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854章 教育改革

   赵桓点头说道:“扩大教育投入的确能减少文盲,但是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其实,九成的百姓不识字,原因很多,其中,汉字认识难度大,是重要的原因。   尤其是文言文,不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是很难读懂的。   但生活中其实绝大多数人不需要懂得文言文,又何必去学?   可是学堂里教的却清一色的都是文言文,上来就是之乎者也,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李侗表情凝重。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皇帝质疑学堂教课内容,这是准备干什么呢?真的要搞什么教育改革吗?   赵桓说道:“为了让更多的人识文断字,第一要降低文字的难度,现在的字笔画太多了,应该简画。   字简化了之后认识的难度就没那么大了,也利于汉字的推广,要知道,将来汉字可不仅仅适用于我大宋,甚至可能推广到全世界,必须要大幅降低汉字的难度,尤其是书写的难度,推行简化字。   如何简化,朕已经有了想法,会整理出来颁行天下。   以后所有书籍的印刷都要使用简化字,逐步用简化字取代现在笔画太多的繁体字。”   赵桓其实早就有汉字简化的想法,他虽然承接了记忆,看繁体字没有难度,但还是愿意读简化字,看着舒服。   再说将来要征服全世界,文化大一统是必然的,也是基础性的,可是汉字的难度也是所有文字中列前茅的,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宋一统天下,所以要未雨绸缪,先把汉字的难度降下来。   毕竟要记住繁体字笔画是很难的,而简化字就要相对容易一些了。   赵桓突然抛出了一个繁体字简化的话题,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没见过简化字,不知道要简化成什么样,有些忧心忡忡。   可这时谁也不敢说二话。   皇帝的权威越发的浓郁,说一不二,基本上没人敢反对的,包括李纲和吕颐浩这样顶尖人物。   作为帝师的李侗倒是很赞同赵桓的建议,由衷的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之前曾经教过不少成年男子写字认字,他们最头痛的就是字的笔画太多,记不住,启蒙的幼儿还好,成年人的扫盲笔画太多,难度的很大。   假如下一步要推广到其他国家去,那汉字笔画繁杂将成为拦路虎。如果能简化是最好不过的了。”   赵桓微笑点头,又接着说道:   “还有,汉文难以推广,还有一个因素是文章不打标点,有些先生心肠好的还会在断句的地方圈一下,很多文章是不这样做的。   别说那些识字不多或者刚启蒙的学童根本不知道从哪断句,就算是老学究,有一些文章断句也是要反复斟酌。   因此,朕要推行的第二项教育改革,就是标点符号。”   李纲等人听赵桓这时候抛出来一个标点符号改革,又吃了一惊,看来这些想法皇帝早在心中反复斟酌了。   加标点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也方便阅读。李侗表示赞同。   他以为皇帝赵桓提到的打标点无非就是断句,画个小圈圈什么的。他却不知道皇帝赵桓要把现代的标点符号推广到古代。   在宋朝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每次阅读奏折,读各种文章,都是让赵桓痛苦不已的,就是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很费劲,尤其是对于习惯了标点符号的他。   现在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推行了。   赵桓又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计划。   这玩意更超前,没一个人听得懂的,不过这是学汉字的简便方法,尤其适合那些使用表音拼读文字的国家的人学汉字,是自己下一步争霸世界必须的,必须推行。   听不懂赵桓也懒得解释,到时候自己写出来,教会一帮人,然后让他们去推行就行了。   赵桓又接着说道:   “推行扫盲,让更多的人识文断字,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笔墨纸砚太贵了,必须要减少成本,让普通的家庭,甚至穷困的家庭都能买得起纸和笔。”   对于这个要求,李纲等人都有些面露苦笑,因为这东西并不是皇帝赵桓第一个提出的,有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问题。   穷苦人家学字,就在沙地上拿树枝写,真正的用得上笔墨纸砚的,还真得有些小康之家才行,因为一套笔墨纸砚的确挺贵的,加起来最差的也都要一二两银子。   普通家庭可不愿意拿出这么多钱花在这上头,对于这个费用如何减少,他们还真没有主意,只能看皇帝能不能提出什么高招了。   赵桓说道:“要想降低笔墨纸砚的费用,就要改变笔墨的使用方法,朕想好了使用硬笔,朕会发明一种蘸水笔,直接蘸水便可书写。   还有一种笔叫钢笔,经过一种专门的设计,可以把墨水直接吸到笔管里,这样就一口气可以写很长时间,中间不用蘸墨的,也不用研墨,由此一来,那就不需要砚台和墨了。   朕所说的硬笔书法也不需要宣纸,就普通的麻纸就可以,当然麻纸太粗糙,不好写字,朕会让文思院好好研究一下纸张的制造,造出更便宜更方便书写的纸来。”   的确,在这个时代,用来书写的宣纸非常贵。   赵桓决定制造现代的那种普通纸张,越便宜越好,只要能写字的,对于如何制造纸,赵桓也曾经看过一些电视节目和资料,他知道大致应该怎么做。   只是之前一直没把这事推上日程,现在该组织进行了,不仅要制造便宜的纸张,还要发明蘸水笔钢笔,推行硬笔书法,方便携带。   接着赵桓扫了一眼文武大臣,说道:   “四书五经当然是好东西,但是作为普通百姓而言,简单知道其中的一些主要道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深读。   因为绝大多数百姓是不可能走上科举之路的,他们学文化是生活需要,所以要针对这些人群制作出专门的教材,教他们识文断字,方便他们应用就可以了。   所以,教的内容要进行改革,除了教授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的正统官学和私学之外,要广泛建立新式学堂。   这些学堂教学内容不教四书五经。而是教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嗯,应该叫自然科学,还有历史、地理、生物、美术等等。这个会组成专门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现在朕只是给大家吹吹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