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疾驰入陈登的埋伏营地后,毫不减速,径直驰至中军帐前方才滚鞍下马。 其人掀帘而入,对有些愕然的陈登道:“元龙兄,速速准备!” 陈登这才醒悟过来。 “主公,袁本初已胜出?” 赵旻摇摇头:“目前战况甚为胶着,恐申时方可决出胜负。然则,元龙,你率军由此处至战场亦需半日,务必速作准备!” 陈登作揖道:“主公尽管放心,登即刻传令兵卒开拔。” 赵旻颔首后,便径自离去。 赵旻如是般,向所有埋伏营地皆下过军令,并在换马之后,便再次沿着河畔,借树林遮蔽,向延津大寨疾驰。 曹、袁2军对决之战场上。 朱灵、李典2人竭力缠住赵云,曹洪则趁机脱身,冲向已颇有些混乱的己方兵卒。 其人纵声高喝。 “儿郎们随我杀敌!休要忘记,你我家眷俱在官渡之南!此战若败,其众焉可得活?” 其人浑然不管不顾自身安危,双手持环首刀,大喝着竭力前冲。 其人麾下军司马、曲军侯等,也纷纷高呼:“我等若败,眷属性命必将难保!速速随将军奋勇杀敌!” 在曹洪带动之下,战损已逾3成的曹军,士气竟再次大振。 1时间,袁军难撄其锋之下,纷纷退避,本稳居上风的袁军,居然反而隐现崩溃之势。 这便是毫无道理可言的战场。 在冷兵器时代,看不见摸不到的士气,对胜负几乎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正在激斗的赵云偏头看到这1幕,登时目眦欲裂。 其人大吼1声,陡然发力,于眨眼间连刺数枪,骂道:“朱文博!袁公待你不薄,何以弃袁公而投曹贼?” 朱灵左支右绌之下,终是抵挡不住,被赵云1枪搠中胸口。 赵云复又大吼1声:“反覆小人,死不足惜!李曼成速速受死!” 其人抽回长枪,骤然发力搠向李典。 李典见武艺不逊于徐晃的朱灵,居然被遽然间如天神下凡般的赵云1枪搠死,哪敢再直撄其锋? 其人弃枪向后疾退。 赵云顾不上追杀李典,1声虎吼道:“曹子廉受死!” 其人施展出家传身法,也就是赵旻惯用的身法,几个箭步便冲至正率军砍杀的曹洪身侧。 事实证明,开无双的赵云虽未骑马,但其人丝毫不逊于骑着神驹开无双的关公。 曹洪丢掉手中已行将断裂的环首刀,自死尸上抽出1杆长枪,左格右挡下且战且退。 曹洪武艺不如不逊于徐晃的朱灵,所以其人不敢与赵云缠斗,而是欲将赵云引至己方阵势之中。 然而…他想多了。 赵云冷笑不止:“曹子廉,你尚不如徐公明,又焉能苟活?” 他话音甫落,枪势便陡然1变,由轻灵多变,化为势大力沉。 曹洪的膂力焉能与赵云相比? 其人仅招架了56招,手中长枪便因虎口迸裂而脱手。 冷笑始终未消的赵云,1枪刺向曹洪胸口。 万幸曹洪的本部司马及时挡在自家主将身前,已自己生命换回主将生还。 可怜那本部司马张口欲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便殒命当场。 赵云冷笑顿消,收起长枪,向那军司马的尸体抱拳道:“真乃义士也!” 其人复又冷冷看向曹洪。 “曹子廉,你若不退,休怪我无情!” 曹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蔡阳救我在先,我麾下救我在后,非我曹子廉贪生怕死,实乃我愧对2位义士焉! 赵子龙,我今欲退返许都,竭尽全力保我主、蔡阳、麾下军司马3人眷属,你可否放我离去?” 赵云正色颔首:“曹子廉,看在你麾下义士面上,你可自行离去,然则,你麾下兵卒,我必不留情!” 曹洪躬身抱拳:“赵子龙高义,某铭感5内,告辞!” 赵云颔首后便提枪转身,大吼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尔等主将已逃,还不速降!” 曹洪仰天长叹后,牵来1匹无主之马,又取来1杆长枪,径自向南匆匆而逃。 赵云及其人麾下军官连吼3声后,兵卒们见曹洪确实单枪匹马落荒而逃,士气登时大衰。 李典见状,紧紧蹙起眉头。 其人咬了咬牙,大喝道:“赵子龙休得猖狂!曹子廉虽走,尚有我李曼成也!儿郎们休得惶恐!随我力战,我等惟死而已!” 赵云闻言哈哈大笑。 “李曼成!尔竟如此不忠不孝乎?” 李典脸色登时大变。 “山阳钜野李氏,死于曹贼之手,与死于吕奉先之手,孰多孰少,旁人不知,尔竟不知乎?” 赵云再次虎吼1声:“李曼成鼠辈!尔再如此不忠不孝,休怪我赵子龙为你山阳李氏清理门户!” 李典嗟叹1声,丢下长枪,抱拳道:“赵子龙,某愿降!” 赵云收起长枪,指向西侧旷野。 “我不愿你等为难,速向西弃械自缚!” 李典再次长叹1声,向其人部曲下令停战投降。 曹军西侧这仅余的近万兵卒,实际上都是李典的私兵。 于是乎,沮授调拨其人1万私兵赶来支援赵云,却根本未派上用场。 赵云硬生生以1己之力…当然还有其人开无双的威慑力,完胜西侧这近两万曹军。 相对于西侧的有惊无险,袁绍中军所在的东侧,则惊险万分。 张合毕竟远不如赵云武勇。 其人不但被曹仁、曹纯逼到落于下风,且其人兵卒也不如赵云麾下兵卒士气旺盛。 老谋深算的曹操、对胜机把握能力极为敏锐的荀攸同时觑准这点,于是乎,2人不谋而合。 “仲康(仲康将军),速去支援子孝和子和!” 许褚率其人千余部曲,如下山猛虎般冲到张合兵卒处。 得益于此,夏侯兄弟2人在后顾无忧之下,如鱼得水般撕裂袁绍的大戟士阵势,径直向袁绍所在的高台杀至。 袁绍处变不惊,安之若素道:“木楯兵结阵!弓弩手准备!” 这套配置,是昔年曾参与邺城之乱的麹义所留下的遗产。 袁绍睹物思人,念及麹义昔日之恩,以及其人后来之叛,1时间心如刀绞。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1如初入关中的赵旻,对已被诛的李傕郭汜等人愤恨不已。 在生死攸关之际,袁绍再1次如其人在界桥之战那般,英雄之气尽显无遗。 “来人!取我长枪!今日我誓与诸位共存亡!” 不知是谁,突然纵声高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随后,这首先秦秦国民歌,响彻4野。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河北燕赵慷慨悲歌之遗风,又焉能让赳赳老秦专美于前? 在这首响彻4野的大秦民歌鼓舞之下,燕赵男儿们士气大振。 本如下山猛虎1般的许褚及其人部曲,在燕赵男儿无惧生死、与敌偕亡的势头之下,登时如深陷泥淖,再难做寸进。 至此,胜负之势渐定。 及至赵云自西侧疾奔至此地时,胜负便再无任何悬念。 至未时末申时初之时,曹军东侧,几无可站立之人。 夏侯兄弟、曹仁兄弟这4人,皆已负伤逃回营寨。 曹操喟然长叹挥挥袍袖道。 “诸公停战!待我会1会袁本初!” 言罢,其人骑上骏马,径自向袁绍所在的高台驰去。 赵云和张合正欲拦阻,却听袁绍喝道:“子龙、隽乂且退!让曹孟德过来见我!” 曹操1路畅行无阻,径自驰至袁绍所在的高台之下,方才滚鞍下马,躬身作揖。 “本初兄,弟终不及兄多矣!” 卷1终。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确实没有丝毫道理可言。 许多战例证明,即便我寡敌众,在士气大振之下,短兵相接也可最终获胜。 下1章是袁曹2人的最后互动,2人之间恩怨,皆将在下1章揭晓。 所以这1章,咱们聊1聊李典和麹义。 在《魏书卷十8》中,李典高居卷首,排在臧霸、李通、许褚、庞德等1众曹魏名宿之前。然而梳理《典传》,可以发现传主的历史地位虽高,但始终未能进入曹魏集团的核心圈层,且长期受到曹操的猜忌提防。 李典功勋卓着,却并未获得与军功相匹配的政治身份,终其1生官位不过杂号将军,爵位不过都亭侯。建安中后期,他甚至被迫将宗族男女迁徙至邺县(等同于充当质任),以减轻曹操的提防之心。 同时代中,类似李典般豪强出身、拥兵甚众的军官,在曹魏集团中并不罕见,臧霸、孙观、文聘、吕虔等人皆属此类,他们居外任时往往雄踞地方,位尊爵厚,甚至可以形成世袭性质的任官制度(如臧霸、孙观家族);而像李典这般受到猜忌打压者,却并不多见。 (臧霸)薨,谥曰威侯。子(臧)艾嗣。艾官至青州刺史……而孙观亦至青州刺史,假节,从太祖讨孙权,战被创,薨。子(孙)毓嗣,亦至青州刺史。--《魏书臧霸传》 (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甚有威惠。--《魏书吕虔传》 究其原因,其1是李典的宗族势力过于强大,达到“万2千余口”的恐怖规模,已对曹魏的统治构成威胁;其2则是李氏宗族在兖州之乱时出现立场分化,并未与曹操同心1意,因历史问题而致嫌隙。 想要理解李典的处境,需要先认识这1宗族的体量规模与独立地位。 李典出身兖州山阳(郡)钜野(县),属于地方豪强。这1宗族最初由李典从父李乾、从兄李整相继统率,李整死后,李典又代为领兵。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李)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太祖使乾子(李)整将乾兵……整卒,(李)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李)整军。--《魏书李典传》 这1记载充分反映出李氏家族在曹操集团中的独立地位。短短数年,竟先后出现“父死子继”(李乾、李整)与“兄终弟及”(李整、李典)的案例,而曹操亦只得听之任之,还需要授官以做笼络。 虽然《魏书》讳称李整、李典等人领兵,是出于“太祖”(曹操)的任命,但实际这不过是魏晋史官的专美之词。按照李氏宗族“万2千余口”的规模而论,彼时的曹操,最多仅能够影响到继承人选,却绝不可能令外姓之人代替李氏子弟领兵。 太祖使(李)乾子(李)整将乾兵。--《魏书李典传》 (李典)遂徙部曲宗族万2千馀口居邺。--《魏书李典传》 需要注意,在3国君主中,曹操比较注意中央集权,集团中并未出现东吴1般的“领兵制”(即宗族部曲在领兵者家族内部世袭),除臧霸、孙观等常居外任的武官具备军阀化倾向,大多数士卒部曲在旧主死后便会被收归中央,重新分配;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出现过原主未死,其麾下部曲便被强行褫夺的案例,如“于禁夺朱灵兵”。 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于)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朱)灵为(于)禁部下督,众皆震服。--《魏书于禁传》 有鉴于此,像李氏家族1般,在曹操集团内部奉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以至前后相属、绵延不绝,必然引起君主的憎恶与提防。 更有甚者,乃是李氏私兵的战斗力极为强悍,甚至令吕布吃过苦头。兴平元年(194)吕布兵进兖州,与曹操大战;结果当年9月吕布进驻至乘氏(县)时,遭到“县人李进”的顽强阻击,被迫“东屯山阳”。 秋9月,太祖还鄄城。(吕)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魏书武帝纪》 按李典家族“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可知李进亦属这1集团。换言之,李氏不仅在(山阳郡)钜野县雄霸1方,在临近的县邑(如济阴郡乘氏县)中亦拥有大量部曲,且极富战斗力。这种规模的武装力量,不可能不引起君主的畏惧。 (李)典从父(李)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魏书李典传》 按《崔琰传》,曹操“性忌”,娄圭、许攸、刘勋等人屡建功勋,最终不免遭到杀戮;李典虽然颇识时务,通过委质宗族而侥幸免于斧锧,但终归难以避免遭到打压、猜忌的宿命。 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魏书崔琰传》 (刘)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魏书司马芝传》 李乾(李典从父、李整之父)的相关记载极少,《魏书》仅云此人追随曹操平定黄巾,又从征袁术、陶谦,在兖州之乱时(194)奉命“慰劳诸县”,不幸遭到吕布部将诱杀,死于国事。 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魏书李典传》 应该说,李乾之死的记载是值得推敲的。按《续汉书郡国志》,乘氏属济阴郡,曹操遣李乾赴乘氏“慰劳诸县”,便说明济阴郡下辖县邑已经大量叛乱,曹操家属又皆在济阴鄄城,因此不得不救。 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夏侯)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魏书夏侯惇传》 而招降李乾的薛兰、李封是吕布所署的别驾从事、治中从事,他们很可能是跟随张邈、陈宫等人共同叛变的兖州故吏,换言之,2人可能是李乾的旧日同僚。 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魏书荀彧传》 按吕布使“治中李封”劝说李乾归降,可知2人应存在往来基础。以姓氏而论,籍贯失考的李封,很可能是李乾的同宗。治中从事属于高级州吏,1般由本州的实力派豪强出任。以山阳李氏的宗族规模而论,李封与李乾确有可能出自同宗。 另外需要注意,在兖州之乱中,李乾的老家钜野县倒向了吕布,成为吕布集团阻击曹操的桥头堡,这与李乾“不欲俱叛”的记载相互矛盾。 2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吕)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魏书吕布传》 按《程昱传》,兴平元年(194)兖州大乱,“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可知兖州境内仅有鄄城县(属济阴郡)、范县(属东郡)、东阿县(属东郡)3县尚未叛变。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魏书程昱传》 山阳郡亦属兖州,却不在“不动(未叛变)”的郡县之列,可知山阳地方的将领无疑已经变节,其中必然包括李乾的老家山阳钜野。 按《武帝纪》,杀害李乾的元凶李封、薛兰,在钜野县竟1直留守到兴平2年(195)才被曹操击溃,可知他们在当地已经建立起相对稳固的统治。若无李氏族人的支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魏书李典传》 (兴平)2年春,袭定陶……夏,(吕)布将薛兰、李封屯钜野,太祖攻之。--《魏书武帝纪》 换言之,无论李乾是否真的遭到吕布部将所杀,均证明山阳钜野的其余李氏族人,确实参与了吕布之乱。因此李封、薛兰才能在当地组织武装对抗曹操,前后1年有余(194-195)。 彼时(194)的曹操“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甚至1度打算将家属送至邺县以向袁绍换取救兵,可知他的处境实在很不妙。按李氏宗族“万2千余口”、“宾客3千余家”的武装规模,如果李氏的宗族主力彼时依附于曹操,那曹操的平叛过程应不至如此艰难。 士林愤痛,民怨弥重,1夫奋臂,举州同声,故(曹操)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为袁绍檄豫州》 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迁家居邺。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魏书程昱传》 因此,李乾的死因究竟为何,是否真的因为“不欲俱叛”遭到毒手,实难定论;而籍贯记载不详、参与吕布之乱的“治中从事李封”,是否出自山阳钜野李氏,亦未可知。历朝修史均有“为尊者讳”的传统,作为李典的宗族长辈,李乾的记载如此矛盾,大约背后亦有隐情。 好在镇守济阴乘氏的李进等人,拒绝参与叛乱,坚决抵抗吕布,总算扳回1城,维护了这1宗族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李整、李典在李乾死后可以相继出仕,大约也得益于此。 这些秘辛,不深挖历史,难以察知真相。 咱们再看死因成谜的麹义。 麹义是袁绍阵营的头号大将,以现存史料看,无论是临敌陷阵还是战术指挥,均为不俗。其武略远胜所谓的“河北4庭柱”。 注:河北4庭柱,即颜良、文丑、高览、张合。 麹义在《3国志》与《后汉书》均无传。但袁绍与公孙瓒争雄河朔,麹义却是1位绕不开的人物。 其人生年不详,卒年亦不详。从《后汉书》记载可推测死于建安元年(196)之后,建安3年(198)之前。 注:兴平2年(195)麹义围攻公孙瓒,岁余断粮而退。可知其至少活到建安元年(196)。建安3年(198)袁绍报瓒书,明言麹义已死,可知其卒于之前。 麹义之死,记载极端隐晦。说麹义自恃功大,盛气凌人,引来袁绍猜忌而被杀。 麹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英雄记》 但如何“骄矜自负”,又怎样“构罪袁绍”,史书却讳莫如深、难觅踪迹。 从现存史料推断,麹义大概率曾牵涉进初平4年(193)的“邺城之乱”。之后遭到袁绍隐诛。 建安3年(198),袁绍对公孙瓒发动了最后的歼灭战。公孙瓒困坐易京楼,徒待夷灭。 此时麹义已死。 袁绍发动总攻之前,曾给公孙瓒修书1封,收录于《汉晋春秋》。这封信是解释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信中,袁绍将“平定邺城叛乱”与“诛杀麹义”2事并列,颇有隐喻。 前以西山6梁,出兵平讨,会麹义余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袁绍与瓒书》引自《汉晋春秋》 西山6梁,即黑山6梁。袁绍在击溃于毒叛军之后,前往讨伐;将黑山酋帅青牛角、李大目、于羝根等人1并剿灭。 注:吕布此时与袁绍合兵,共击黑山张燕,事见《魏书7吕布传》。 值得注意的是,随黑山军败死者,尚有壶寿。 注:壶寿,是关中军派往关东的冀州刺史,1者用来取代袁绍;2者用来声明刘协朝廷对刘虞朝廷的主权。 壶寿所反映的、其实是关中军政府(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段煨)与关东军政府(曹操、袁绍、刘表)的幕后较量。 壶寿其人,始末失考。仅知是李傕、郭汜的长安伪政府派到关中的楔子。 壶寿作为献帝在关东的代言人,与黑山相勾结,本不合情理;但考虑到灵帝末年,曾招安杨凤为“黑山校尉”,招安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可以想见,壶寿与黑山军是通过这层关系(灵帝-献帝父子)搭上的线。 但牵线人又是谁呢? 牵线人大概率就是麹义。 理由很明显,李傕、郭汜等凉州豪强,与关东诸侯素不睦,且习俗、语言完全不同。作为楔子的壶寿,如想将势力插入关东总帅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势必需要通过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习俗的人。 在汉末环境下,其实就是“乡党故人”。 袁绍阵营中的主要构成是河北人和颍川人,哪儿去找凉州人? 绍军大将麹义,就是凉州人。 麹氏本凉州豪族,武威姑臧人。其族尚武、气力过人。 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英雄记》 《3国志》对于凉州麹氏的叛乱颇多记载。 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自号将军,更相攻击。--《魏书十5张既传》 注:麹演与麹义大概率存在亲属关系。麹义出武威,麹演出西平,均为凉州。 关于麹义1个西凉武士,是如何1路流浪至关东冀州地区,争议颇多。普遍观点是黄巾之乱(184)时,麹义以“良家子”(类似董卓)跟随皇甫嵩、朱儁等官军1路东进平叛,之后扎根于此。 在关东军与关中军互相拆台、各拥皇帝的情况下,李傕、郭汜不可能与袁绍、曹操达成和解。在雍凉武人与河北、颍川士族习俗理念相差巨大的情况下,壶寿也很难策反郭图、荀谌等士族。 邺城之乱爆发、袁绍后院儿失火,最终引来了黑山军(实际是关中军先遣队)的突袭,势必少不了内奸。而内奸的最佳人选,就是在袁绍阵营身居高位、执掌兵权的凉州武人麹义。 袁绍与公孙瓒曾短暂同盟,虽然这是1段双方都不愿提及的往事。 黑山军联系麹义,实际留有后手,即公孙瓒。 注:卢弼集解注有:”绍杀义,事见《瓒传》注引《汉晋春秋》,谓义为瓒所诱也。” 方老在其文中断言、初平4年(193)麹义已叛。实际从《后汉书》记载来看,麹义受戮于邺城之乱过后至少3年(196)。可知麹义未必直接参与了叛乱。 方老对此的解释是,《后汉书》与《3国志》记载前后舛谬。但仔细比对印证多方材料,此结论未免略失武断。 方老断言麹义死于初平4年(193)之前,因此无法解释兴平年间(194-195)与建安初年(196)麹义领兵与公孙瓒作战之事。 我个人倾向:以州郡出身来看,黑山军联系麹义之事必有之。但麹义是否直接参与了邺城叛乱,尚有待考证。 黑山军的前手,是通过壶寿(凉州政府代言人)联系麹义;黑山军的后手,大概是策反麹义、投诚公孙瓒,共灭袁绍。 袁绍给公孙瓒的信中,有这么1句话: “你(公孙瓒)违背了同盟的誓言,祸起萧墙。” 夫当荒危之世,处干戈之险,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壤,祸发萧墙。--《袁绍与瓒书》引自《汉晋春秋》 公孙瓒与谁同盟?以信中上下文推测,是指公孙与袁绍的同盟。 袁绍与公孙瓒本是死敌,何来同盟? 公孙瓒与袁绍,在初平年间(190-193)确实曾因种种上不得台面的原因,短暂合作过。 比如袁绍用逄纪之策、联络公孙瓒南下兵胁韩馥,韩馥惊恐,让位袁绍。 (逄)纪曰:“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 绍从其言,而瓒果来。--《英雄记》 再比如袁绍授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渤海本是袁绍的早期治所。 绍惧,乃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公孙)范,遣之郡,欲以相结。而范遂背绍,领勃海兵以助瓒。--《后汉书卷7十3-公孙瓒传》 注:豫州会战时,周昕军士曾射杀公孙瓒从弟公孙越,周昕是袁绍所置豫州刺史。瓒大怒,袁绍为重修旧好,将渤海郡授予瓒从弟公孙范。 注:另1方面,从公孙瓒从弟效力于袁绍幕府,亦可看出早期2人有合作关系。 信中的“内违同盟之誓”,本可指代公孙范之叛;但结合后文“祸发萧墙”以及“兵讨西山(黑山)”、“诛灭麹义”,可知,此事指代的并非公孙范;而是初平4年(193)的“邺城之乱”。 尤其是那句“祸发萧墙”,简直1语双关: 既指公孙瓒下克上诛刘虞,又指公孙瓒曾参与过颠覆袁绍幕府的阴谋。 黑山军与公孙瓒合作,理由非常充分。 1者、黑山本与“好游侠”的袁术同盟,公孙瓒处于袁术联军中。 2者、黑山收留壶寿,可知其自诩为关中军刘协朝廷的“关东地区代言人”。张燕绝不会认为自己是“黑山贼”,反而会认为自己是灵帝钦赐的“平难中郎将”。灵帝虽死,其子刘协尚在。故张燕对袁绍、以及袁绍所拥立的“伪帝刘虞”均不睦。 3者、黑山军对刘虞心怀耿耿,公孙瓒亦与刘虞携2。双方存在共同诉求。 注:刘虞挂名幽州牧,常想压制麾下公孙瓒。瓒与虞的矛盾日渐积累以至势同水火、最终刀兵相见。事见《后汉书卷7十3-刘虞传》 因此,黑山军1方面收留壶寿,勾引麹义;另1方面也在试图将麹义与公孙瓒连线,共图袁绍。毕竟,出身辽西令支的公孙瓒、与出身武威姑臧的麹义,同处边地,能骑善射,习俗接近。拥有相互牵线搭桥的基础。 注:幽州边地武人,在凉州政府中任职者亦不少。 比如董卓麾下头号陷阵大督,“末日审判者”徐荣,就是幽州玄菟人(今属朝鲜)。 再比如董卓麾下中郎将公孙度,亦幽州玄菟人。公孙度后来外镇幽州,割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自称“平州牧”,传国3代4人,僭位“燕王”。直到魏明帝末期才被司马懿剿灭。 黑山军的前后手,如上所述。 人们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冰山往往暗藏在海面之下。 由此可以开拓出1个新的视角、即兴平年间(194-195)麹义受命征讨公孙瓒,连战累年;并非麹义与公孙瓒没有勾结的证据,而恰恰是袁绍在邺城之乱后、对麹义心生猜忌的证据。 兴平2年,(绍)破瓒于鲍丘,斩首2万余级。瓒遂保易京,相持岁余,麹义军粮尽,士卒饥困,余众数千人退走。--《后汉书卷7十3-公孙瓒传》 麹义连战,岁余(196)粮尽而退,之后迅速消失于历史记载。而袁绍报瓒书中,则称之为“麹义余残”,可知此时(198)麹义已死。推算出麹义受戮时间,恰好是在与公孙瓒恶斗经年之后。 牵涉进“邺城之乱”,是麹义失宠的导火索,(通过战争)削弱麹义的凉州部曲,则是袁绍处决麹义的必要条件。 麹义之死,是邺城之乱的余波。**发生在初平4年(193),麹义却死于建安初年(196-198)。 3国史中,许多人物均莫名死于毫无关联的时期,且罪名多是“不能奉王法”、“恃功骄恣”;如许攸、娄圭、刘勋等人。以麹义之死,可知其死因绝非简单的“骄矜自负”,必有前由。 骄矜是假,隐诛是真。 这些人物,颇值11挖掘。 内容较长,诸位大大若不喜,可直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