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活的!都是活的!” 忽然间涌现出的四股浩荡生机,震动了整座神墟。 四位大巫居然是活的,并未死去,这无疑是打破了世人所有的认知。 “假死吗?可这又怎么可能?他们可是蒙昧纪元五帝时代的人物,怎么能存活至今?” 所有见到这一幕的人都很难相信自己的双眼。 这太过不可思议了。 蒙昧纪元后期的五帝时代至今已经多少年了? 哪怕四大巫都是登临帝境的人物,也绝无可能维持那么长时间的假死状态。 要知道,纵观整个神界九天的成帝者,除了镇压在不周山下的那位共工氏初祖,近乎找不到任何一位诞生于蒙昧纪元的存在。 那可是比中央神朝统治时期更加久远的岁月。 也就只有阴界九地,还有包括酆都大帝在内的寥寥几位,乃是从蒙昧纪元后期存留下来的。 而他们都是如共工氏初祖一般的初代先天神灵,且都早已登临了至尊位,凭借着众生香火的时时加持,方能维系到今日。 可想而知,这四位大巫给人带来了多么大的震撼。 “啧啧啧……味道真是不错啊!一尊大帝的心脏,跟随在天主身边多年,也未曾尝过几次。” 葬师身上的符文布条层层崩裂,显露出来的模样竟只是一个年轻男子,肤色虽苍白如雪,全身肌体却是发光,柔和如月色。 这简直如同仙迹,仿佛无情的岁月压根没有对他造成任何的伤痕,未曾留下半点痕迹,散发出的生命力磅礴,如沉寂许久的谷泉喷发。 他一手抓着妖神尊的金色心脏,当着无数惊骇的目光,便是一口咬下,乌黑的双唇随着咀嚼而蠕动,露出瘆人的微笑,“正好,沉眠多年,急需上品血肉的供养。” 他像是极为满意这颗金色心脏带来的效果,让他浑身荡漾的恐怖气势进一步攀升。 这样一颗大帝心脏,何止是一块血肉而已,乃是帝道规则所化,一滴血便承载了无穷众生的香火。 妖神尊因此遭受了不小的创伤,但大帝终究是大帝,并未伤及根本。 他神情凝重地盯着眼前之人,沉声问道:“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从蒙昧纪元长存至今?莫非是你们的主子所为?” 说话间,他眼角的余光不由地扫了一眼不周山所在的方向。 能让这位神庭之主问出这样的问题,可想而知,四位大巫的‘死而复生’对他们这样的当世成帝者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呵呵……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天主的庇佑,但本座也略有功绩。” 葬师将手中的金色心脏尽数吞没,微微笑道:“你可知本座在遥远时代前的另一个名号?” “另一个名号?” 妖神尊眉头微皱。 “曾几何时,吾主乃是这一天的天主,本座作为四位大巫之一,便是此天的四位护法神之一,司掌此天殡葬一职,可让生者埋地长生,死者亡灵不朽。” 葬师舔舐干净手掌残留的血液,负手悠悠踱步而行,“因而此天生民,皆称呼本座一声守尸奴。” “守尸奴……这么说来,此间由共工氏昔日部众化作的无数亡灵,皆是因你而存?” 妖神尊声音低沉,目光不善。 这不善的目光中,又隐隐间带着些许忌惮。 生者埋地长生,死者亡灵不朽。 这样的手段,怕是连至尊都不曾拥有,也不知眼前这位守尸奴承的是哪一位的法脉? “确是本座所为。” 自称为守尸奴的葬师轻轻点头,朗声颂道:“人道渺渺,仙道莽莽,人道不成,仙道不济,唯我尸道,敢论长生,敢论不朽!” “忆往昔,吾主坐拥无上威神力,德比三皇,功盖炎黄,然天地共主之位,五帝相承,竟无吾主一席之地,可叹可恨!” “吾主怒而撞断不周山,以示天道不公,诸先帝不仁,于是大水起兮,大乱动兮,一天子民,尽随吾主而战。” “可怜吾主未得天地共主之位,禹受天道庇佑,人终难胜天,于是大水止兮,大乱平兮,吾主败兮,一天子民,尽哀亡兮。” “幸得吾主怜惜,于永封不周山下前夕,以无上威神力,将本座在内的四大巫掩藏。” “后禹亡,本座又以尸道秘咒,种下万千法种,再行自封。” “于是亿万载岁月,一晃而过,本座与三位同僚借尸道秘咒而长生,昔年本座种下万千法种,亦是竞相怒放,化作尸道宝花,日夜吐露尸道玄力,感生不朽亡灵,不可计量。” “此亡灵,实乃此天子民,昔日吾主部众,尽被禹贼屠戮,幸而复生,作亡灵之体,希冀再随吾主破封之日而战。” “然,数千余万年前,有一古朝,名曰大周,其主为时任天地共主,掌禹皇之九鼎,竟不惜耗尽一朝气运,发动千年征战,又灭亡灵无数,坏吾主亿载大计,实乃可恨。” “然,又数千万年,以致今日,吾主将醒,浩渺天地,三皇已去,五帝不再,何人能与吾主一争大位?” “今,本座代吾主先行,念诵太上亡灵道,此一界之亡灵,历万劫而归,岂不速速醒来,恭迎天主苏醒,今朝平来敌,来日铸净土,共享此人间大业?” 话音落下,守尸奴默念玄妙神咒,蕴藏无量尸道神力。 遥遥望去,无边汪洋,竟生漩涡万千。 复及水下大地山川,又有宝光破土而出,顺水升天,分明乃万千朵花。 此万千朵花,正是传说中的尸道宝花,往昔岁月,深藏地底不可知处,历代帝者来寻难见,而今应咒而生。 宝花合闭,而后散开,分瓣三十六,花骨朵绽放,竟又有十亿亡灵呼啸而出。 万千朵花,朵朵花皆有十亿亡灵。 此皆昔日共工氏部众,此天生民,有共工氏之血裔,人族、诸虫族,诸羽族、诸鱼类,总计其数,不可估量。 昔日此天之鼎沸,人口之繁多,香火之旺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