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第五十八章 西域风云动,各国陆续惊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714 2024-10-17 00:21
   赵旻如今之所以这么拼命…  主要是为了这时代无辜又可怜的百姓,其次是为了避免因嬗代而造成的社会动荡。  历史上曹操虽然野心勃勃、手段暴虐,但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雄才大略、且存有底线。  曹魏代汉,虽然难以避免流血,但总体上始终是在和平的过程中平稳嬗代。  但也因此,曹操开了个坏头。  这才有了后面的3马同槽、3分归晋,以及再后来的5胡乱华、门阀。  赵旻虽也同样存有私心,但其人考虑更多的,还是尽量避免、甚至是积极改变历史原本的走向。  正因此,赵旻便不得不豁出老命、强行去改变这1切。  否则,赵旻何苦不去效仿两年前的畅销穿越书中那个“妈宝”主角公孙珣,利用赵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争霸天下、重建1个如“大燕”1般的新王朝?  那个难度,相比赵旻如今所付出的努力,要简单至少两个档次!  言归正传…  当赵旻柔声说出“两个月定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时,其人的宝贝阿妤便噗嗤娇笑起来,同时献上香吻。  “夫君不必哄妾开心,妾知夫君怜惜之意便已心满意足也。”  赵旻啼笑皆非。  “宝贝阿妤,旻言出必践,你且看旻如何在两月之内重设西域都护府。其后你我伉俪1同肃清凉州,岂不美哉?”  冰雪聪明的佳人不再也爱郎争辩,再次奉上香吻后,佳人甜甜1笑。  “妾多谢郎之美意,既如此,妾便与郎夫唱妇随、琴瑟和鸣。”  言罢,佳人脉脉凝视着爱郎。  赵旻将佳人美眸中的浓情蜜意尽收眼底,于是乎…  其人翻身将佳人压住…  芙蓉帐内,再度春光无限好。  如是般,赵旻和他的宝贝阿妤共度两日如蜜月般的美好时光,直至大军开拔、赶赴阳关。  在大军开拔之前,赵旻便已遣出斥候,将自己笔杆子杨修书写、卫府众人誊抄的数百份《重设西域都护府令》,先1步送往阳关。  无论何时,思想宣传、统战工作都必不可少。  这是伟大领袖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惟其如此,西域诸国才不会因卫府5万铁骑骤临西域而震惊、恐慌,同时赵旻也可通过加强思想宣传做好统战工作。  所谓统战,便是团结1切可团结的力量,其核心只有6个字:  大团结大联合。  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由另1位伟大领袖提出:  求同存异。  这也是赵旻重设西域都护府、羁縻西域的前提。  但统战既然被称为统战,便是既要统又要战。  所以,赵旻的5万铁骑也绝非摆设!  谁敢逆势而为、对抗西域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那么赵旻绝对会向其露出獠牙,并狠狠将其打到骨断筋折、痛不欲生,最后再使其众叛亲离!  1言蔽之,赵旻为快速达成“定西域、扬汉威”之目的,不介意使用“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偏激手段。  于是乎,《重设西域都护府令》与5万卫府铁骑,1前1后赶赴阳关。  就在赵旻…准确来说是渊哥率卫府大军疾速赶赴阳关之时,会稽郡的战火,也再次爆发。  卫府铁骑开拔的当晚…  关羽、张飞2人率上万兵卒,悄悄抵达山阴县。  可怜贺齐仍对此茫然不知。  寅时初(凌晨3点过),张飞在正面骤然攻城…  可想而知,毫无戒备的山阴城城卒,在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之下,便被张飞率军破门而入。  当睡眼惺忪的贺齐得知此事时,张飞已率军杀向山阴城的内城。  贺齐倒也不愧为名将。  其人2话不说,1边匆匆穿戴甲胄、1边召集自己的亲军。  然后…  其人率亲军径直向西门疾驰而去,目的地自然是位于会稽郡和吴郡交界处的余暨县(今绍兴县)。  平心而论,贺齐此举不可谓不当机立断,更不可谓不明智。  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士气至为关键。  张飞既已攻入城中大杀4方,那么贺齐确实应该避其锋芒、积蓄实力以求反击。  然而,贺齐在这生死危机关头,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不应该向西突围,而应转向东边的余姚县、与驻守余姚县的董袭会合…  也就是说,他忽略了关羽。  于是乎,当贺齐率百余名亲军急匆匆冲出山阴城西门、正要松1口气时,早已埋伏在此的关羽,便策马拦住了贺齐的去路。  “河东关云长在此!贺公苗速速受死!”  言罢,关羽挥起手中长矛,骤然催动马速,向吓得魂飞魄散的贺齐冲去。  千钧1发之际,贺齐索性放弃了逃亡…  他的马再快,还能有关羽胯下的汗血马快?  贺齐急声厉喝。  “众儿郎!你等分头散去!尽速向吴侯、元世报信…你等务必保住性命,将来为我报仇雪恨!”  言罢,贺齐提起手中大戟,以戟尖指向关羽,喝问其人道。  “关云长!枉我先主讨逆将军待你等不薄,你等因何背信弃义、无故伐我江东会稽郡?”  讨逆将军便是孙讨逆,也就是孙策。  关羽见贺齐已放弃逃亡,便放任其人亲军散去,缓缓停马、抚须哂笑道。  “贺公苗你休要颠倒是非!实乃某兄弟3人对吴侯有恩,而非吴侯厚待某兄弟也。  去岁江南之乱时,若非某兄弟3人及时出马,江东焉可于两月之内便兵戈止息?  更何况孙仲谋治理地方不力,以至于会稽、丹阳等诸郡黎庶转为流民隐于山林,复又为孙仲谋讨伐,孙仲谋何其无道哉!  某兄弟3人不忍见黎庶受此倒悬之苦,故而关某兴兵解黎庶之苦、还江东以朗朗乾坤!”  贺齐闻言哈哈大笑。  “荒谬!简直荒谬绝伦!关云长你不必强词夺理!你等无故兴兵讨伐江东,此乃不义之师也!”   关羽和贺齐绝对不是在说废话,因为在士族当道、崇德尚儒的汉末,大义便是道德制高点。  这个制高点,关羽和贺齐2人必须要争!  是以关羽摇头道:“江东乃大汉之江东,非孙仲谋之江东,孙仲谋既昏庸无道,某等身为汉臣,便决不可坐视不理!多说无益,贺公苗受死!”  言罢,关羽凤眼圆瞪、催动马速,挺起长矛便向贺齐搠去。  贺齐紧咬牙关,举起大戟奋力格挡。  只听“铿”1声闷响,贺齐大戟上的横刃准确格住关羽的长矛。  贺齐毕竟已是成名数年的江东名将,武艺决不在高览等河北名将之下…  然而…  随着这1格,其人虎口已然迸裂。  关羽冷哼1声后,倏然收矛、复又迅疾1刺,贺齐的胸膛便已被关羽手中那宛若矫龙的长矛洞穿。  关羽收矛抚须,冷冷1笑。  “贺公苗,关某久闻你骄奢淫逸、欺压良善,今日见你犹知忠义,便留你1具全尸!如有来世,请你好自为之!”  言罢,关羽1抖马缰、洒然而去。  “众儿郎,随某入山阴城!”  贺齐难以置信地看了1眼自己胸膛上的伤口,口中“啊啊”两声后、气绝跌落马下。  会稽郡郡治山阴县,就此易主。  事实证明,关羽、张飞2人不愧为万人敌。  其2人非但率军速度毫不逊于夏侯渊,而且无论武艺还是战力,都在夏侯渊之上。  仅短短1月不到,2人便已连下会稽郡数县,1直从浙西南打到了浙东北。  问题在于,山阴县距丹徒较远,而距上虞、余姚、句(音同勾)章等县极近…  1言蔽之,在孙权得知山阴县失守之时,恐怕会稽郡将要易主。  【作者题外话】:汉末3国的山越,不是指“山中的百越夷民”,而是指代为了躲避赋税徭役而藏在山中的百姓。  山越为了生存,往往会成为地方豪强的附庸,最终沦为部曲或田客。  斯从这个奸吏,勾结山越,便可以成为亦官亦匪的大流氓。  但不久之后,他的好日子到了头。另1个“官匪”贺齐来到剡县,与斯从发生了利益冲突,酿成砍杀。  最终县长和县吏,竟然各自纠结武装,在县中公开火并。与梁山相似。  (贺)齐闻,大怒,便立斩(斯)从。(斯)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馀人,举兵攻县。--《吴书贺齐传》  贺齐这个官匪,比斯从更加贪暴。  他骄奢淫逸,富可敌国;服饰绮丽,僭拟王侯。  至于贺齐的钱财是来自何处,也就不言而喻了。  (吕)范与贺齐,奢丽夸绮,服饰僣拟王者。--《江表传》  吕范和贺齐不1样,吕范深得孙权宠信,所以吕范是确实不差钱儿。  这1章,咱们聊1聊王基。  王基…  在诸君看来,此君或许比毌丘俭还要冷僻…  但恰恰相反,王基在3国后期,是屈指可数的曹魏重臣。  其人不但有自己的本传,而且活跃于多人的传记中。  王基的人生履历,反映出魏晋之交的士人心态变迁。  王基是曹魏重臣,官至荆州刺史,都督荆、豫、扬3州军事;死后获赠司空,显贵1时。  如果注意到王基的活跃时间,便会发现其宦途末期,实际处在魏晋嬗代的背景下。  换言之,王基先后依附于曹氏与司马氏,因此具备较高的分析价值。  从史料记载看,王基最初的政治靠山是曹爽。因此曹爽覆灭后,他1度受到司马氏的迫害。不久之后,王基走上了与司马氏合作的道路,虽然屡建殊勋,但也颇多牴牾。  由此看来,在魏晋嬗代的浪潮下,旧日的魏臣,并未完全屈从于司马家族的政治威慑。  王基的案例,反映出“由魏入晋”的旧官僚的普遍心态,即承认既成事实,但拒绝沦为附庸。  在分析王基的行为逻辑之前,首先要明确王基的出身,这有助于解释他之后的行为逻辑。  王基出身青州东莱,虽然本传称他“少孤”,但从大量线索可以知晓,王基来自地方巨族,家世显赫。  (王基)少孤,与叔父翁居。--《魏书王基传》  王基在十7岁时被东莱郡征召为郡吏,却因“非其所好”,辞而不受,入琅琊游学。  (王基)年十7,(东莱)郡召为吏,非其好也,遂去(官)。--《魏书王基传》  汉魏之际,士人想要出仕,首先要接受地方征召,出任州、郡、县的吏员;之后再被举荐为茂才、孝廉,由吏入官。这种升迁途径,被称作正途。  按两汉制度,男子2十行冠礼(成人礼)。换言之,王基在成年之前便得到郡中征召,非地方豪族不可做到。  同时,王基仅仅因为“非己所好”便辞去郡吏职务,可见郡吏的吸引力对他十分有限。  王基辞去郡吏之后,便离开青州,前往徐州游学,与崔琰等人的事迹相似,属于门阀子弟的常见行为。  (王基)遂去(官),入(徐州)琅邪界游学。--《魏书王基传》  (崔琰)就郑玄受学……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4年乃归,以琴书自娱。--《魏书崔琰传》  按记载,黄初年间(220-226),王基被青州举为孝廉,越过郡吏的环节,直接受到察举,这在彼时的社会背景下属于豪族的专利。  黄初中,察(王基)孝廉,除郎中。--《魏书王基传》  王基受举之后,被青州刺史王凌辟为别驾。  别驾全称“别驾从事史”,虽然属于州吏,但却是最高级别的州吏,等同于诸吏之长。  是时青土初定,(青州)刺史王凌特表请(王)基为别驾。--《魏书王基传》  别驾的地位,可以借糜竺与沮授的案例加以了解。  徐州别驾糜竺,可以干预州中刺史的继承人选;冀州别驾沮授,权势熏天,乃至令州牧袁绍忌惮。  徐州牧陶谦辟(糜竺)为别驾从事。(陶)谦卒,(糜)竺奉谦遗命,迎先主于小沛。--《蜀书糜竺传》  (沮授)监统内外,威震3军……(袁)绍疑焉。--《献帝传》  《王基传》称“刺史王凌在青州的功绩,大抵源自王基的协调辅助”,侧面印证了王基家族在青州的影响力。  (王)凌流称青土,盖亦由(王)基协和之辅也。--《魏书王基传》  因此,青州豪族出身的王基,本身属于既得利益集团的1员,因此他自恃身份,并不肯完全屈从于当时的权贵。  这也能解释他日后与王朗家族、司马家族的冲突问题。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