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则是幽州之事。 辽西郡乌桓人,在去岁时被卫府消灭大半。 原来做为乌桓人小弟的鲜卑人,果然如赵旻所料,占据了其原来的大哥、乌桓人的地盘。 辽西郡汉人数量不多,即便在黄巾之乱前,辽西郡的汉人,也仅有8万余口。 经历十余年乱世之后,辽西郡人口之稀少,更加可想可知。 其实在黄巾起义之前,整个幽州刺史部,也仅仅只有2百5十2万人口。 其中涿郡、渔阳郡及辽东郡这3郡,便占据了整个幽州刺史部的1多半人口: 1百4十4万。 而鲜卑人活跃的另外1郡:右北平郡(半个唐山、半个承德),因境内多山,人口比辽西郡还要少3万,仅有5万人口。 是以,程昱、贾诩、董昭、荀攸这4人皆认为,卫府应出兵讨伐鲜卑人、并将此2郡之鲜卑人1举歼灭。 对此,赵旻有不同意见。 汉人人口委实太少,而右北平郡、辽西郡境内,尤其是辽西郡境内平原众多。 既然无法在短期之内使人口暴涨,那么,何不收纳鲜卑人、并将其混于汉人之中,使鲜卑人与汉人1同屯田? 赵旻这种思路,使卫府这几名顶级谋士茅塞顿开。 诚然,鲜卑人是不懂耕种粮食,但南匈奴人最初之时,不也同样不懂吗? 如今凉州的南匈奴人,都已经能够熟练耕作,那么鲜卑人为什么不行? 幽州又不是并州,其境内草原不算太多,而且辽西郡以东,皆为大片大片黑土地,本就极适合耕种粮食。 但是! 此事之前提,仍是要先将鲜卑人打怕、打服才成。 这些胡人,皆畏威而怀德。 若不将他们打怕、打服,却1味施以恩德,这些胡人只会认为,汉人软弱可欺。 那么问题又来了。 何时出兵? 何人率兵? 出兵几何? 赵旻尚未来得及回答这些问题,赵贲便匆匆而入。 “少君!刘使君麾下4臣求见。” 赵旻并未急于见糜竺、刘琰、简雍、孙乾4人,而是先将自己昨日,与这4人相约之事,向自己麾下1众顶级谋士们讲述了1遍。 贾诩抚须嘿嘿1笑。 “无妨,主公尽管令其4人进府便是。老夫此番,必借封王之事,狠狠宰刘玄德1刀不可!” 赵旻同样嘿嘿1笑。 “文和先生,据我所知,刘玄德在交趾刺史部南侧之南洋,收获颇丰!是故,其人对封王之事志在必得!” 此刻形势颇为明显: 是刘备有求于赵旻,而非赵旻有求于刘备。 于是乎,1老1小两个老银币对视1眼,再次嘿嘿1笑。 赵贲见状,不寒而栗。 其人心中,已经在为刘备默哀。 赵旻阴笑之后,这才挥挥袍袖。 “阿贲,有请4位先生!” 未几…… 糜竺等其人匆匆而来、向堂上之人11行礼。 赵旻也不废话,直接步入主题。 “4位先生,玄德公封王之事,事关重大,是以我须反复斟酌、筹谋1番方可。” 糜竺心中1惊。 这…… 其人蹙眉道。 “去岁岁底之时,卫将军、太子太傅、真定侯非此言也!” 诚然。去年年底时,赵旻确实不是这么说的。 向来臭不要脸的赵旻,对自己说了不算之事,毫无心理负担。 “子仲先生,此正所谓彼1时,此1时也。 而今大汉远征西域而大捷,开疆拓土达万里。 天子而今雄心勃勃,正有意1统天下,又岂容玄德公封王裂土?” 刘琰哂笑1声。 “非也非也!卫将军此言差矣!玄德公本为大汉宗室、天子皇叔,其人封王,于情于理皆无悖谬之处。 更何况,玄德公封王,实乃代天子守御、统辖大汉极南之地也!何来割裂大汉国土之有?” 刘备的发小之1、简雍继续补充道。 “卫将军有所不知。玄德公自代天子牧守交趾以来,交趾刺史部文教已兴、且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较之士威彦治理之时,已强出百倍不止! 况且玄德公身为大汉宗室,1心感念天子之大恩。 故而玄德公每年进献天子之宝物,亦冠绝天下诸州,忠心可嘉耳!” 曾与刘琰同为孔融麾下、后投奔刘备的孙乾,继续为简雍补充。 “卫将军应知,交趾刺史部距许都岂止万里之遥,若朝廷直接统御其地,仅政令上传下达,便须3月而有余。 如若玄德公封王,则政令上传下达既速,又无需天子费心费力,兼且每年玄德公之进献亦冠绝诸州,如此岂非1举而多得乎?” 这4人1唱1和,如同4个小丑1般,看得赵旻心中颇感好笑不已。 但表面上,其人神情却变得阴沉无比。 “你4人既如此有理有据、振振有词,何不直接向天子请求此事?” 说着,赵旻霍然而起。 “阿贲,送客!” 赵旻此举,可谓直击要害。 诚然如此。这4人既然说得如此头头是道,何不直接去找刘协? 于是,这4人,瞬间便乱了分寸。 这时,老银币贾诩适时登场。 “主公请息怒。以诩观之,刘玄德此举,似乎确出自于1片赤诚。” 赵旻冷笑不已。 “文和先生,既如此,刘玄德麾下使臣,为何不向天子请求此事?” 老苟哥董昭适时发言。 “主公,此事在后汉殊无先例,玄德若不谨慎,或将为天子定性为谋反叛逆焉!” 程昱抚须哈哈大笑。 “昔年后汉开国之君、世祖光武皇帝非但未赐封藩王,反而削诸王之藩。 由是可知,削藩、减藩王乃后汉之祖制也。既如此,刘玄德又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邪!” 荀攸果断配合3位同僚。 “某闻前汉世宗孝武皇帝时,便已废南越王之藩,并将其藩国改为交趾刺史部,迄今已3百余年矣! 而今刘玄德又欲将交趾刺史部变为南越王之藩国,呵呵,如此,岂非倒行逆施乎?” 赵旻阴沉着脸,挥了挥袍袖。 “我赵从文,半年之内便为大汉开疆拓土达万里之遥,而刘玄德却妄想割裂我大汉国土! 道不同不相为谋。阿贲,送客!” 至此,糜竺等4人已彻底傻眼。 但糜竺的反应极快。 “卫将军且慢!” 赵旻显得颇为不耐烦。 “糜子仲,我与刘玄德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无需再为其人多费唇舌!” 糜竺不愧为大商贾。 纵然其人心中已恼怒至极,但其人脸上仍带着笑意。 “呵呵,卫将军请息怒。某斗胆问卫将军1句:此番卫府出征西域,所消耗之军费几何?所得又有几何?” 赵旻默然不语,但脸上神色却阴晴不定。 老银币贾诩呵呵1笑。 “子仲,实不相瞒,卫府此番出征西域可谓倾尽所有。 此番,卫府出动带甲十万、战马4十5万匹,往返足足3万余里。唉!子仲精于此道,当可算出,卫府此番靡费几何。” 此番卫府出征西域,号称有十5万大军…… 去掉前面那个十,才是真实数字。 这就好比,历史上赤壁之战,曹操号称有8十万大军。 去掉前面那个8,才是其真实兵力。 否则,刚刚统1北方的曹操,怎么可能养得起8十万大军? 当然了,此刻的糜竺,也不可能知道,卫府究竟出兵几何。 但按照十5万大军、1人3骑、往返赶路3万余里来计算的话…… 仅仅粮草这1项,便是天文数字。 遑论辎重、军械、甲胄及战马等等之损耗。 糜竺额头上,已经沁出冷汗。 贾诩深深叹了口气。 “以是故,卫将军心情欠佳,还望子仲、威硕、宪和、公祐见谅也。”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3国时代,北国与江东士人本就不屑仕于蜀汉,而蜀汉的统治集团又1味压制益州人士,使得人才匮乏问题进1步雪上加霜。 按《蜀书》记载,蜀汉后期的人才,基本都是宗预、廖化等宿将,以及刘备时代的元从后裔。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以卫将军身份录尚书事。张飞之子张绍出任侍中、张飞之孙张遵出任尚书。赵云之子赵广、赵统,1个典虎贲军,继续负责卫戍工作,相当于子承父业;另1个担任牙门将,阵前效力。黄忠绝嗣,马超宗族倾覆,因此不论。 注:上述人物,事见《蜀书卷6》,文多不载。 至于蒋琬、费祎之子,也在蜀汉担任“将军”或“黄门侍郎”1类的显要职位。 (蒋琬)子(蒋)斌嗣,为绥武将军、汉城护军。--《蜀书蒋琬传》 (费祎)子(费)承嗣,为黄门侍郎。--《蜀书费祎传》 这种“任人唯亲”式的人才选拔,实际效果相当不理想。 蜀汉的人才基数本就有限,备选干部又被人为地集中在1个极其狭隘的范围,最终导致了惨烈的恶果。 蜀景耀6年(263),魏军伐蜀。赵广(赵云子)随姜维据敌,临阵见杀;诸葛瞻(诸葛亮子)率领张遵(张飞孙)、黄崇(黄权子)等人迎战邓艾,全军败殁;蜀汉灭亡。 (张)苞子(张)遵为尚书,随诸葛瞻与绵竹,与邓艾战,死。--《蜀书张飞传》 (赵云)次子(赵)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蜀书赵云传》 (黄)权留蜀子(黄)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临陈见杀。--《蜀书黄权传》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