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蛮族再起
雍王示敌以弱,江南世家忙着搞贸易区,齐王在家抄书。 一时间,帝都城内变得风平浪静起来。 而这种安稳的日子,并不没有持续太久。 拓跋鹰起势之快,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自从在“天选之局”中,以狼神的名义,成为天选之子后,拓跋鹰直接获得了部分蛮族部落的效忠。 而后,拓跋鹰正式开始了他的征伐之路。 作为原文中的“外主角”,拓跋鹰有着强大的实力,卓绝的军事天赋。 他率领的蛮族骑兵,轻而易举地击破了好几个,不愿意跟随他的蛮族部落。 在一次次的胜利中,拓跋鹰的势力,以滚雪球之势开始膨胀起来。 古人多有迷信者,原本对于拓跋鹰是天选之子,很多蛮族人还存在一定的质疑。 可在随后的征战中,拓跋鹰的强大,彻底证明了他的“身份”。 而这种身份的认同,又进一步加速了,跟随他的蛮族人的凝聚力。 于是乎,整个草原上风声鹤唳。 而今天,是拓跋鹰定鼎草原的最终一战。 他的对手,是五个蛮族大部落的联军。 这几个大部落的首领,意识到以自己一个部落,无法抵挡拓跋鹰之后,不约而同地组成了同盟。 辽阔的草原上,双方的蛮军蓄势待发,而随着一声令下,双方士兵正式发起了冲锋。 如果按人数而言,五大部落联军还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可一交战,五大蛮族部落那边,就出现了“意外”。 处于侧翼的“蛮鹿氏”,直接反水了。 是的,蛮鹿氏的族长,其实早已暗中投靠了拓跋鹰。 当初蛮鹿氏投靠后,拓跋鹰并没有明着让蛮鹿氏的人加入自己的军队,为的便是这大决战中的致命一击。 蛮鹿氏的反水,直接让部落联军士气大落。 在交战之前,隐忍派潜伏在各部落的人手,就已经发起了舆论战。 所以,很多蛮族人都知道,他们在对抗的,是狼神选中的勇士,他们这种抵抗,是对狼神的亵渎。 虽然几个大部落的首领并不愿意屈服,轻易交出手中的权利。 但决战之前,他们部落内的人心,其实早就散了。 而如今,蛮鹿氏一击背刺,直接把几个部落首领打懵了。 特么的,不讲武德,这样都搞偷袭? 眼见部落联军士气低落,拓跋鹰率领自己的军队乘胜追击,直接打得四大部落联军丢盔弃甲。 于是乎,拓跋鹰轻易便取得了这次定鼎大荒的一战。 此战之后第三天,拓跋鹰在众多臣服的部落首领拥护下,正式称帝。 这在大荒草原上,是前所未有的。 蛮族多是以部落存在,便是昔日的蛮族大首领,也只是因为本身部落强大,所以能号召其他部落。 而如今,拓跋鹰却真正意义上,统治了整个草原。 蛮族一统,拓跋鹰称帝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快地传入了乾国境内。 今日早朝,大殿内的氛围,明显比以前压抑了很多。 乾国已经经历几十年安生的日子。 甚至,在镇北军的保护下,他们都已经忽略了,境外还有蛮族的存在。 如今突然收到风声,说是蛮族完成了大一统,这些官场老油条们,顿时感觉到了一种风雨欲来的味道。 乾盛帝其实早就已经知道,蛮族中有个部落起势了。 原本按他的分析,蛮族内部肯定会经历各种大战,这场内战至少会持续数年时间,并且打得蛮族内元气大伤。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部落的首领起势的速度如此之快,竟然只是短短的数月,便彻底统一了整个蛮族。 一时间,乾盛帝回忆起了,乾国被蛮族支配的恐惧。 第一次乾蛮大战击败蛮族之前,蛮族一直是乾国人的梦魇。 这些野蛮人以窃掠为生,频频在乾国边界打秋风。 最后,更是在允王这个带路党的帮助下,直接组成联盟攻入了乾国境内。 这一天,镇国公难得地上了早朝。 说实话,他跟乾盛帝一样,对于这个蛮帝能如此快地统一草原,心里有些意外。 他发现,自己有点小瞧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蛮族人。 哎,国之乱起,妖孽横生啊。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可怕的吗。 “如今蛮族再起,诸位觉得,该如何应对?” 乾盛帝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芸芸百官。 一时间,不同的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有的主张和平共处,派遣使者表达善意。 有的主张加强边境的防守力量。 有的激进一点,则是主张在蛮族内部还未彻底稳定前,发兵攻打之。 朝堂百官各抒己见,乾盛帝却面无表情,他看向老神在在地站在武将之首的镇国公,忍不住问道:“不知镇国公又是何意见?” 镇国公见百官都看着自己,便出列道:“陛下,以如今大乾的后勤补给,无力主动深入草原作战,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如果可以,镇国公早就率兵攻打过去了。 但这些年来,大乾休养生息,用来恢复之前的残破之景,到了如今才略显好转。 镇国公心里很清楚,大乾的国力,无法支撑起一场,规模数十万人的境外战争。 如果是闪电战,耗时不多,没准还有可能。 但镇国公也没有信心,在战略纵深如此广的大荒草原,迅速击溃蛮军。 蛮族人喜欢以拳头解决问题是没错,但他们又不傻,如果真打不过,难道不会逃吗? 尤其是,镇国公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蛮帝还不是个简单人物,更不会轻举妄动。 乾盛帝自然知道镇国公的意思,心下也有些无奈。 父皇留下的烂摊子,他花了这么多年,才总算是恢复了过来。 没想到大乾才刚有起色,蛮族又起势了。 “那且静观其变”乾盛帝叹了口气,“边境那边,镇北军多加注意蛮族动向。” 有着镇北军在边境驻守,乾盛帝心里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些年哪怕再穷再苦,乾盛帝对于军费上的开支,也没有想过要裁减。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军队才是他立足的根本,没有军队威慑宵小,怕是自己的政令都传达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