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率领西路的大军是刘邦,率领北路的大军是项羽。 两人的兵力,很明显,刘邦根本不占优势。 但是,西进关中明显要更容易,至于为何楚怀王要让刘邦从西方进军,周正可清楚得很,但崔金牙不是很清楚。 于是在跟随项羽大军行进的路上,周正就跟崔金牙讲起来。 “现在楚怀王手中有位有名望的大将是谁?” “刘邦,项羽和吕臣啊。”崔金牙之所以清楚,是因为这段时间在军中,他全都见过。 “没错,吕臣是陈胜的旧部,在陈胜被杀后,就带人投靠了项梁和楚怀王。刘邦也是依附于项梁,项羽就不说了,项梁的侄子。 而楚怀王本身也是项梁立的,有他在,楚怀王就是傀儡,大家都听项梁的,而不听他的。所以项梁战死,对于野心勃勃的楚怀王来说,是夺权的好机会。” 两人骑着马,走在最前边。不时往后看,担心有人靠上来。 若是被听到了,只怕是会被误会。 “难怪,这次楚怀王直接收了吕臣和项羽的军队,由自己直接统领。任命吕臣当司徒,但这个职位有名无权,明升暗降。 他提拔宋义为主将掌握兵权,却让项羽当副将。不过项羽也是个人物,直接把宋义给干死了。” 崔金牙对项羽不禁更佩服起来。 “没错,这次楚怀王让刘邦收取项梁和陈胜的余部,派他西进攻打关中,而让项羽北上攻打关中,还说先入关中者为王,你觉得是为什么?” 周正笑着问道。 崔金牙想了想,“西进明显更好打,我猜楚怀王是故意为之,剥削项羽的权利。” “没错,楚怀王是项梁立的,而且楚军中有不少的项家子弟和项梁的亲信,楚怀王最顾忌的还是项氏子弟,尤其是项羽。 因此一连串的安排中,项羽被剥夺兵权,成为楚怀王亲信宋义的副将,楚怀王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打击项羽。 同时吕臣兵权也被夺,而刘邦是唯一没有剥夺兵权的人。楚怀王采用打击一方,拉拢一方的手段,让刘邦来制衡楚军的项家势力。 并让刘邦西进,攻打关中,等于给了刘邦一个美差,如果刘邦能第一个进关中,那么刘邦就是楚怀王立的关中王。” 崔金牙骂道:“这楚怀王,如果不是项梁立他为王,他算个屁啊,可能还在哪儿喂牛呢。项羽怎么说也算是项梁的侄子,他不向着项羽就算了,居然还耍阴招。”/ 周正冷笑道:“楚怀王一系列的政治行动都是为了夺权,他不想做个傀儡,他想做个名副其实的楚怀王,因此让刘邦西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完全出乎楚怀王的意料之外,首先是项羽杀了宋义。 然后就是谁也没想到项羽居然在巨鹿一战消灭秦军主力,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声誉,也成为各路诸侯联军名义上的领袖。” “按照时间来看,应该没多久就会传出刘邦进入关中的消息。等鸿门宴之后,我们就能进入咸阳城了!” 事情确实按照历史而发展。 很快刘邦进入关中,闯入咸阳城的消息就传到了项羽耳中。 他非常生气,因为这时候他消灭了秦军两个主力军团,地位迅速上升,特别是做了诸侯总盟主的之后,他说话一言九鼎,非常有话语权。 “刘邦行军至灞上,秦王子婴亲领百官出城投降,也就是说,现在秦国已经灭亡了,而他刘邦居然成了最先抵达咸阳城的人。” “这个直娘贼,跟楚怀王串通一气!楚怀王就是担心我们项氏太有威严,影响到他的地位,所以才让刘邦西进,而我们去对抗秦军主力!” 项羽听闻非常愤怒,遂长驱直入,狂飙奔袭函谷关。 等来到函谷关时,项羽才发现刘邦已经派兵驻守函谷关。 盛怒之下的项羽攻破函谷关,直扑关中,下令在鸿门驻军。 然后摆下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 这时候,周正还有改变历史的机会。这一路走来,项羽对他非常信任,还说要封他做王。 只要他跟项羽说,杀刘邦的事。 历史又将发生改变。 可他还是忍不住了,甚至项羽摆鸿门宴时,他跟崔金牙都没参加,而是在外边看到樊哙气呼呼冲进去,没多久把刘邦给带出来,两人连忙给逃跑了。 鸿门宴之后,项羽带兵进入咸阳城。 周正和崔金牙知道项羽进入咸阳城后,会做出很多残忍的事。 先是坑杀了投降的二十万秦军,随后腰斩了秦朝第三任君主子婴。 子婴实际上是一个十分贤能的人,他继位以后立即想办法杀掉了祸首赵高。后来为了大局,他也主动率领秦朝的文武百官打开城门投降,献上玉玺,迎接刘邦进城。 最后就是火烧咸阳城,据说大火烧了三个月。 还有一系列残忍的举动。 当然那些残忍的举动,很有可能是汉朝史官写的。 毕竟历史是成功者来书写,失败者就会被描述成残忍的人。 就像历史上把秦始皇写成残忍的暴君。 可实际上,对比其它朝代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非常仁慈的一个了。 因为他从来没有对有功之臣下过手,刘邦杀了他自己封的八位异姓王,朱元璋后期也杀了很多跟随他征战的臣子。 反观秦始皇不仅从未杀过有功之臣,他对待六国的臣子和皇室也都很仁慈,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各自安置起来。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说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迟到,秦法“失期当斩”,迟到就被杀。所以陈胜怕被杀而造反。 但根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秦朝法律服兵役迟到只是罚钱,陈胜吴广是去戍边,戍边迟到是打五十大板。所以秦朝法律虽然严格但不至于苛刻。 再来看重税和奴役,秦朝当时延续了春秋时期的政策,是收土地田产的一半。 虽然税不少但是当时因为每户的垦殖面积增大,产量提高,所以百姓们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后期汉朝也沿用这个制度,所以说重税不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