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疯狂的胡惟庸
胡惟庸一番假意劝说,已叫众人顿感前景黯淡,似乎待他们死后,各自家族都注定没落。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唉声叹气,饶是如此,仍有人抱苟且念头,喃喃说道:“即便如此,总能享一世富贵不是?” 做一辈子安乐侯爵,总比冒死造反强得多吧! 这话一出,立刻遭到胡惟庸的冷笑反驳:“一世富贵?只怕你等把朱重八想得太好了,你以为你们安分守己,朱重八就不动你们了?尔等难道忘了,廖永忠的前车之鉴吗?” 廖永忠,早先替朱元璋卖命,还帮他除了心腹大患,最终,却反遭天子灭口,连性命都没保住。 想起廖永忠的经历,众人大是痛惜,同时又暗生担忧。 对啊,咱跟着天子这么多年,谁没替朱天子办过几件血案?若是他朱天子哪一天想起旧事,又心生忌惮,会不会再重演一次廖永忠惨案?而且以他们的性格,又怎么可能安分守己,若真是如此,今日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正当众人心惊胆战之时,坐在角落的唐胜宗忽地站了起来。 被朱元璋剥掉军权,发配回府闭门思过后,唐胜宗一直就极少露面,今日看到他,陆仲亨几人也甚是好奇。 只不过,从酒席一开始,唐胜宗一直窝在角落喝酒,也未曾说过话,旁人只当他心情不好,因而并未理会,这时他一站起身,所有人自然都看了过去。 唐胜宗起身将桌子一拍,面有怒色道:“老子当初替陛下打江山,流了多少血,受过多少伤,可结果呢?” 说话间他将身上外袍一扯,露出肩头上几道深疤。 “除了这一身的伤,什么都没落下,官职富贵没了,连那免死铁券都被收了回去,如今更是被打发在家混吃等死……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我这副模样,便是你等将来的下场!” 很显然,早在今日之前,唐胜宗就已经被胡惟庸说服了,此番站出来,他正是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劝诫众人。 几人与唐胜宗的地位相仿,自然对他的经历感同身受,同情之下,他们唏嘘嗟叹,心中对朱元璋,更多了几分怨念。 “现如今,进是死,退也是死,你们若还是只求眼前的苟安,到时候任人宰割,可别怪老夫言之不预!” 眼看众人陷入纠结,胡惟庸继续劝道:“若真有一天,朱重八恩将仇报,如对付廖永忠那般对付你们,你们又当如何?到那时,你等性命不保,家产抄没,妻女发配教坊司接客……若是那样,倒不如与老夫一起搏上一把——哪怕是死,也要咬下他一块肉来!” 众人一想到抄家灭族、妻离子散的场景,顿时惶惧非常。 朱元璋是何等狠辣手段,他们最是清楚,再加上前阵子廖永忠的事,更增添了众人的猜恻惶恐。 如今,再被胡惟庸一激,又联想到吴祯、唐胜宗等人下场…… “砰!” 短暂沉寂之后,费聚第一个跳出来,猛地拍桌怒喝:“干了!与其整日惶恐,不如跟着胡相反了!”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继费聚之后,陆仲亨和赵庸立马也跟着附和道:“不错,干就干,大不了一死百了,总好过现在担惊受怕!” 很快,酒桌之上已达成共识——共创大计,替天行道! 也是这几人脸皮够厚,把造反之事说成了替天行道,不过这造反可不是说几句狠话就算数的,得有精密的部署,完备的计划。 在座几人,都是跟着朱元璋干过一次造反大业的,多少心里都有点数。 在他们看来,造反一要有兵权在手,二要士绅阶层的支持,三要有合适时机,可仔细一想,他们目前什么都没有,压根就不具备造反的先决条件。 稍一冷静,几人又一阵泄气。 “咱现在要啥啥没有,拿什么反抗陛下?最起码的,造反得有兵马吧,我们现在没有一点兵权,如何造反?” 胡惟庸却是镇定自若,他抬了抬手,安抚住手足无措的几人,笑道:“即便是有了兵权,你们以为就能打赢当今陛下了?” 几人一愣,赶忙又摇头。 实际在整个大明,论军事水平最高的,不是徐达和常遇春,而是朱元璋。 虽然在鄱阳湖之战后,老朱已经不再带兵上阵,只坐镇后方了,但每逢大战,他都会亲自主持军事会议,为参战将领分析敌我态势,推演战争进展,并为他们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朱元璋对战争洞若观火,是能做到精准预见的天才军事家,他能让将士们在战前,就对此战何时该进,何时当退,何时该固守,何时应死战,都清楚了然,打起战来得心应手。 自起事以来,朱元璋所做的军事部署,就从没有出过差错。 即便是明军唯一一场败仗——岭北之战,也是中路军的将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按照朱天子部署的作战策略行事,孤军深入所致。 因此,此刻即便已挑明了反意,在场几人也绝不敢说自己能打赢朱元璋。 眼看几人一脸怯意,胡惟庸冷笑道:“既然打不赢,那有没有兵权,又有何区别?” 这话乍听来倒有些道理,几人一时间竟无法反驳,可细一思虑,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胡惟庸却又抬起手来,打住众人迷惑道:“所以此次老夫所策划的,并非武力造反,而是政变!” “政变?”几人两眼一懵,他们这些人只懂带兵打仗,至于政变什么的,真的不懂呀! 见此情景,胡惟庸也是一阵无语,他真的怀疑,自己带着这几个货一起干,真的能成功吗?他自己都有些怀疑了,但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所谓政变,即是不动用兵权,只通过朝堂上层,动用密谋、逼宫、行刺,或是局部兵变,实现抢班夺权的行动,像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神龙政变、甘露之变等等……都是这种不依靠兵权实行的政变,咱们只须效仿前人即可!” 胡惟庸细细讲解,具体举例,终于有人听明白了。 陆仲亨率先叫道:“这意思是不是……抢先将陛下给做了,这政变就算是成功了?” “说得不错,但是不光要干掉上位,更要将太子也一并做掉!”胡惟庸补充道。 朱标在朝堂军中的影响力都极大,便是干掉朱元璋,朱标仍能凭借其威望势力稳住时局,要想成事,这父子二人一个都不能留。 陆仲亨连连点头:“倒也是,太子的手段不亚于他爹,要干掉自然一起!” 随后,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追问道:“那其他几个亲王呢?” 除了外放的老二外,其余几个亲王都还在京中,这些人虽不及朱标,却也并非无能之辈,若这些人团结起来,稳住时局,再迅速调兵平乱,胡惟庸等也难以对付。 胡惟庸却很是镇定,笑着摆手道:“自古以来,夺嫡之争何其惨烈,一旦太子被诛杀,只怕其余亲王都会为了那大宝之位自相残杀呢!到那时,他们哪能顾得上为父兄报仇雪恨,说不得反而还要拉拢咱们呢!” 众人听得一脸迷糊,费聚抢先问道:“为何要拉拢咱们?” 胡惟庸冷笑:“想要坐上龙椅,非得有朝堂支持,我等虽无兵权,却也有威望人脉,如何不能拉拢?到时候,咱们只管挑一个听话懂事的亲王,扶持上位……” 费聚立马叫了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座几人虽都是粗莽武夫,但也知道三国的,曹操不就是这么干的嘛! 如今听胡惟庸这部署有鼻子有眼,几人顿时信心大增。 却在这时,费聚又问道:“这件事……要不要知会韩国公一声?有韩国公出手帮忙,或许能更容易些!” 李善长毕竟是淮西一派前任老大,在朝中威望资历极高,有他帮忙事半功倍。 胡惟庸却立马皱眉道:“此事不妥,你们可别忘了,前阵子陛下将华夏通史交给韩国公主编,此刻韩国公对陛下可谓感恩戴德,若叫他知晓咱们的计划,只怕会横生枝节!” 费聚当即一愣:“相爷是担心韩国公会出卖咱们?” 胡惟庸双眼一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咱们干的是诛九族之事,不可不防啊!” “这倒也是!”几人细一思虑,纷纷点头, 但陆仲亨仍有所顾虑:“可咱们事先不知会韩国公,待到事成之后……” 胡惟庸立马接话:“事成之后,木已成舟,到时咱们让他出来主持大局,他绝不会拒绝的!” 几人闻言,再次点了点头,毕竟李善长和朱元璋之间的分歧,即使是他们这些武将,也都知道,到时候让韩国公来掌控大局,想来他不会拒绝。 “可除了韩国公,还有魏国公呢,魏国公铁定不会站在咱们这边的,待他闻讯赶回京城,咱们又如何办?”陆仲亨依旧忧虑道。 徐达和朱元璋是穿一条裤子的,他又是军方主帅,节制大明绝大部分兵力,加之他在朝中威望极重,一声令下必有不少武将随从附和,只要他在局势未稳之前赶回来,一切又会有变数。 这话一提,众人立又担忧起来。 胡惟庸连番摆手:“你们不必担心,老夫已联络北元王庭,以幽燕以北的土地为报酬,换取他们的合作,年后魏国公出兵塞外,北元那边自会想方设法拖住他,待魏国公收到消息赶回京里,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众人一听那“北元王庭”,当即惊得瞠目结舌。 这胡惟庸是疯了吗,为了报仇雪恨,竟要勾结外敌,拿土地换政权,他这是要做第二个石敬塘吗? 众人原本已感觉到胡惟庸疯癫至极,可没想他的癫狂仍在继续:“老夫不光联络了北元王庭,还打算联系辽东的纳哈出、云南的梁王、西域的察合台等部,约他们四面出兵,瓜分大明,倭国的怀良亲王也派出了五百武士,参与其中,共襄盛举。” 本着一个客人也是请,一桌客人也是请,胡惟庸这是打算大开国门,遍邀四邻前来瓜分中原。 几个侯爷都被吓得面无人色,瞪大着眼不敢吱声。 即使事先被说服的唐胜宗也有些结结巴巴道:“这样一来,我等岂不成了遗臭万年的卖国贼了?” 原本建立大明,他们都是驱逐鞑虏的民族英雄,怎么当起开门揖盗的窃国大贼了? 胡惟庸原本已经撕破脸皮,索性彻底摊牌。 他将拳头一攥,紧咬牙一脸狰狞道:“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如若失败,咱们便是遗臭万年的卖国贼,可若成功,咱们便是开天辟地的创世英豪!” “可是干下这等开门揖盗的事,就算用春秋笔法,恐怕也没法糊弄过去吧?” “怕什么?” 胡惟庸冷笑:“陛下那摊丁入亩之策,早已开罪了天下士绅,咱们若得了天下,只要取消这个政策,立时能得到这些士绅归顺。” “届时,天下读书人都向着咱们,史书该怎么写,民心会向往何处,不都是咱们说了算么?实不相瞒,孔家那位也向着我们呢!” 一番宏篇大论,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几人细一思索,先前那摊丁入亩,的确让他们损失良多,说天下士绅恨透朱元璋,倒也不假。 这么一想,事前工作几乎都准备完毕,只消年后北伐之事启动,他们便能趁机起事,杀掉朱元璋父子,改朝换代。 “妈的,干了!” 费聚率先将酒杯举起,仰脖饮尽,而后重重将酒杯摔在地上:“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其余几人等立马跟进,一个个饮尽杯中酒,再将酒杯摔下。 大堂之中,噼里哗啦响起瓷器碎裂声,好不壮观。 摔杯为号,几人齐齐拱手,郑重拜服:“相爷,带着咱们一起干吧,这回咱们要亲手夺回咱们辛苦打下的天下!” 众人群情激奋,亮明造反旗帜,直到这时,胡惟庸的脸上,终于露出得意笑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