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为何不趁司马昭上朝时杀掉他,而是选择发动自杀式讨伐? 蜀山史道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2024-8-23 10:07 山东 首发 听全文 约11分钟 52人听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曹髦,一个年轻的魏国皇帝,面对司马昭的专权,选择了一条看似不归的路。 作为一位手握帝位却无实权的君主,他本有机会在朝堂上直接除掉司马昭,但他却放弃了这个看似更简单的方案,反而选择了发动一场几乎注定失败的讨伐。 究竟是什么让他决心走上这条以命相搏的道路?究竟是无法忍受的屈辱,还是别有深意的无奈之举? 少年天子:命运的戏弄 公元254年,一个名叫曹髦的13岁少年登上了魏国的帝位。这个少年,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 与他那性格残暴的父亲不同,曹髦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才智和非凡的气度。他的聪慧和沉稳,远超同龄人,让人不禁对他充满期待。 当曹髦进京即位时,朝臣们聚集在宫门拜迎。面对如此隆重的场面,年仅13岁的曹髦并未表现出丝毫怯场。当司礼官提醒他不必向臣下还礼时,曹髦却坚持认为自己还不是皇帝,坚持向群臣答拜。 随后,他更是与大臣们手拉着手,从宫外一路走到大殿。这不仅展现了曹髦的礼贤下士,更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好感。这种成熟的政治智慧,在一个13岁的少年身上实在难得。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爱开玩笑。这个才智过人的少年,注定要与权臣司马氏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 在他登基的那一刻,权臣司马师就已经牢牢掌控了朝政大权。曹髦虽为天子,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力被架空。 但曹髦并非甘于被摆布的傀儡。他开始频频发布安抚诏书,抚恤阵亡兵士,为自己赢得民心。这个年轻的帝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为夺回权力做准备。他的每一步棋,都暗藏玄机,显示出不凡的政治智慧。 然而,曹髦的这些举动,也让司马师和司马昭察觉到,这个小皇帝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轻视。 从此,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悄然展开。这场较量,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整个魏国的未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就此拉开帷幕。 权力的博弈:机会与危机并存 公元255年,魏国镇东将军毋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以司马师擅行废立为由,在淮南举兵反叛。 司马师亲自率军平定叛乱,却因受惊过度,使眼珠从眼眶崩出,痛死于许昌。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乱了魏国的政治局势。 司马师之死,对曹髦来说无疑是个天赐良机。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收回皇权的绝佳机会。曹髦当机立断,一面下诏让尚书傅嘏率军返回洛阳,一面暗中筹划宫廷政变,打算一举铲除司马昭。 这个年仅14岁的少年帝王,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政治敏锐性和行动力。然而,曹髦低估了司马昭的老谋深算。司马昭接到诏书后,并未按照曹髦的意思行事,而是亲自率兵返回洛阳。 这不仅化解了曹髦的政变计划,更彻底架空了曹髦的权力。司马昭的这一步棋,可谓神来之笔,既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又不动声色地压制了年轻帝王的野心。 从此,司马昭变得极为谨慎,很少进宫面见曹髦,绝不给曹髦任何可乘之机。而曹髦,也只能暂时按捺下来,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这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局面,让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 这场权力的博弈,看似曹髦落了下风,但实际上,这仅仅是开始。年轻的帝王正在学习,正在成长,而更大的较量还在后面。 每一次失败,都让曹髦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谨慎。他开始学会隐忍,学会等待,为日后的反击做准备。 试探与反击: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三年后,淮南再次发生叛乱。司马昭亲自率兵平定叛乱,威望大涨。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司马昭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取而代之。 为了试探朝臣们的态度,司马昭故伎重演,让曹髦下诏册封自己为晋公,并赐予九锡、假黄钺、奏事不名、剑履上殿等一系列特权。 这些特权,无疑是为篡位做准备。司马昭这一步棋,可谓用心良苦,既能试探朝臣态度,又能为自己积累威望。 然而,曹髦并非等闲之辈。他洞察了司马昭的意图,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顺水推舟,隆重宣布册封司马昭为晋公,并附带各项特权。 按照惯例,司马昭装模作样地推辞。而曹髦则不依不饶,前后九次下诏要册封司马昭。这不仅让司马昭陷入两难,更暴露了朝中对司马氏篡位的态度。曹髦这一招以退为进,既揭露了司马昭的野心,又给了朝臣们表态的机会。 结果,站出来支持司马昭的人寥寥无几。司马昭的如意算盘落空,谋权篡位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这一结果,却给了曹髦极大的信心,也让司马昭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稳固。 这一回合的较量,曹髦可谓技高一筹。他不仅化解了司马昭的篡位企图,更借机试探了朝臣们的态度。然而,这场博弈远未结束,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两个政治高手的较量,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孤注一掷:帝王的最后倔强 一年后,司马昭再次故技重施,要求曹髦第十次下诏册封自己。这一次,18岁的曹髦终于忍无可忍。 他拔出佩剑,一剑斩断烛台,怒喝出那句震古烁今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时的曹髦,不再是那个谨慎隐忍的少年,而是一个勇于直面权臣的帝王。 曹髦决定赌上最后的尊严,除掉司马昭,拼一个无悔的人生。他开始秘密筹划,准备在皇宫北部的凌云台将司马昭杀掉。 为此,他召见了冗从仆射李昭和黄门从官焦伯,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却是曹髦最后的希望。他知道,如果这次失败,等待他的将是更悲惨的命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曹髦召司马昭入宫的那天,天降大雨,司马昭无法前来。计划推迟,消息却不幸走漏。曹髦意识到局势已经失控,他面临着被废黜的危险。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曹髦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带人直接找司马昭火拼。这个决定,注定要改变历史的走向。它不仅体现了曹髦的勇气,更显示出他对帝王尊严的坚持。在他看来,与其被动等待命运的审判,不如主动出击,哪怕结果是死亡。 悲壮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 公元260年6月1日晚上,曹髦紧急召见心腹大臣王沈、王经、王业,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然而,王沈和王业却选择背叛,跑去向司马昭告密。 得知消息的司马昭立即采取行动。他派弟弟司马伷带兵封锁东止车门,企图将曹髦堵在宫内。然而,曹髦并未退缩。 他带着宫廷宿卫和苍头官僮,强行冲出宫门。这一幕,充满了悲壮和决绝,仿佛是曹髦对命运的最后抗争。 在东止车门,曹髦与司马伷迎面相遇。面对皇帝的怒斥,司马伷和他的部下吓得溃不成军。曹髦趁机冲出云龙门,进入洛阳城。 然而,等待他的是贾充率领的第二梯队。面对重重阻拦,曹髦仍然不屈不挠,手持宝剑奋力厮杀。一时间,贾充的部队节节败退,眼看就要溃散。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太子舍人成济挺身而出,问贾充该如何行动。贾充一咬牙,说出了那句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话:"司马公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今日之事,有什么可问的!" 成济心领神会,抽出长戈,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曹髦当场刺死。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 就这样,这位年仅18岁的少年天子,在洛阳城头,以最悲壮的方式谢幕。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帝王的尊严,也用死亡揭开了司马氏谋权篡位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结语·】——》 曹髦的死,揭示了权力争斗的残酷,也暴露了司马氏统治的软肋。 虽然司马氏最终建立了晋朝,但曹髦留下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这场权力的博弈,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最终导致西晋三世而亡。 曹髦虽败犹荣,他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成为后人探讨权力、忠诚与背叛的经典案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邀你讨论 为什么诸葛亮一定北伐曹 魏? 10讨论数 搜索 成济临死前的话 曹髦的诅咒 贾南风死得多惨 刘裕灭司马懿家族 成济的下场是什么 曹髦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