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院校合作
灵米和灵肉定价很随意,没有合适的参照物;灵米每斤500元,灵肉每斤1000元;流通到市场即使售价翻倍,普通人消费一斤有希望。 灵果参考百香灵酒的价格,每斤元,华夏如果用灵果酿酒,能达到十倍以上的利润。 大隋现阶段不能保证供应数量,远古修仙世界人口少,能投入生产的人更少。委托李晓负责此事,能乘坐希望号在两个世界往返,对他来说是大好事。 言归正传,向大学捐赠不能如无头苍蝇,要圈定意向院校。贾绪取出笔记本电脑,他已学会使用表格,苏彧拿出手机,逐个城市搜索,以成都为起点。 “首选理工科院校,其次是医科大学,以中医院校为主,再次是师范类。” “专科类学校,机械、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石油化工、交通建筑和船舶制造为重点,艺术类院校再选择几所。” “贾绪卿家,你负责成都、西安和重庆的院校,苏彧卿家辛苦一点,跑跑其它地方。” 定下基调后对号入座,筛选出一百所院校,专科类职业学校十四所;人文艺术院校三所,师范大学十所;医科类院校十六所,其中十二家中医大学;其余五十七所全部是理工类。 一半是成都、北京和广州的院校,对应长安、蓟城和番禺;大隋十八个州,羌州和拉塔州没有对应院校,其余各州相对应的华夏地域,最少保证有两所。 “仙师君王,办事处捐多少合适?” “捐多少并非最重要,院校捐赠的布局对应大隋各州,关键在于后续的合作,大隋的意图要清楚传递出去。” “上海在华夏是大都会城市,在大隋却是一片滩涂地,天津同样如此,未来合作的空间广阔。” “明白了,吾王欲以对院校的捐赠为桥,达到城市带动城市的目标。” 贾绪理解能力很强,本王的确有这样的意图。 “希望号每次最多运送2000人,与其散布于大隋各地,不如集中起来重点发展;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大隋各州互联互通。” “2000人投入到四、五个城池,加上大批采购的物资,又有长安的样板,环境资源虽不相同,大可因地制宜,提前做好规划。” 大隋发展第一步,建立长安、蓟城和番禺三处企业总部,第二步要向各州覆盖,离不开华夏的科技和工业人才。太阳能、计算机和移动通讯,安装好就能使用;低功率的50kw太阳能,前期已经足够,多多益善即可,大隋不缺安装的地方。 “所有的院校一律捐赠5亿,根据合作的情况,再考虑后续捐赠,下一步还要引进中医人才。” “仙师君王,西医呢?” “建立西医治疗体系,大隋当下没有基础,以引进妇产科和儿科为主,辅以全科医生。”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每年运送6000人,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手。 大隋人均寿命的增长,主要依赖中医调理,难度大的西医手术,譬如心脑血管手术、器官更换之类,现在压根别想。 远古修仙世界的灵米,绝对是好东西,对凡人的身体大有裨益,输往蓝星华夏的同时,不可能遗漏近古世界的大隋。 人手不足反应在方方面面,蓝星世界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国家之间争斗激烈。三个五维世界是一片新天地,近古世界就能容纳数亿人口,只是受限于希望号的运载能力。 “仙师君王,贾绪现在就去安排。” 贾绪告辞离去,苏彧留了下来。 “仙师君王,大隋是否需要成立电视台?” “没有基础设施条件,大隋幅员广阔,铺设光纤是大工程,现阶段不考虑。大力建设移动通讯网络,兴办官方视频网站,朝廷和各州都应如此做。” “国库以两到三折,亏本出售移动终端,不只是听听音乐、看看网文影剧,视频网站达到电视台效果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 “仙师君王,移动终端打折出售,为何有些商品两三倍利润?” “哈哈哈,苏彧卿家,移动终端大隋无法生产,你口中的有些商品,大隋有生产的可能性,两三倍利润低了,你知道会造成什么结果?” “臣苏彧愚钝!” “大隋一定有人,会想方设法生产出来,质量或许会差些,价格会便宜许多,利润率可不会低。” 浅显的道理,苏彧似乎懂了,他懂不懂不重要,有人明白就行,低端商品的仿造是必然的,储物戒指尽可能装运高货值商品。 打发走苏彧,随着大隋和华夏合作的公开,办事处和隋昌基金揭开神秘的面纱,除了政府推荐的人员,紧接着会对外公开招聘。 八月底的人才市场,人头涌涌,入职三、四个月的老员工效率很高,今天上午已经开启招聘工作。外面提前租好了培训场所,以及临时办公地,旧人带新人,尽快让新员工进入角色。 办事处和隋昌基金没有盈利压力,薪资待遇很好,工作是否轻松不清楚。本王离开蓝星前,两万余枚储物戒指必须装满,下一次或许是十倍数量的戒指,最终要达到百万枚以上。 货物一次采购量巨大,既要有序,做好详尽的记录;又要有用,不能乱七八糟瞎采购;还要考虑交货时间,不能一股脑堆在一起到货。 货柜需要定制,包装材料尽可能少,货品种类繁多,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人方能胜任。 以大隋王国驻华夏办事处,以及华夏教育部双重名义,向百所院校发出电子函件。地处成都的院校,当天下午就派副校长级别带队,前来2943中心拜访。 上午官媒刚开始宣传办事处,下午就收到电子函件,随附教育部公函;远在外地的院校,纷纷打电话咨询,表示尽快派人来接洽。 大隋的捐赠没有附加条件,只希望各校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一个萝卜一个坑;高精尖人才留给华夏,大隋没有适合的土壤,只会埋没他们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