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拜访樊家二爷,忠仆找来
很快,空间通道就关闭,说明郭璞玉已经回去了青鸾仙界。 青衣男子被训斥了,也没有过多的恼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金仙下来的诡异,一个金仙,只不过是跑腿的,那人的身份有多神秘?多高贵?不用再想了。 在那人在延辉修仙界的这段日子,就好好交好吧。 …… 方凡一拍脑袋,忘记把炼制好的丹药给黄掌柜了。 也不着急,明天早上去四海商行也是可以的。 沈青娘端来了晚饭,有方凡的,有嘤嘤的。 方凡,嘤嘤就开吃了。 吃完了饭,方凡想要出去走走,顺便看看樊家老二。 今天在流放之地发生的事情,也要给他说说。 看着沈青娘渴望的神色,看见嘤嘤眼中的期待,方凡大手一挥,“行了,一起去吧。” 顿时,笑容展开在沈青娘的脸上,嘤嘤又开始“嘤嘤嘤”。 一人一鬼一兽就出发了。 樊府其实距离梧桐巷还是有点远的。 梧桐巷是在长乐坊,在东边,而樊府则是在西边的兴庆坊,兴庆坊是勋贵,高官的府邸聚集地。 不过,一人一鬼一兽,都不是寻常的,这点路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 而且,他们并不着急,就是想要逛游,就是慢慢悠悠走过去。 长乐坊亮灯的地方并不多,多数人家都洗漱了,休息了。 倒是进入了兴庆坊,一片灯火辉煌,隐隐能听到喧闹声,唱戏的声音,抚琴的声音,等等等等。 一人一兽一鬼走在路上,也看到了一拨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风尘仆仆,显然走了不近的路,来到了京城。 身上还都带着包袱。 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壮年人,还有姑娘,小媳妇。 这群人面上都是急切,期许的表情。 不过,有老人,有孩子,走不快,很快就被一人一鬼一兽甩在了后面。 到了樊府,看到牌匾已经改了,改成了“镇南王府”。 门口的门子看到方凡,就笑着迎了上来,“是方公子么?” 方凡点了点头。 门子说话了,“方公子,二老爷说了,您来了,就直接进去,不用禀报。” 转头对一个小厮说到,“小风,你带着方公子,还有这位娘子,这个狗狗,去二爷住的院落。二爷等着方公子呢。” “是,全叔。” 小风转过头来,面上都是笑容,“方公子,随我来。” 一人一鬼一兽就随着小风进入了镇南王府。 很快,到了樊家二爷居住的院落,樊家二爷自然没有休息了,在练字。 多久了,樊家二爷都没有这样安静的练字了。 在流放之地,虽然后来,笔墨纸砚都不缺,但是,心境是不平和的。 现在,陷害樊家的人被揪出来,樊家二爷内心也是平静了下来。 方凡几个进入了屋子,那个小风才说,“二老爷,方公子来了。” 樊家二爷马上抬起头,看到方凡,就露出了笑容,“仙人来了?快快请坐。小风,你让厨房送些好的茶水,点心过来。” “是,二老爷。”小风应声而去了。 方凡坐下,嘤嘤,沈青娘站在方凡身后。 方凡拿起了樊家二爷练的字,看起来,“不愧是樊家二老爷,曾经的翰林,曾经的国子监祭酒,这字,真的是好看,又有风骨。” 樊家二爷笑了,“方仙人谬赞了。我可是知道,方仙人是书画双绝呢。” 方凡笑了,笑眯眯拿起了笔,铺开一张纸,写了几个字,“怎么样?” 樊家二爷竖起了大拇指。 很快,茶点上来了,两人边吃边说,也没有忘记分给嘤嘤。 倒是沈青娘,不可能吃这些东西。 方凡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给樊家二爷说了下午去流放之地,去边关的事情。 听到自己的四弟樊永年成功接管了镇南军,樊家二爷是高兴的。 方凡说话了,“当年樊家流放,押送你们的衙役是京兆府的,还是大理寺的?” 樊家二爷说到,“是京兆府的。” “行,我们明早去京兆府,找出来这些衙役。” 樊家二爷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一丝痛惜。 拜这些衙役所作,自己的腿断了,没有接好,残疾了,樊家五爷划破了脸,三爷为了保护女眷,被打死了,这些血海深仇,自然不可能算了。 两人正说这话,小风又急急火火来了,“二老爷,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樊家的旧仆,来拜见二老爷。” 樊家二爷“腾”的一下站起来,对方凡,“仙人,我出去看看。” 方凡站起来,“一起去。” 樊家二爷点了点头,两人一兽一鬼就一起往门口走去。 到了大门口,看到乌泱泱跪了一地的人,方凡也是震惊了。 这群人,就是他们在路上碰见的,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孩子,有姑娘,有小媳妇,等等的人。 跪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耄耋老人,见到樊家二爷,老泪纵横,“二爷,奴们回来了。昨日听到了樊家平反,还被封为了镇南王的消息,老奴们就回来了。” 樊二爷眼圈也红了,“快快起来,快快起来,贵叔,何至于如此,都快快起来。” 说着,樊二爷就扶起了老人。 看到老人起来了,其他奴仆才起来。 樊二爷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但是也有不少不熟悉的面孔。 细细问了,才知道,当年樊家抄家流放,樊家大爷樊永安就把卖身契给了这些奴仆,还分了一些银子,让他们各自出去讨生活,至少总比再被人卖了强。 这些奴仆,大多数都没有走散,就寻了京城附近的一个村子,落户了,然后一直在那里生活,等待着樊家再次崛起。 这个贵叔,是当年樊家的总管,就是他带着这些人,安安静静,等待樊家再次崛起。 这些天,樊家平反,还被封了镇南王的消息传开了,贵叔听了一个卖货郎说的这个消息,就收拾了细软,来到了樊家。 看到牌匾上的“镇南王府”几个字,贵叔老泪纵横,带着这些人跪在了镇南王府前。 当年贵叔带着这拨人,在京郊定居,还有一部分青壮年忠仆,随着樊家流放了,其中就有贵叔的两个儿子。 樊二爷说道,“贵叔,阿福,阿明,都好着呢,阿福已经是流放之地,镇南王府的大管家了。阿明跟随在四弟身边,是四弟的得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