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兴汉

第20章 朝会闭幕何教儿

三国:兴汉 红落 3514 2024-04-18 20:52
   “袁本初乃天下楷模,究竟该居何职啊?”   “依我来看,非九卿不可!”   ”如此岂不是一门一公两卿?虽说有圣眷,但也不可太盛啊。“   ”那不如封侯吧,平叛属于军功,可封侯!“   ”封侯,袁本初本来就是亭侯,难道要封乡侯?“   “这,袁本初是亭侯啊!”   ......   众人议论纷纷。   羡慕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崇拜者有之......   朝堂之上,人面百态。   珠帘之后,刘辩慧眼如炬。   可眼见众人议论纷纷,却始终难以定论,只得再次赤膊上阵。   没办法,如今的朝堂中,并没有他的亲信。   至于卢植,似乎是不想涉入朝堂争斗太深,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   亦或者,他不想和袁隗有冲突。   毕竟,从关系上来说,他的老师马融,是袁隗的舅父(汉时,舅也为岳父)......   ”后将军,诸位以为如何?”   刘辩的声音有些童声的尖利,但却清晰的落入众人耳中。   不少人再次愣住。   天子还嫌袁家人的兵权不够多么,还要给军权!?   但太后何思却忽然明白过来,当即开口道:”董并州虽然忠心耿耿,且有救驾之功,但毕竟是外官。   此时领大将军府事,于情于礼不合,可议增加封邑一千户。   司隶校尉袁绍,有平叛之功,可拜后将军,暂领大将军府及车骑将军府事。   司隶校尉一职,有司议一议,有谁合适。”   随着潘隐大声制曰后,太傅袁隗带着众臣高呼:“谨遵上制。”   “司隶校尉既然已经升为后将军,后续人选,还有推荐?”   吏曹尚书卢植终于开口,向袁绍询问道。   这也是官场上的一种常态,一般官员的升迁,是各方平衡得来的结果。   而官员升迁后留下的位置,会先让前任来推荐。   此人大概率会投桃报李,以平衡给自己升官所许诺的条件。   当然,也会有不讲武德,直接推荐自己人,继续占着这个坑的。   袁绍的后将军不是各方平衡的结果,是上命,也就不存在之前的内部平衡。   但官场上的习惯,还是会先要袁绍来推荐人。   袁绍可以推荐,也可以不推荐。   此时,袁绍先是向卢植行礼,同时微不可察的看了袁隗一眼。   从袁绍被提进入内朝,就不再原本的计划中,也现在被升为后将军同样不在计划中。   不过袁隗一副身体疲惫,昏昏睡去的样子,并没有给出任何讯息。   见袁隗没有指点,袁绍认真思索一番后,道:”臣推荐典军校尉曹孟德,此人曾为洛阳北部尉,熟知雒阳事宜,且颇有干才。   任议郎时屡次上书,痛斥时弊,为大将军窦讳武、太傅陈讳蕃鸣冤,言辞恳切。   后历任骑都尉、济南相。“   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期间,曾经以五色大棒处死了宦官蹇硕的叔父。   袁绍推荐曹操的重点,就是曹操坚决的站在宦官的对立面。   这也符合袁绍清流领袖的身份。   而以曹操的资历,也足以担任司隶校尉。   只是珠帘后方的刘辩,神情有些怪异,袁绍还真是有好事不忘发小曹操呢。   若是袁绍这个时候得知,现在的小弟曹操以后会杀他全家,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他眉头微皱,思索现在拉拢曹操的可能性。   ......   对于袁绍的这个推荐,众人议论纷纷。   毕竟是清流领袖,天下楷模袁绍推荐的,又见袁隗没有反应,便大都持赞同的意见。   随着司隶校尉的确定,袁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幸好旁边人手快.......   他这次眼皮耷拉,是真的瞌睡着了。   见状,随着太后何思点头,朝会自然结束。   ......   这一场朝会,袁隗看似权势熏天,但刘辩也取得了他想要的一些结果,暂且压住了董卓的崛起。   袁绍是天下楷模,又以后将军领大将军府事,应该足以对抗董卓。   看着需要两人扶持的袁隗,刘辩心中明白,这次能够获胜,最大的原因,正是毕岚所说,袁隗太累了。   如斯大的年纪,筹谋多日,又劳累了接近两日一夜,没有歇息,铁人也扛不住。   刚才那一个踉跄,若是没有人扶,不知道会不会摔死......   在袁隗看来,天子刘辩一番操作,提拔的也是袁绍和曹操。   这和提拔董卓又有什么区别呢?   兵权还在他袁隗手中。   接下来,董卓扮演恶犬,岂不是更加的合情合理。   ......   随着尚书台拟诏和符节台用印后,袁绍、丁原和曹操也就走马上任。   朝会结束,事情才刚刚开始。   原本天子太后都在南宫,如今则要全部搬迁到北宫。   尚书台、符节台、兰台等很多办事机构都设在南宫,同样需要搬迁。   因为宫中宦官绝大部分被杀,少府阴修可谓出门就是焦头烂额。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宫女出宫的头等大事,需要他处理。   天子和太后抓到了他的小辫子,如果处理不好,是要将他革职,还要去廷尉自辩。   ......   当朝臣大都离去之后,何思终于有时间和刘辩说些事情了。   当下何思牵着刘辩的手走入中殿,潘隐等人便安排其他宦官在外伺候   宫中的宦官,并没有被全部杀绝。   除了跟在刘辩身边的毕岚,还有跟在太后身边的潘隐、赵淳等人都没有被杀死。   宫中值夜的尚书、黄门侍郎都在,袁绍等人也不敢过分相逼。   所以跟随在何太后身边的五六个宦官,都保住了小命。   另外,如苗祀等得罪之前中常侍,而被关在北寺狱的,也因祸得福,保住了性命。   最搞笑的是一些模样俊俏的年轻太监,眼见死路将至,便披散了头发,穿上宫女衣服,混在宫女群中,如此也活下来十来个。   随着事情的安定,这些人又自发的汇集到了太后的身边。   如此一来,竟有三十左右。   殿中空阔,待身边人都离去,何思鼻子一酸,眼泪又簌簌落下。   但还没有等待刘辩安慰,她就飞快擦干了眼泪,道:“辩儿,我们危在旦夕,接下来可万不能如今日这般。”   刘辩跪坐行礼后道:“亲母之命,儿臣谨唯。”   “一日不见,怎么和阿母生疏起来。”   何思一把拉起刘辩,环于怀中,道:“阿母正要有事教你。”   刘辩无奈,只得依在何思怀中。   何思并没有察觉到儿子的异样,而是认真教导到:“你父在日,常和我说,要掌控中宫,必须要有制衡山之术。   如今你要执掌天下,同样如此。   原本是要慢慢教你,谁知我兄何进匹夫,妄引边军入京,致有今日之祸。   如今,却是来不及言传身教,只能和你明说,能领悟多少,全靠你的天资。”   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且谨记,但有一步错差,我母子死无葬身之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