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92章 抢占预警机市场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雷达以外,光控相控阵天线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似乎是电子侦察设备。   当然也可以说是被动雷达——   天线,不仅仅是用来发射信号的。   还可以用来接收信号。   传统的电子侦察装备为了适配不同的信号频段,通常要在周围装满各种样式和尺寸的天线。   所以,电子战单位的外形,往往都比较……   抽象。   尤其以空间紧张的电子战飞机为甚。   如果只是侧面、机背和机腹凸出来一部分,那已经算是比较清秀的了。   当然,对于军用型号来说,丑,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付出了外形上的巨大代价之后,仍然要在性能上做出取舍。   除非载机平台真的非常大,否则在体积和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对所有的常用信号频段面面俱到。   但如果能把两个甚至几个天线整合到一起,那对于电子战飞机来说显然是个巨大利好。   ……   不过,狂喜终究是短暂的。   一项新技术,尤其是这种颠覆性的新技术,从理论到落实,中间往往有重回从难关。   常浩南和王晓模毕竟都是工程师出身,因此还是很快开始考虑更具体的实践问题。   思索半晌之后,后者首先开口道:   “要想落实这个多波段雷达,具备大带宽工作特性的天线虽然是关键技术,但其它层面,比如发射/接收机设计,还有多波段共同作用情况下的目标识别算法,这些也都需要时间来研发。”   “所以我觉得,现在首先要做的,还是先建一個原理样机,把整个流程给走通了。”   “原理样机肯定是要搞,但问题其实不止在技术上……”   常浩南也补充道:   “最开始我提到的光开关,无论是光纤布拉格反射光栅、光纤色散棱镜,还是空间光调制器和可控反射镜,都是高度精密的光学元器件,要么完全不能国产,要么国产的良品率很低,根本达不到工业化的要求……”   “其实别说这些了,就是最基本的光纤,最多也只能算是纸面上解决了国产化的问题,实际应用还是以进口型号为主。”   他的团队刚刚才开始生产超短脉冲激光的工程样机,对于这些光学或者光电元器件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   脉冲激光加工设备还能勉强算作是科研设备,而且其实只实现了半光电化,大部分耗材仍然是电学元件为主,单单用点进口光纤问题尚且不大。   但预警机和搜索雷达无论再怎么洗白,那也是纯纯的军用装备。   就算欧洲人发挥资本家卖上吊绳的精神闭着眼睛出口,解放军也未必敢要这么个核心元器件完全依赖西方的型号。   而且,尽管二人刚才一直在用346型雷达作为例子,但在眼下的2001年4月,346的基本型已经基本完成了国家鉴定测试,包括其载舰052c也接近设计定型,动力系统暂时和已经开工的052b一样,使用进口的ugt25000。   如此高完善度的两个型号,眼下的军事斗争形势又不容乐观,不可能因为出现一点新技术的端倪就停下等着。   换句话说,在舰载雷达层面上,这个光控相控阵的构想,乐观点说得等到346的下一个改进型,甚至有可能等到再往后的第二个改进型才能用上。   所以,必须得额外找机会进行一轮技术验证。   “如果搞个出口型号呢?”   常浩南的思路愈发狂野起来:   “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多波段的事情放一边,整个小型的t型天线相控阵雷达,就以150°广视野和轻量化低成本做卖点,而且反正不是咱自己用,那核心元器件国不国产的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没准国外用户人家自己还有进口渠道呢。”   “相比单纯埋头搞技术验证和研发,这样至少有利可图,后续国内厂家或者研究所做国产化替代的动力也能更强一些。”   技术这东西,只要走到了赚钱这一步,那后面其实很容易就能循环起来了。   就怕只见投入不见产出,那即便是国家拨款扶持,也得先掂量掂量。   而且,如果一个行业只靠国家拨款发展的话,其实也很难说有什么前景。   所以,常浩南重生以来的惯用路径,总结起来就是“先通过关键技术或型号打通产业总循环,再回过头来逐渐提升国内总体水平”。   这一次也不例外。   “小型预警机……”   王晓模摸了摸胡茬已经发白的下巴:   “那载机平台呢?”   按理说,这应该是常浩南最本职的领域。   然而他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这不重要。”   “既然目标是要出口创收,那就在商言商。”   迎着王晓模疑问的目光,常浩南继续解释道:   “我们出口的不是预警机,而是一套单独的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   “当然,如果用户愿意用,那我们也可以提供新舟60,或者是c808平台的完整解决方案。”   “但如果用户希望载机能和民航之间更加通用化,以减轻后勤压力,那我们也不排斥跟其他厂家合作,把我们的预警系统搬到别人的型号上去,比如空客a320、或者支线客机,甚至稍微大点的公务机都行。”   光控相控阵还有另一个不大不小的优势,就是对雷达的物理尺寸不太敏感。   这意味着可以用相对低的成本搞出一套体量不易的型号梯队。   当然,正如之前所说,对于太大体量的飞机,宽视野和轻量化的优势就不太明显了,而多波段这一点常浩南暂时还不准备掏出来。   所以,上限应该也就是空警200的程度。   至于自用型号……   还是先以小步快跑为主。   c909载机的空警2000恐怕和346一样,无福消受这项最新技术了。   “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   王晓模的眼神突然一变:   “就像是瑞典的爱立眼,还有……大卫国的费尔康那样?”   大卫国的费尔康   虽然圆环工程最后是把预付款给要回来了,那架伊尔76在拆掉设备之后也并入了运输机部队服役。   不过,大卫国在关键时刻悍然违约,而且还未经许可带着他国人员近距离接触华夏装备。   这事可没那么容易揭过去。   小本本上一笔一划都记着呢。   之所以一直没什么动作,是因为此前确实没办法直接给对方带来什么麻烦。   但现在么……   费尔康,其实也是重点面向国际市场的型号。   也是有体量不一的型号梯队。   也是以出售设备,而非整机为主……   这可是妥妥的竞品。   所以,要是能在军售市场战胜费尔康的话……   虽然对于大卫国来说也很难说会有什么伤筋动骨的影响。   但至少算是个出口恶气的机会。   至于爱立眼么……   那只能说声抱歉了。   “这样的话,我们或许还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字。”   王晓模说道:   “最好是中英文双关的。”   “这我已经想好了。”   常浩南的视线看向电脑屏幕上的一篇论文:   “就叫‘高明’。”   “嗯?”   王晓模一时间没能理解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   “为什么?”   “高明是封神演义里面的千里眼,和预警指挥系统的功能对得上号。”   常浩南回答道:   “另外,可以直接根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   “字面意思……highlight?”   常浩南嘴角露出一个愉快的笑容:   “没错,highlight……”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