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一江之隔,情绪各异
蓝昭回到了大明,准确的说,是回到了江北地区。 海船浩浩荡荡的停靠在了黄河入海口,而后,一箱箱的金银,从海船上卸下来,转移到可以在黄河上运行的船舶上。 箱子并没有盖上盖子,蓝昭也没有打算要盖上盖子。 他此次回来,就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的,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蓝昭从海外,带回来了数不清的金银。 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如今大明虽然一分为二,但不管是北边的蓝昭,还是南边的朱棣等人,他们都能够轻松的拿捏周边的异族。 在这种情况下,金银这玩意儿对百姓们的吸引力,自然是很大的。 远处围观的人群,对着河中的船只指指点点。 “这都什么东西啊?看周围那么多的官兵把守,单单是官兵,都得有五六万了吧?就算是稀世珍宝,也不至于这么大动静吧?” “你不知道,这是咱们的凉国公蓝太师,从倭国那里挖到的金银,倭国不知道?就是经常袭扰咱们大明东南沿海的那个海外弹丸小国。” “太祖洪武大帝不是将倭国列为不征之国了吗?说那里贫瘠,根本没有拿下来的意义吗?那种地方,怎么可能会有金银呢?总不会是……” 太祖洪武大帝错了吧? 所有人都清楚,这人为何没有继续说下去。 毕竟纵然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傀儡皇帝,但这天下的皇帝,依旧是姓朱的。 洪武大帝朱元璋虽然对藩王儿子们各种宠溺,但不得不说,朱元璋对百姓是真的很用心。 朱元璋恐怕是历史上多少年来,唯一一个对官员比对百姓狠辣的皇帝了。 在民间,朱元璋的名声还是挺好的。 忽然,有一个不大,但还算清晰的声音,从人群中发出。 “洪武大帝是英明神武,但归根到底,也是人不是?只要是人,哪儿会不可能犯错的?” 这个声音一出,原本就很是安静的人群,瞬间更加安静了。 片刻之后,瞬间有人开始反驳。 但在蓝昭这几十船的真金白银面前,这反驳明显有些苍白无力。 事实胜于雄辩,尤其是当事实就摆在眼前的时候,任何的诡辩都是无用的。 在这一刻,一颗种子,悄悄的种在了所有人的心中——英明神武的洪武大帝,也并不是那么厉害。 至少,被朱元璋认为是鸡肋之地的倭国,却被蓝昭找到了丰富的金银。 金银,这可是硬通货! 船队一天只前进不过五十里,这种船,虽然不是蒸汽机船,但也经过了墨家和公输家的改进,是可以用脚来驱动的外轮船。 若是全力行进的话,纵然是逆流而上,一天一夜,也可以行进至少一百多公里。 原因很简单,驱动船只的人是分作三批,日夜不停运行的。 只不过,现在虽然依旧是三班倒,但工作强度却远不如全力运输时候的紧张,蓝昭让他们悠哉悠哉的驱动船就行了,不需要那么玩命。 毕竟,若非担心被人说,蓝昭真的有心想要一天只前进十公里就行。 沿着黄河走了将近二十天,蓝昭从倭国运回来了数不清的金银这件事情,也传遍了大明全境。 没错,就是全境,连江南也知道了这个事情。 当然,这也是蓝昭故意的。 毕竟为了这事儿,蓝昭足足谋划了许久。 并且还出钱出粮,让瞿能他们这几十万大军,得以继续活下来。 后续,提前暴露了何福以及水军,将瞿能他们送到倭国那里。 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钱粮…… 若仅仅只是为了江北之地,那还真不够蓝昭这么费劲儿! 不仅仅是大明境内,就连草原上,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甚至于,阿鲁台,火儿忽达孙等人主动停战,各自派遣使者南下,来查探情报是否属实。 当确定是真的后,草原人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毕竟当初忽必烈东征倭国两次,第一次准备不充分,被倭国人打败。 第二次虽然准备的充分了,但却遇到了台风,还没有和倭国人开打,就因为台风损失了一多半人,最终又被倭国人打败。 原本忽必烈打算再打一次来着,但考虑到前两次的战败,加上退回来的人说,倭国那里很是贫瘠,人很是矮小,看着就不像是能吃饱饭的地方。 虽然心中很想再打倭国一次,但已经成为皇帝的忽必烈,最终还是放弃了。 因为他已经成为皇帝了,打一个必定是赔本生意的大战,实在是不值当。 赢了捞不到好处,会被御史批判。 输了那就不用想了,被批判的只会更狠。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百年之久了,若非倭寇袭扰东南沿海,蒙古人恐怕都要忘却了,在遥远的海外,还有一个倭国存在。 若是没有蓝昭这事儿,草原人也不会想起忽必烈东征倭国的事情。 可现在他们知道了,草原人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长生天在上,一道雷把忽必烈的坟给劈了吧! 曾经有一个可以让蒙古人实现金银自由的机会,就放在面前,可他们尝试了两次,失败后,就没有继续了。 现如今,却白白便宜了大明的汉人! 可恨! 可气! 可恼! 相比于草原人,朱棣这边的反应也很大,但不至于和草原人那么大。 毕竟忽必烈东征倭国两次,而朱棣他们根本就没有去过倭国,甚至也没有动过要去征讨倭国的念头。 但敌人过的好,比自己过的难,还要让人难受。 朱棣,朱柏,朱权三兄弟,头碰头的在皇宫里面,长吁短叹。 最年轻的朱权,一拳砸在桌面上。 “该死的,难道上天当真不庇佑我朱家了吗?否则为何这种好事儿,会落到那个姓蓝的头上?” 朱棣轻喝道:“天命这玩意儿,愚兄向来是不信的,我只知道,事在人为!” 朱柏和朱权斜眼看了下朱棣,心中轻蔑一笑,但并没有开口嘲笑。 不信? 那为何会让人大肆宣扬什么五龙同朝? 而且你麾下那个大和尚,不是说要给你一个白帽子,然后就成为了你的座上贵客了吗? 这个时候,说不信吗? 你看我们信不信你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