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1319章

镇北王 关宁靳月 3001 2024-04-18 21:22
   “为什么?”   关宁平静道:“模具制作方面已经很成熟了,其他还有什么问题?”   他跟袁温边走边探讨着。   袁温是火器营统领,其冶造局副局丞的职位还兼任着,就负责火炮打造,更加方便。   “问题很多。”   袁温沉声道:“模具浇注不太稳定,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需要随时改进,打造一门火炮周期太长。”   关宁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纯粹手工自然做不到流水线上的精准,首先做出来的模具就不可能保证一致。   模具不行,做出来的火炮自然不行。   哪怕是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效用,尤其是药室,身管等重要部位稍有不对,就有可能炸膛!   这是一个在明清时期都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   火炮想要把炮弹打出去,就要装填火药,炮弹越重,火药越多。   如果火药装少了,产生的冲击力根本不足矣把炮弹打飞出去,没准炮弹刚出炮膛就掉到了地上。   可能这炮弹最大的威力也就是砸人脚了。   想想这是多么尴尬的场面。   可要是装多了,由于炮管是一个封闭空间,就会内部爆炸,即炸膛!   炸膛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在使用火炮中,因炸膛发生的惨剧很多。   因而每一门火炮在正式投运前,都会经过多次试验,找寻最合理的火药使用范围和上限。   又要保证威力,又要保证不炸膛,这就很难做到。   再有制作泥模就很麻烦,耗时极长,好不容易做出来,可能就不能使用。   所以,从火炮正式生产到现在,只算能真正投入使用的,不超过三十门。   夸张么?   这一点都不夸张,反而是现实。   关宁明白。   像很多小说穿越后,轻轻松松便造出来威力又大,又没有问题的火炮,那纯粹是胡扯。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并不是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袁温开口道:“还是要用铁模具!”   “铁模具制作精准度高,还能够重复利用,打造出来缺陷较少。”   关宁看着刚放完炮的第三代元武大炮,通体黝黑光滑,他知道能用泥模做到这种程度确实很不容易。   用铁模是他想出来的。   “铁模具做的怎么样了?”   “基本快完成了。”   袁温开口道:“不过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材料不足。”   “按照您的要求,用熟铁制炮,可熟铁的产量太低了。”   熟铁就是钢。   最早制作火炮用的材料都是铜,铜的硬度和耐火性更好,做出的火炮确实很有保证。   但铜火炮的造价太高了。   铜可是制币的主要金属,可想而知。   再就是用铁。   铁也分生铁和熟铁。   生铁做出的武器都不太好,又怎么能造炮。   明清时期,看似造出了很多火炮,其实就是生铁所制,产量扩大了,质量却很差。   是伪劣产品。   所以关宁将炼熟铁提到了第一要务,本质就是炼钢。   所以这都是环环相扣的。   想要做什么,必须要做到什么。   这就是工业发展的正常规律。   “熟铁产量不高么?”   关宁开口道:“朕已经责令地方上缴铁矿石给工部,新朝建立后,收回了好几座原属于贵族私产的铁矿,都全力供应工部,就算不足,也不至于短缺到如此程度吧。”   他对袁温的进度很不满意。   生产应该是一直向前发展的,而不能停滞不前!   对梁战争结束后,大康损失极大,兵力减员严重。   要同时面对三方威胁。   北方蛮族什么情况还未可知,签订盟约只是克烈部落签订了,又不是全部蛮族。   而且克烈部落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跟大康闹掰,而再起战乱。   然后就是梁国和魏国。   梁国自不用说,魏国之前虽然跟己国联合,但那时不得已而为之,符合魏国利益的举动。   梁国失去了威胁,接下来就要防备大康,甚至直接攻战。   战争结束并不代表着高枕无忧,实则危机四伏,关宁紧迫感相当强。   天策府和兵部联合禀奏,经过他们核算,现今国家至少要再征备三十万兵力的军队。   镇北军积存多年,连年征战多有损伤,并在关宁接手后,就没有补充过。   战斗减员,年老退伍。   补充迫在眉睫。   而且宜早不宜晚。   因为要提前征召训练。   可怎么征?   这几年国家就没有安定下来,连年的战乱,死的人太多了,在前朝时,就被隆景帝征募了一批又一批。   青壮劳力短缺严重。   现在是北方六州十室九空,再继续下去可能就是全国都如此。   没有兵卒就无法守卫国家,继续征兵,一来没有兵源,二来可能激发矛盾。   难!   所以关宁采取精兵之策。   以少量精兵替代大规模军队。   要补齐这个短板,就要发展火器。   不说达到主力的程度,至少要成一大助力。   关宁思绪一闪而逝。   袁温开口道:“铁矿石倒不短缺,在冶造局存满了。”   “那是缺煤炭?”   在关宁教授下,工部冶造局的技术提高了很多。   已经由传统炼铁进入到一个更先进的层次。   煤在古代早已经应用但碍于生产规模,未能大规模应用而彻底普及。   煤炭并不能炼钢,但焦炭可以。   所以这个步骤是,先把煤炭做成焦炭,再用焦炭来炼钢。   为此,关宁刚在京郊成立了几个焦炭厂,专门用来做焦炭。   这方面并不算是新鲜的技术,在明清时期就存有很多焦炭厂。   关宁也进行了效仿,几座焦炭厂已经开工。   他知道,既然铁矿石不缺,那只能是缺炼制所用的煤了。   “是煤炭。”   这时袁温开口道:“实际上煤一直都是紧俏短缺之物,普通人家根本用不上。”   “在两个焦炭厂成立后,煤炭的价格再度番翻,上涨到一个极高的程度,焦炭厂根本运转不起来,因为买不起煤。”   新成立的焦炭厂就在工部之下。   “没有焦炭,您所说的焦炭炼钢自然无从谈起。”   “工部没有自己的煤窑么?”   关宁突然想到他曾经忽略的一件事情。   “煤窑不是一直都受朝廷管控吗?跟盐铁专卖一样。”   袁温开口道:“朝廷管控的只是普通人无法专卖,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   “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宁皱着眉头,他要发现了不得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