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第364章 弹劾梁国公房玄龄!!!

   东宫。   日影斑驳,宫墙高耸,显得气势恢宏。   熊寅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迈步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穿过重重回廊,来到正殿之前,只见太子李承乾正负手而立,目光远眺,不知在想些什么。   熊寅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太子殿下,卑职有事禀报。”   李承乾回过神来,转过身来,面带淡淡笑意,道:“哦?熊指挥使,有何要事,需得亲自来报?”   “回殿下,是关于卫王府的情况。”熊寅神色一正,开始详细叙述,“近日来,卫王李泰在学堂上读书颇为用功,每日下课后,都会遣人将他的笔记送到国子监,请陛下检阅。”   “陛下对此颇为赞赏,龙颜大悦,时常会询问卫王的学业进展。”   说到这里,熊寅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李承乾的神色,见他依旧面色淡淡,便继续道:“陛下甚至还派了专人去辅佐卫王学习,看来是对卫王寄予了厚望。”   李承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道:“青雀倒是会做人,知道如何讨父皇欢心。”   “不过,他这般举动,倒是有些刻意了。”   熊寅点头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卑职也觉得卫王此举有些不同寻常,似乎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勤奋和才干。”   “他是聪明,可惜用错了地方。”李承乾轻哼一声,眼中淡漠,“锦衣卫要继续紧盯卫王府,特别是他手底下的那群僚臣,看看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情报。”   “卑职领命!”   熊寅拱手应道,随即转身离去。   李承乾目送着熊寅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卫王的举动虽然让他并不在意,但也不得不防。   毕竟,人心难测,谁知道卫王背后藏着什么心思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禁轻叹一声,转身回到殿内。   ……   午后。   阳光斜照,东宫之内渐显繁忙。   朝中重臣纷纷至此,欲与太子共商国事。   吏部、户部、尚书省等诸大臣,皆整装而来,肃穆之气弥漫于宫墙之内。   众臣参拜太子李承乾后,吏部侍郎蔡玄感率先出列,手捧卷宗,神色凝重地奏道:“启禀太子殿下,近日朝中各部正忙于整理卷宗,以备查考。”   “臣等特搜集了一批外国士子,欲考核其入朝为官之资格。”   “为此,吏部已在朝中划定专区,进行人员之统计。”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蔡玄感继续。   蔡玄感接道:“此外,依赵国公之提议,臣等决定从术业专攻上对这批士子进行考核。”   “考核共分三轮,已将他们划分为六批考生,预计于一月内完成。”   闻言,李承乾眉头微挑,颇感兴趣地问道:“哦?不知这考核内容如何安排?”   蔡玄感答道:“首轮考核其学识基础,次轮考察其实际应用能力,至于最后一轮,则是面试策问,以观其应变之才。”   李承乾听后,面露赞许之色,道:“此法甚好,既能选拔真才实学之士,又能避免滥竽充数之辈。”   此时,尚书省左仆射亦出列奏道:“启禀殿下,臣等建议吏部设立翻译人员职位。”   “此批外国士子虽然才学出众,但语言不通恐成障碍。”   “故选拔精通外语之人担任翻译,以助交流。”   李承乾点头称是,又问道:“那如何避免翻译人员过多,造成冗员之弊?”   左仆射从容答道:“殿下所虑极是,臣等已商议决定,多选商贾之人担任此职。”   “商人常年与外国打交道,精通外语者甚多。”   “且因其身份特殊,故不列入官职之中,但朝廷会给予相应俸禄,并对其背后商号进行扶持。”   李承乾听后大悦,赞道:“甚妙!既解决了语言障碍问题,又避免了冗员的弊端。”   蔡玄感接着奏道:“其三,臣等还打算为商人们设立学堂。”   “西市大学内将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供商人们传授外国语言之用。”   “同时,朝廷将授予他们学堂师者的职位,让他们负责教学,培养未来的翻译人才。”   李承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点头道:“此举甚善,商人们常年与外国人打交道,对外国语言颇为精通。”   “让他们担任教职,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   蔡玄感继续说道:“当然,臣等也会尽力让那些外国士子学会我大唐官话。”   “这样一来,他们在朝廷中任职时便能更加得心应手。”   “正是如此。”李承乾笑道,“入乡随俗嘛,翻译的部分虽然可以少做些功夫,但却不能没有。”   “今后的大唐官员,尤其是这些外国士子,都要教会他们我大唐语言。”   “本宫最近私底下也在编撰一些教材,到时候可让学堂任用。”   “借助这些教材,相信能更好地教会外国士子说话。”   说到此处,李承乾微微一顿,脸上露出几分神秘之色。   随后,李承乾又与群臣商议了一些细则,并安排下去执行。   ……   翌日清晨,   朝霞初绽,东宫之内尚显宁静。   李承乾正欲前往紫宸殿上朝,却见几名太监匆匆而来,手中捧着一堆奏报文书。   “太子殿下,这是今日早朝前的奏疏,请殿下检阅。”   一名太监恭声说道,将文书递至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微微一愣,心中泛起疑惑。   通常情况下,若有涉及政治敏感或朝堂政斗的奏疏,三省会提前交至东厂,再由东厂于朝会当日呈给他。   今日这般情形,显然不同寻常。   “哦?今日怎有如此多奏疏?”李承乾接过文书,随口问道。   那太监低头答道:“启禀殿下,这些奏疏中有些涉及朝中重臣,三省班房无法解决,故特呈请殿下定夺。”   李承乾闻言,眉头微挑,心中明了。   这些奏疏定然涉及朝堂之上的矛盾纷争,需要他出面解决。   他不再多言,挥手示意太监退下,随即翻开奏疏细细查阅。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李承乾的眉头逐渐紧蹙起来。   这些奏疏竟然都是关于梁国公房玄龄的弹劾之词!   有人指责他贪污受贿、府邸超规、规制逾越等诸多罪名。   其中大部分是匿名弹劾,但也有少部分署了真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