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赵匡胤:”朕受够了这个垃圾宋“
看到宗泽的那句“天下哪有人臣穿赭袍,打红盖,坐正殿的呢?” 张邦昌险些把鼻子气歪。 “什么话,什么话这是?” 搞得他张邦昌像是国贼一样! 搞得这个皇帝是他张邦昌要做的一样!~ 懂不懂什么叫做无奈? 大宋的皇帝,说句实话,狗都不愿意做。 做大宋的皇帝和石敬瑭有什么区别? 天天给契丹人当狗,任劳任怨! 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退一万步说...宗泽骂他什么他都能忍,唯独这句话忍不了... 也不想想太祖怎么上位的! 老赵家凭什么用这话指责别人? 再退一万步说。 当时赵桓让他和赵构一起入金营中议和... 议和需要条件,他要赵桓割地,赵桓不割,他要河北授印,赵桓不给! 明知打不过,去求和又什么条件都不愿意割,这求的什么和? 而且他去金营求和期间,居然还有宋军来劫营,气的金人险些把他给杀了。 他好不容易保下一条性命... 金人却把他抓回了金国...在金国,他是受尽了委屈... 颠沛流离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宋朝... 结果徽钦二宗又被抓了...金人要重新立皇帝...非一口咬定让他张邦昌做皇帝... 秦桧和李纲这些主战派险些要弄死他... 他有什么办法? 为了不做这个宋朝的皇帝,他又是装病,又是自杀的... 为了不做这个皇帝,他整整四天一口水都没喝! 结果金人以屠城相逼... 他无奈做了皇帝,连朕都没称过...都是自称予... 期间和大宋臣子们也是平起平坐... 等到金人北撤,他更是第一时间还位给赵构...并且劝赵构称帝... 张邦昌就像问一问,都已经这样了,还要他怎么办? 他太难了! 他张邦昌难道不是忠臣吗? 人家告诉他还政于赵构必死无疑,他还是还了...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他的忠心吗? ...... 画面缓缓飘过。 大宋。 赵匡胤本来就黑的脸色更加黑了! “点我?” “是不是在点我得位不正?” “好你个宗泽,表面上你是大宋忠臣...但怎么连我一起骂?” 他很怀疑,宗泽那句天下哪有人臣穿赭袍,打红盖,坐正殿的呢?算是把他也给骂进去了! 明显的指桑骂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的脸色有点不自然,他的光辉事迹算是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了... 毕竟当年他也是这样黄袍加身的。 ...... 三国。 曹操看到赵构跑到建康称帝...一脸不解! “小伙子是不是被打昏了头?” “去哪称帝不好?” “你非要跑到健康?” 曹操一阵无语... “这小伙子难道不知道健康称帝有一种特别的buff加持吗?” “而且金兵不是已经撤军了吗?” “跑到南方称帝是几个意思?” “北方称帝可以管理南方...南方称帝可管不了北方啊!” 曹操纵观金榜上的历史人物,但凡南方称帝者,基本算是偏安一隅! 朱元璋虽然是个例外,但也就是几十年时间朱棣就把都城迁到北京了。 曹操摩擦自己的胡须。 他突然有个恶搞的想法... 赵构南迁,如果金人拿到合肥... 那老赵家岂不是要成为赵十万? ...... 【靖康二年,徽钦二宗北漂之后,赵构在南京即皇帝位!】 【宗泽和李纲等主战派和赵构相拥而泣,,,慷慨而涕,,,一起讨论兴国大计!】 【李纲认为宗泽是个奇人...赵构也想留下宗泽...但遭到当时的宰相黄潜善阻拦!】 【于是赵构将宗泽外放到襄州!】 【刚把宗泽外放到襄州,金国又向赵构提出了割地的要求...】 【当时南宋朝廷明确禁止发布赦文到河东,河西,以及陕州的蒲县和解县!】 【宗泽知道后大为愤怒,于是上书质问赵构。】 【“天下,是太祖、太宗的天下,陛下应当兢兢业业,思虑着将它传之万世,为何急忙同意割让河东、河西,还答应割弃陕州的蒲县和解县呢?”】 ...... 大宋。 赵匡胤看到这里忍不住替宗泽更正道... “不,这天下不是太祖的天下,是太宗的天下!” “我可没有这么垃圾!” “如果可以,老子甚至想把朕从大宋单独摘出来!” 赵普听到赵匡胤的话语,啧啧两声。 “陛下,您要是把自己从大宋历史中摘出来...” “那华夏历史可就变成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辽南北·元明清喽!” 赵匡胤鼻孔朝天...看着金榜上的赵构是一脸的嫌弃! “特么的这破大宋本来也就没资格连接唐元...” “它就是个垃圾!” “朕要是知道他能有这么垃圾...朕都不会黄袍加身!” “淦!” ...... 在赵匡胤的骂骂咧咧声中,金榜继续盘点。 【宗泽又说!】 【“自从金人再次入侵,朝廷未曾任命一将,派出一兵,只听到奸邪之臣,早进一言主张讲和,晚进一说请求盟好,终于导致徽钦二帝北去,宗社蒙受耻辱。臣以为陛下会赫然震怒,明令赏罚罢黜,以再造王室。陛下即位四十天了,没有听到有大号令,只见刑部指挥说:‘不得发布赦文到河东、河西、陕州的蒲县和解县。’这是压制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于民。臣虽然愚钝怯弱,愿意亲冒矢石,为诸将之先,能够捐躯报国也就满足了。”】 ...... 大秦。 嬴政看到宗泽的上书感觉十分的悲壮...连一个六十几岁的迟暮老人尚有此决心... 为何这些大宋皇帝却是一个比一个懦弱呢? 若非宗泽提及,嬴政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自打金人入侵以来,宋朝不是求和就是割地。 居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将建造防线... 每次都是等到别人打到首都了,才后知后觉的调兵遣将! 宋朝好似完全没有将自己的国防当做一回事一样! 而且这些皇帝也都是眼光超前,每次都信小人之言。 对于那些真正有心报国之人,他们根本就不信! 嬴政咬牙切齿,,, “寡人好气!” “为什么宋朝没有人刺杀皇帝呢?” 嬴政甚至在想。 就宋朝皇帝的平均质量... 要不咱把唐朝的玄武门继承法搬过来吧! 搞不好能救救急! 宋朝皇帝:“......” “玄武门继承法?” “矮子里面挑高个...” “那他也得有高个才行啊!” “宋朝皇帝的平均质量,放在历史中那也是非常难找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