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点回到傍晚的襄阳城西郊。 出使荆州商谈共建工坊的董和,忍不住喟叹之时,突然有1个声音响起,并针对董和之言评价1番,最后,那人朗声道。 “先生但尽力而为即可,在此兴叹又有何用?” 董和循声望去,只见1名身高约7尺7寸(1米77)的弱冠男子,正昂然立于檀溪之畔,含笑向自己躬身作揖。 那弱冠男子相貌虽平平、气质却颇有些超然。 董和心中不由1动。 董和身旁的蔡瑁却沉下脸来。 “士元何以惊扰幼宰先生?” “回世伯大人,小子甫从水镜先生处归来,幸会诸位高贤,见这位先生有感而发,便不由自主插口,还望世伯大人勿怪。” 那弱冠男子温和1笑、向蔡瑁致歉之后,分别向蔡瑁、蒯良、蒯越、韩嵩、邓义、刘先…等人11行礼。 1众荆州豪族还礼之后,蒯良无奈地指着那男子对董和道。 “幼宰兄,此乃某挚友德公兄从子、南郡庞士元也。” 那相貌平平、气质却不俗的弱冠男子,正是襄阳人庞统庞士元。 南郡襄阳1带的门阀家族,有蔡氏、蒯氏、黄氏、庞氏、向氏、马氏等等。 其中蔡瑁的小姊是刘表后妻,大姊嫁黄承彦,即诸葛亮岳父。 庞德公之子、庞统之从兄庞山民则娶了诸葛亮小姊。 诸葛亮大姊,嫁给了蒯良和蒯越的从子蒯祺。 简言之,诸葛亮和庞统2人,与荆州几个大豪族之间,几乎都有姻亲关系。 也因此,这些荆州豪族士人,都认识庞统。 额外插1句… 这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所谓“布衣”之诸葛亮。 与他有姻亲关系的皆是荆州豪族,岳父还是襄阳豪族黄家的黄承彦,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布衣”? 他这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言归正传。 庞统恭恭敬敬地向董和深深1揖。 “统久仰南郡同乡幼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先生尊颜,幸何如之。统方才之言,还望先生勿怪。” 董和深深凝视着庞统澄澈有神的双眸,心中不由暗赞: 主公当真好眼光!如此奇士,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这哪里是苟哥有眼光… 后世之人谁不知“凤雏”之大名? 因自家侄儿、庞统堂兄庞山民连襟儿蒯祺的关系,蒯越对庞统印象不错。 是以蒯越抚须而笑。 “幼宰先生及诸君有所不知,士元被襄阳城外山野隐士司马德操赞为“凤雏”,故士元在襄阳1带略有名气。” 庞统自谦道:“叔父大人谬赞也,区区虚名耳,何足道哉。” 董和来襄阳这些天,终于首次听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名。 这绝对不怪董和。 因为司马徽是豫州颖川人,而且是白身,这些眼高于顶的荆州豪族士人,除了司马徽的门生之外,没有1个将司马徽放在眼中。 甚至于,刘表、刘琮父子都毫不重视司马徽。 人谓刘表曰:“司马德操,奇士也,但未遇耳。” (刘)表后见之,曰:“世闲人为妄语,此直小书生耳。” 摘自《司马徽别传》 司马徽因为相貌丑陋,还曾被刘琮的宾客骂作“死佣”、“田奴”,可见刘表父子对司马徽的轻慢。 (刘)琮左右问:“司马君在邪?” (司马)徽曰:“我是也。” (刘)琮左右见其丑陋,骂曰:“死佣!将军诸郎欲求见司马君,汝何等田奴,而自称是邪!” 摘自《司马徽别传》 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之言,倒也算颇为贴切。 因为司马徽师徒,根本瞧不上荆州诸侯刘表。 由是故,素来轻慢司马徽的荆州人,又怎么可能主动提及其人? 这也是董和欲见司马徽而不得其门的原因所在。 韩嵩冷不丁冒出1句。 “士元何以在此?” 庞统仍是含笑彬彬有礼道:“回韩叔父,小侄方自水镜先生府中而归。” 董和唯恐这群荆州豪族士人们再打岔,当即向庞统作揖。 “士元可知颖川高士徐元直?” 庞统含笑作揖。 “幼宰先生有所不知,元直兄乃统之师兄也。” 同为司马徽门下弟子,庞统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人的大师兄徐庶? 董和心道:若如此,此事易耳! 这就是东汉版的“这就好忽悠了”。 于是乎,董和对1众荆州豪族士人道:“近几日有劳诸君随老夫奔波,今晚老夫在寒舍略备粗茶淡饭,盼诸君赏光用饭。” 董和等人为方便开展工作,已经在襄阳城内城购置了1处大宅院。 蔡瑁等人当即识趣告辞。 “幼宰先生设宴款待某等,某等荣幸之至,先生且容某等稍作准备。” 临去之前,蒯越还不忘提点子侄庞统几句。 “士元,颖川徐元直在卫府颇受重用,兼且其人而今正坐镇西域2关,你若有书信,可请诸位先生遣心腹,代你送至2关。” 蒯越的意思是:孩子,你两位师兄徐庶、孟建如今正好是西域海关1把、2把手,你何不趁此良机跟你两位师兄亲近亲近、疏通疏通关节? 庞统含笑应是。 送走各家的长辈之后,庞统复又向董和深深1揖。 “幼宰先生,实不相瞒,统深慕家师兄元直兄长之所为也。” 董和、费观等人闻言1怔。 得,这下连忽悠都省了,人家是来毛遂自荐的。 于是董和微微1笑、作揖还礼。 “士元不妨明言。” 庞统收起笑容,正色道:“幼宰先生,统欲效仿元直兄长,投笔从戎、为我皇汉出镇西域!” 董和精神登时1振。 “士元何出此言?” 庞统自信1笑。 “若统所料无误,卫将军来年必将重设西域都护府,兼且西域都尉必为满使君,统但求西域都护府长史1职!” 什么叫足不出户知天下? 这就是。 而且… 徐庶绝无可能私下写信给庞统,因为若当真如此,求贤若渴的赵旻早已明着告诉董和、费观等人,而不必再偷偷摸摸地挖呀挖呀挖。 所以庞统之言,再次刷新了董和对其人的认知。 于是董和看向费观。 “宾伯,待襄阳城之事告1段落,你先带士元返还许都求见主公!” 庞统微微摇头。 “幼宰先生不必过于心急,统之2位师兄,颖川石广元,以及博陵崔州平皆有意出仕。” 石广元是石韬,崔州平的老爹,则是找汉灵帝花钱买来司徒之位、因此被称为“满身铜臭”的崔烈。 博陵崔烈与清河崔琰同宗而不同支,因此两家之间禁婚。 他们的后代,便是5姓7家之2的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 博陵郡(后世保定大部)属冀州,清河郡(后世邢台、聊城交界处)在汉末是甘陵囯,属于青州,此2郡国皆在河北。 董和心念电转后问道:“士元,元直、公威可曾向你等师兄弟寄信?” 庞统摇头:“回幼宰先生,未曾。然则…卫将军既力主兴建工坊,又积极开拓西域,故以某观之,卫将军必有意重设西域都护府,恢复前汉万国来朝之盛况也。” 董和又又又1次对庞统刮目相看。 前者略做思忖后道:“既如此,士元,老夫明日便往诣尊师水镜先生如何?” 庞统作揖:“如此,有劳先生。统明日辰时,在先生府外恭候先生。统告辞!” 董和、费观等人在暮色中目送庞统翩然远去,若有所思。 时间、地点再次来到深夜的历阳县山野。 孙策勒住马,喝问那数十名围住自己的黑衣武士。 “尔等究竟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