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中式宗主观!
李善长现在很慌。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当然,李善长肯定没有勾结张方余孽,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开国初期李善长还是丞相的时候,就收受了江南士绅大量贿赂,从而促成了朝廷禁海一事。 当时老朱陛下考虑到张方余孽还盘踞在沿海一带,派遣水师去剿灭吧又要耗费钱粮军力,所以老朱直接就同意了李善长的法子,索性全面禁海,等将北元这个前朝正统覆灭了再说。 然而老朱陛下那是万万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龌龊的勾当! 在老朱的冷冽目光之下,李善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主动开口请罪,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老朱恶狠狠地瞪了李善长一眼,也不开口让他起身,就这么跪着吧! 李祺见状暗自叹了口气,李善长的贪,还真是够了,什么钱都敢拿,什么钱都敢贪,混账至极! 刘伯温见气氛凝重,主动看向李祺出言道。 “文和,但是你想过没有,一旦解开海禁,人人都出海谋利,那地谁来耕呢?粮食谁来种呢?” “自古当权者首重农桑,这也是我华夏能够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就算大明的丝绸织得再多,就算大明的瓷器烧得再多,就算大明通过这些畅销品赚了再多的金银,那也不能当饭吃啊!” 刘伯温苦口婆心地提醒道:“如果我大明百姓人人争利,为了利益改稻为桑,江南粮秣重地早晚会无粮可用,大明迟早会衰亡下去!” 事实上,刘伯温当年选择作壁上观,自然不是因为他也收了江南士绅的贿赂,而是因为朝廷推行海禁,这有利于百姓子民安安心心地耕田种地,有利于维持大明王朝的统治。 不得不说,刘伯温这个天下名士还是很有眼光和见识的,其政治眼光在大明这个时代都是出类拔萃的,最顶尖的那一批。 对于刘伯温的预测,李祺这个能够透视未来者,非常清楚的知道再往后百年江南原本的产粮重地所需粮食还要从湖广进口,大明的谚语也从“苏湖熟天下足”,改为了“湖广熟天下足”。 相比于此,李祺更加看重刘伯温提到的这个问题。 那就是大明全面禁海,除了是因为倭寇和张方余孽外,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稳固统治! 要是人人都知道将瓷器、丝绸等中原特产运出去,就可以谋取暴利赚到不计其数的银两,那谁还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种地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 老朱陛下也看向了李祺。 “文和,重视农桑,这是帝王的第一要务!” 李祺笑着解释道:“那么,动用各种政策把老百姓禁锢在田地里面,钱粮财政尽皆掌控在文臣缙绅手中,朝廷收不上赋税,百姓穷困不堪,天下民穷财尽,这难道就是对的吗?” “先前我也说过了,士绅缙绅凭借自身功名特权,可以无限制地兼并田地,注意“无限制”这三个字,大明田地总共就那么多,他们每多兼并一分,留给老百姓的可耕地就会减少一分,最终结果会是什么,不用我说明了吧?” 嘶…… 在场众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老朱都皱起了眉头,认真思考李祺这番话语。 田地兼并,这是亡国之道啊! “其他暂且不谈,我之所以提出海禁这个问题,并不是说非要朝廷就这样开海解禁。” “大明水师的战斗力摆在那里,堪称打遍海域无敌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大明水师负责出海贸易呢?皇帝陛下将航海贸易牢牢掌控在手中,利用赚回来的钱打造铁军承担军费富国强兵,难道这不香吗?” “就任由江南士绅和张方余孽勾结在一起,任由他们侵吞这笔暴利买卖?啧啧,那你们还真是足够大方的!” 这下子,别说刘伯温和李善长了,就连老朱陛下也是羞得满脸涨红。 李祺口中航海贸易这笔惊天利润,他先前压根就不知道,或者说老朱陛下毕竟出身贫寒,眼光浅见识短,还是小农思想主导他治国,对于海洋这种未知又充满危险的东西,他是压根就不敢接触,宁愿关起门来做自已的大明皇帝。 不只是他一个人,整个大明上下,可能都找不出一个具备海洋战略眼光的人来。 基于华夏历代王朝的地缘政治思想,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秉持着那“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的观念。 而且这种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甚至不止是大明,历朝历代的华夏子民,一直受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的影响,以致于他们本能地认为中土大地就是世界的中心。 中国帝王确立的是“中式宗主观”,也就是说儒家搞出来的那一套“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更是成了这种观念的思想舆论依据! 帝王,即天子,作为天的儿子,受命于天! 除了领有中土直接统治外,天下的其它地方也全归天子统驭和教化,是为天下共主。 那都是老天爷的儿子了,老天爷还能把好地方给其他人吗? 自然不会,所以中土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就是老天爷给天子的膏腴之地,除了中土之外的那些地方,全都是蛮荒之地、贫瘠之地、化外之地! 加之儒家“尊王攘夷”、“怀柔远人”、“尚德抑武”这些思想言论的洗礼之下,导致华夏历代帝王那都是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 “不治夷狄”是他们的传统观念,“统而不治”、“抚而不治”是他们的常用手段! 说得直白点,我实力比你强,但我不会暴力强权欺负侵略你,而是要用仁德感化你,让你主动认我做老大,让你沐浴在我的教化之下对我称臣纳贡! 守着中土这自家三亩地,历代帝王就高兴得合不拢腿了,哪里还有心思东征西讨。 然而这种思想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华夏子民一直缺乏海权观念,缺乏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是典型的大陆性地缘政治观。 原本中国并不是缺乏航海传统的国家,至迟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海上运输和海军,可惜因为这种中土宗主国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儒家搞出的那一系列思想言论,直接就粉碎了海权思想诞生的可能! 一直到了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是第一个具备对海洋的战略眼光之人,郑和带着一批同样拥有海上探险精神的同袍战友,先后七下西洋,他们曾深入前人从未涉足的海域,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海洋先驱者! 可惜,郑和现在都还没被阉割送入宫里。 “父皇啊,这可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哦,真不要吗?!” 老朱陛下:“ヾ(??▽?)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