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潜入南唐总参谋部,为李璟制定北伐方针。 南唐的北伐路线由西往东看,大概有四个港口: 1,光州。 入选理由:南唐版图的西北重镇,交通便利,军事设施完善,距离河中地区、汴州的直线距离最近; 缺点:与南楚相接,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势必引起南楚的恐慌,容易诱发军备竞赛,有擦枪走火的风险。 2,寿州。 入选理由:同样是南唐北部重镇,且本次北伐副总司令就是寿州节度使刘彦贞,占据地利、人和; 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3,濠州、泗州 入选理由:与寿州一样,是南唐北部的著名边境城镇、与中原拉锯的明星要塞据点,通过泗水可以逆流而上,直接杵到徐州地区; 缺点:与寿州一样。 4,海州 入选理由: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是南唐版图的最东北角,孤独地伸到了山东半岛的脚下。从这里出发的唯一理由,就是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只有傻X才会选择从这里出发。 缺点:距离主战场最远;侧翼缺乏保护,非常容易被“断丁”;虽然能够出其不意,但并不能攻其不备,海州——密州——沂州是淮南势力勾结山东半岛的反叛势力(如之前的青州节度使王师范)的重要纽带,中原王朝历来高度重视这条“淮鲁走廊”,在徐州、兖州、郓州等布设重兵。 综合分析的话,寿州应该是首选,濠州、泗州则可作为备选,而如果用排除法的话,头一个被排除的,就是海州。 但是,李璟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完美避开“最优解”的固化思维,另辟蹊径,偏偏要从海州北上,沿着祖国东部海岸线一路向北,抵达美丽的山东半岛,然后折而向西,出山东、过河南,不远万里解救河中李守贞。 实际上,通过从海州出兵,也可以大致猜出李璟的小心思。他并非是要真的解救李守贞,而是利用李守贞把中原主力牵制在西部的时候,趁火打劫中原东部的领土。如果真的打通了这条“淮鲁走廊”,就有可能继续向北延伸,通过德州——沧州——幽州,最终打通一条“淮辽走廊”,与契丹形成实质性的硬联接,从而共谋中原。 当然,李璟向北的预设终点站究竟在哪儿,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连一步都没迈出去。总之,李璟是想趁中原内乱,为南唐攫取利益。 总司令李金全率领大军按照规定路线挺进到沂州城下,然后下令饱餐战饭,吃饱了好上路。 饭刚做好,巡逻兵就传回一条消息,说有数百名后汉士兵就在前方,与我们只隔着一条小水沟,而且数百人全是老弱病残孕……干他一娘票吧! 诸将刚端起碗来,立刻扔下碗筷,纷纷请缨,打算抢立这份唾手可得的开战首功。 李金全面色凝重,下令:敢说出战者,斩立决! 南唐将士难掩心中失落,畏于军令,全都对李金全侧目。 日暮将近,南唐将士扼腕叹息,认为失去了一次战机。没想到前方密林中忽然传出号角,紧接着,无数后汉伏兵纷纷放弃阵地,暴露目标,他们的眼神中也充满失落,“空杆儿了,走。”据记载,后汉军队的金鼓声传出十几里地,可见伏兵数量之多。 李金全指着徐徐撤退的后汉军队,对南唐将士们说:“自己看看,你们还想出去打吗?”南唐将士吓出一身冷汗,对李金全既敬佩又感恩。 对于这次北伐,作为总司令的李金全都没有足够的信心。 他自幼追随后唐明宗李嗣源,戎马一生,十分清楚中原将士们的战斗力,只因中原近几十年几乎从未停止争斗,将士们普遍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反观南唐,由于徐知诰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南唐将士多年未接触实战,战斗力普遍不如中原;且南唐权力中枢被“五鬼四凶”把持,他们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大局观,就算前方打得顺利,也难免被后方的权力争斗掣肘,功亏一篑。 比如这次未遂的伏击战,这是多么明显的陷阱,南唐将士竟然无人识破,若不是李金全当机立断,恐怕这支北伐大军就将在沂州城外全军覆没。 淮汉两军的这次接触虽然没有使南唐军队产生实质性损失,但对南唐士气的打击是极大的,从总司令李金全到基层官兵。 李金全感到自己实在带不动这些菜鸟,于是召集诸将,商议对策。诸将达成了一致意见——撤。 于是,李金全上疏李璟,请求撤军,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李金全率部返回海州。 李璟的第二次北伐无疾而终。 退兵之后,李璟给后汉刘承祐写了一份信,调解河中事务,大意是让他大度些,李守贞还是个孩子呀,另外请求与后汉恢复友好外交关系,恢复通商。 国际政治往往遵循着“大国要面子,小国要里子”的客观规律。如果双方都是大国,或者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的话,那就要互相交换筹码,你在这个问题让步,我在那个问题上让步,咱谈判桌上你来我往;而如果其中一方在战场上处于明显劣势,那么就应学会适应“小国”的角色。 后汉无疑是大国,李璟认为南唐也是大国。 南唐悍然干涉后汉内政,出动军事力量支持后汉国内的反对势力,先输在道义上,继而又输在了战场上,这已经在接下来的和谈中为南唐创造了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然而李璟却还摆出一副大哥的姿态,愣充大尾巴狼,调停河中事务。打肿脸充胖子,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后汉刘承祐没有给李璟任何面子,直接无视,对李璟的书信不予回应。 李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第三次北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