累的政事。   直至午后,他淡然开口:   “还有其他事务吗?如果没有,各位请回吧。”   “属下有事禀报!”   奋武将军程昱从人群中走出,拱手道:   “启禀魏公,公子子修病逝,民间流传诸多谣言。为了稳定民心,恳请魏公早日册立储君!”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骚动。   关于谣言,大家早已有所耳闻。   曹昂在曹操被封为魏王不久后病逝,于是有人恶意串联两件事,谣传是曹操获封魏王触怒了天意,导致曹昂的死亡。   只是无人敢将这些话直接告诉曹操。   更无人敢于曹操面前提及储君之事。   唯有对曹操忠心耿耿的程昱,敢于承担这样的重任。   曹操面色未变,目光环视一周,轻声回应:   “此事孤已有定论,尔等暂且回避。”   “喏!”   众人行礼后,准备离开,曹操忽然又道:   “五官中郎将,留下。”   高远一愣,乖乖地站在原地。   待众人走尽,曹操才慢慢开口:   “子逸,对于储君之事,你有何见解?”   高远收起思绪,谨慎地回答:   “回岳父,此事关乎岳父家事,小婿不敢妄言。”   “既然你娶了晴儿,也算是曹家一份子,直言无妨,我不会怪你。”   曹操平淡地说...   见他坚决要自行陈词,高远沉思后低语,   “以小婿之见,世间最宜为王储者……非子桓公子莫属。”   曹操眼底掠过一丝惊讶,未曾想到高远会推崇曹丕,   “你与子桓有旧怨,又与子建交厚,何以推荐子桓,而非子建或子文(曹彰别名)?”   “小婿与子桓仅是理念不合而已。”   高远镇定地微笑回应,   “子文公子英勇无畏,胜任一方统帅之职。”   “子建公子才情横溢,实乃世间罕见之才。”   “然而治理万民,无需诗赋技艺与武力超群,故此二人都非王储之佳选。”   “至于仓舒(曹冲别名)、朱虎(曹彪别名)等其余公子,年岁尚轻,同样不宜担当王储。”   “子桓公子则深思熟虑,又蒙岳父精心教诲,由他承继大业,最为恰当。”   曹操闻言,难得地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子逸能有此见解,甚好。”   二人又闲谈片刻,高远随即提出告别。   待他离去后,曹操指尖轻敲桌面,沉思许久,开口吩咐:   “仲康!”   “末将在。”   许褚步伐坚定地步入室内。   “速请太古法师前来!”   “遵命!”   许褚领命疾行,不久便引领着贾诩步入厅内。   “见过魏主!”   贾诩向曹操行礼,态度恭敬。   自从归顺曹操,贾诩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姿态。   他多闭门不出,避免与其他朝臣私交。   即便是朝堂之上,除非曹操主动询问,否则他从不主动进言。   “今日请文和先生来,有一事须请教。”   “魏主但说无妨。”   “子修因病离世,当务之急是确立王储以稳固人心,你认为子桓、子建、子文三人中,哪位更适任王储?”   曹操话毕,视线紧锁贾诩。   贾诩摩挲着下颌,陷入深思,许久未作答。   “文和先生何故沉默?”   曹操略带疑惑地问道。   贾诩淡然一笑,   “禀魏主,下官想起了袁绍的家族纷争。”   曹操微愕,旋即大笑,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