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101章 快速工业化

这世界危在旦夕 通吃 3939 2024-04-21 01:54
   香港王晶是怎么拍电影的?   随便有个主意,拉个剧组就开拍,剧本现写,剧情乱飞,屎尿屁起上。反正拍片成本低,拍砸了也无所谓,下次继续。   周青峰在‘欲望号’上也有点这个意思,但他有足够多的后世影片做参考,还有互联网上各种段子做支撑。把剧情主线支线确定,导演和编剧同样是边写边拍。   对这一切,远在帝都的萧金浪并不知情。他只知道周青峰正在去朝鲜的路上,鬼晓得那艘‘欲望号’上在孕育什么?   老萧正参加一系列外交会议,主要是中方准备跟美方接触,需要将现有状况向苏联通报。说好听点叫‘尊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地位,并寻求斯大林同志的意见’。   为了这次会议,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专门从莫斯科飞来,代表斯大林同志听取中方情况,同时他还要向中方表示祝贺。   之所以如此友善,一来是pla在朝鲜战场抗住了美军的全力进攻,不但没输反而占了不少便宜。二来是对中方的某些坦诚表示感谢。   斯大林也发现中国这个‘小弟’不但能打,各方面能力还是挺不错的。   不仅仅是中美接触问题对苏通报,更让斯大林欣喜的是中方从美国搞了个大骗局。弄回来一批尖端科学家不说,还弄到巨量的科研文献和仪器设备。   这其中有不少是只提供给亲密盟国的共享技术,还有是花钱都没处买的研究数据,更有大量基础科学多年积累的成果。   比如海洋科考数据是全球帝国才有资格去收集的,其关系到核潜艇能否在海底自由航行。   其中洋流、温差、盐度等等情况的变化往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周期,需要大量数据积累才能发现。   此外还有美国在材料方面多年积累的数据就让苏联方面欣喜若狂。虽然不是什么最先进的前沿领域,但填补了诸多研究空白。   毕竟美国是真有钱,二战期间国土又没遭到破坏,为战争不惜工本做的基础研究领域非常全面,这是别国难以比拟的。   这些在军方属于绝密级的资料,在高校科研圈子相对容易弄到,被识货的中国科学家们掏钱复制了许多。   苏联科学院像发现宝藏般,派了上千人来‘帮’中国整理这批文献资料。因为中方表示自己科研人员不足,技术实力薄弱,愿意和苏联共享这些宝藏。   条件是希望老大哥再多给点贷款,多派些技术人员来支援中国建设。比如援建几所大学几座工厂,招收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此外这批资料也向东德和捷克开放一部分,同样是换取对方给与更多的贷款和支持。总之社会主义大家庭嘛,有福同享的。   享福之后,小弟现在这么穷,各位总不好站在旁边看吧——小弟目前受美国核讹诈,手里急需拥有对等的核攻击能力,老大哥是不是也给点帮助呢?   比如给个核反应堆之类的,外加把p(r)-2导弹技术送过来。   如此大的便宜,所有资料加起来以万吨计算,想瞒也瞒不住。再则国内目前真没有足够的科研队伍进行消化,与其烂在手里,不如共享换点实际好处。   也免得苏联内务部心里惦记,坏了兄弟感情。   最重要的还是目前中美即将接触乃至后续建交。这不单单要苏联方面予以谅解,更需要老大哥在关键时刻撑撑腰。   否则中国这点单薄家底,说话实在不硬气。   目前pla的战争机器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轻步兵,重装备暴增后对油料的需求也持续上升。此外从美国来的工业设备也需要靠油料维持运作。   东德军事顾问就反复强调确保油料供应的重要性,毕竟二战德国为此吃过大亏。此外苏联解体后,朝鲜农业因为缺油料而崩溃,这都是活生生的反例。   为维持国家工业机器的运转,每年至少需要上百万吨燃料。从国民党转手弄到的几万吨只能说锦上添花,大头还是靠苏联低价供应。   农业国不要啥事都想着靠自己发展,从已经工业化的老大哥手里随便弄点工厂就比自己埋头种地强。   所以嘛,当小弟的不要那么小气,有好处想着点老大哥。老大哥也大方点,哄住了斯大林同志,一切都好说的。   萧金浪跟念经似的,在帝都反反复复向中央灌输这个观念。考虑到朝鲜战场的战果和工业设备带来的巨大效应,这经念的还是有点用。   开完通报会,维辛斯基被引导参观帝都第一燃煤发电厂。有大量苏联技师参与了这座发电厂建设,确保两套三十万千瓦机组在半年时间内建成且并网发电。   这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当年苏联也从美国引进过同样的发电设备。此外毛子对快速建厂非常有经验——卫国战争时期长干这事。   这个建在市郊的发电厂投入使用后,立马给帝都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校、厂矿机关注入极大活力。各项工作效率可谓大大提升。   同样的发电厂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设,配套的煤矿和电网也在规划当中。 东德援华人员预计,到53年底,新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将从不足两百万千瓦猛增到一千万千瓦,发电量从不到五十亿度蹿升到五百亿度。   毕竟燃煤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比较简单,无非就是锅炉烧水推动蒸汽轮机。届时反而要想如何消耗掉凭空出现的发电能力——钢铁行业正等着呢。   维辛斯基到电厂参观倒不是看稀奇,他只是来现场证实斯大林同志的一个疑问——中国人真的从美国弄到几十套类似的发电机组?   现实是——没错,中国确实找到了渠道从美国弄到了大批二手工业设备。   有些是从大型船舶上拆的,有的是从城市更新中拆的,还有是一战时期的国防储备,被拿出来低价销售。   东西都不先进啦,就跟步进式电话交换机一样,苏联都看不上了。但它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数量还特别多。   量变引发质变啊!   根据苏联驻帝都大使馆方面的统计,新中国在51年的工业建设总投资将超过十亿美元。这其中一半是苏联和东德贷款,另一半以低价二手货的形式实现的。   就目前这个建设速度,新中国在52年的工业产值能提升两三倍,如此高的增速还能持续至少两年。   因为有大量工业设备正在海上漂,会在51年初陆续运抵。有数百名从美国高价雇佣来的技术专家已经抵达帝都,专门为建设提供助力。   为了实现这次工业突破,新中国把近年毕业的高中生集中起来接受工业培训。高中生数量不足,还动员了不少优秀退伍军人和干部进行学习。   “中共显然在美国有一套非常强大而高效的行动机构。它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美元外汇,还能弄到急需的二手设备。”   这还是能招聘到的国外技工数量不足,限制了国内工业的扩张能力。   但目前这种增长速度实在太过惊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都从未发生过。在苏联的原本预估中,这应该是十年后中国才能拥有的能力。   此外有萧金浪和东德专家的规划,中共向社会主义阵营提出了两百多个工业建设项目的需求。这其中有的是花钱引进,有的是需要贷款,还有的是希望援建。   项目从农田水利,矿业能源、化工钢铁、电子电力、机械制造、国防军工、民生轻工,几乎无所不包。   这是新的‘156项目’,预计要在十五年内让中国初步工业化。它更全面更科学更强大,还更省钱。   虽然从绝对数值上看,中国工业能力还极度薄弱。比如51年苏联钢铁产量突破三千万吨,中国还不到一百万吨。   但苏联必须全面评估新中国这种工业化速度,以及考虑中美建交会带来的后果——到底是弊大还是利大?   苏共内部正在发生争吵,就维辛斯基了解的情况来看,援助中国的工业化成了意识主流。原因很简单——49年成立的北约对苏联制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中国工业化后的威胁是将来的事,现在苏联就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分清主次矛盾是领导人的基本素质。   抢着发射第一颗卫星,抢着让第一个宇航员上天,抢着建造第一个空间站。很多后世网民无法理解的事情,在当前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这一切只为证明苏维埃是世间最优秀的体制。   帝都第一燃煤发电厂只是个很普通的厂子,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落后世界主流二十年以上。   维辛斯基乘车离开发电厂后,目光扫过道路两旁破旧的房屋和城区。成片的低矮房舍被推到,几台‘进口’的美式挖掘机正在开挖地基。   道路旁拉来了电线,显然是要挑灯夜战。   工地上男女老少都有,穿着灰扑扑的土布棉袄,打扮格外土气。这些人聚在一起干活,建设的却是现代化的工厂。   维辛斯基特地下车看了看。工地管理还挺规范化,能来干活的都是革命群众,敢偷奸耍滑的一律淘汰。   主要是工地上待遇好,别的不说,顿顿吃肉。光这点就让所有建筑工不敢胡来,被开除的损失可太大了。   至于肉么   “你们吃的美国肉罐头?”维辛斯基要求看看工地厨房,就发现所有按人头计算的肉罐头全是美国货。   再看生产日期,好些是‘一战’的剩余物资,在仓库里存了三十几年,漂洋过海被运到中国。   “你们这真是吃着美国罐头,开着美国设备,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啊。”维辛斯基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萧金浪在旁边听俄语翻译,忍不住说道:“西方列强欺凌我们百年,吃它点罐头算什么?我们还要挖它的墙角,当它的掘墓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