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征讨前夕
数日行军, 李忧一行人终于从雒城附近到了江阳城中, 江阳城是江州附近的城池,距离建宁直隔了一条江河,过江之后便是朱提城,绕过一座山,便是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建宁了! 中军大帐, 李忧桌案上的线报几乎要堆成一座小山, 这都是贾诩安插在南中的暗探回报来的消息! 李忧一直都十分赞同贾诩豢养死士的计划,毕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多些后手总归是好的,可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贾诩这老小子,竟然不声不响的将事干的这么大! 李忧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感慨道, 他清楚的记得,贾诩在平原曾不止一次的对刘备提出,将死士的指挥权交给刘备,让其直接统领这群死士,最多有不懂之处与贾诩商量一下便可, 没办法啊! 谁让这老小子玩的太大了! 这也就是刘备,换做天下任何一个君主,在发现自家麾下谋士豢养如此众多的死士,晚上哪里还能睡得着,若不将这些死士彻底掌控在自己手里,如何能够安心? 贾诩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也不想搞这么大,但谁让刘备看到了这群死士带来的情报优势,不断的向贾诩倾斜资源, 这么多钱粮都给了贾诩,他要是养不出一群像样的死士,反倒是尸位素餐了! 所以贾诩一直都想快些把死士的指挥权交给刘备,他自己也能落得个安心,可刘备却不以为然, 有可能他是根本不懂贾诩到底在担心什么,也有可能是跟李忧学不来一点好,满脑子都是可别让我干活, 每每贾诩提出要将死士交给刘备之时,后者的回答总能让贾诩一脸无语,虽然具体的话句李忧已经记不清了,但具体的主题思想大概就是, “我要那玩意有啥用啊?”, 想到此处, 李忧差点噗呲一声笑出声,一心自保的贾诩碰见对这方面极为迟钝的刘备可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了! 一张又一张的线报从李忧视线中略过,南中的情况要比李忧想象中复杂的多,大大小小的族群分拨自治,而孟获在其中无疑是最具有威信之人,用比喻来讲,可能孟获在南中的地位也算得上是名门大户,四世三公了! 现在的孟获显然要比李忧记忆里之中的还要混蛋不少, 此时比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间要提前将近二十年,现在的孟获还正值壮年,靠着一身武力和威信名震南中,从贾诩死士递呈上来的线报便能看出,血气方刚的孟获可绝对不是一个好说话的角色, 按照信报中的描述,最先起了反叛心思的人其实并不是孟获,而是一个叫做雍闿的人, 此人乃是南中豪族,本身就颇有家资,与士燮联合叛乱,搅得南中不得安宁, 但是他本身的力量终归有限,为了能加强在南中一带的影响力,进而彻底进军益州,雍闿便煽动孟获一同反叛,二人先后作乱,趁着曹操攻进益州的天赐良机,瞬间便让云南一带燃起了战火, “这个雍闿......”, 李忧喃喃自语道, 说实话,他对此人的了解其实不多,只是依稀记得此人在演义中闪似乎是直接被诸葛亮击败,随即便斩杀祭旗,毫无容忍, 可对于孟获,诸葛亮却极为包容,七擒七纵,愣是活生生的将其感化, 这其中的猫腻,李忧不得而知,但演义之中的汉丞相绝对不是随性而为之人,几番思量过后,这其中的深意李忧也能猜出个一二, 南蛮部落众多,各自为政,而孟获在其中的威望绝对不是雍闿之流可以比拟的,说白了,孟获就是诸葛亮镇服南中的一根定海神针!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既然演义之中已经给出了最佳的处理方法,李忧便打算照猫画虎,先拔了雍闿这根眼中钉! 当然, 对付这种下三滥的角色,李忧也无须多么费心,演义之中的蜀军刚经历过夷陵战败不久,好不容易腾出手来平叛的诸葛亮其实手中并无多少兵将,可即便如此,还是轻而易举的将雍闿斩杀,甚至连战争过程都未曾在史书上多留几笔,这无疑也从侧面说明了雍闿其实并算不上什么厉害的角色, 现在的李忧要兵有兵,要人有人,说句实在的,要是他打个雍闿还如临大敌,那也太不把刘备手底下这些一等一的文臣武将当人了! “子龙!”, “末将在!”, 李忧抬起头,环视一周,随后对一旁的张松、徐庶说道, “南中地形复杂,部族林立,没有熟悉地形之人,终究还是有些难办,”, “子乔、元直,此次你们二人就和子龙同行,大小事宜都由你们二人商议决断,务必要将雍闿击败,无须留手,直接斩杀即可!”, “诺!”, 三人领命称是后,赵云当即便出帐点兵,看着赵云离去的背影,李忧稍作思量,突然扭头看向张飞道, “三哥,你和子龙同去,如何?!”, “我?”, 张飞指了指自己,想了一会儿,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当即便点头同意, 李忧不易察觉的松了一口气, 幸亏他反应及时, 这次去征讨南蛮,为的是扶持出来第二个马超,但孟获和马超有一点极为不同, 你本事如果能比马超高,那马超就算是挨打也会立正, 但孟获可不一样啊, 七擒七纵才肯服气的性格,怎么看都是一条倔驴,对付马超,张飞或许是一步妙棋,但对付孟获,张飞可真是容易坏事! 支开张飞, 李忧悬着的心也算放了下来, 只见他扭头看向诸葛亮, 郑重说道, “孔明,此次征讨南中,为的就是要让孟获心服口服,你心中可有计较?”, “当然!”, 诸葛亮颔首点头, “南中蛮族,军容不整,计谋无出,只要将其全面挫败,必能将其折服!”, “既然伯川先生将此事交在我手,”, “亮,”, “必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