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8章 走出去,就别回来了!
解缙,大明第一才子,这是陛下为吴王朱允熥培养的! 只是,二皇孙朱允炆可怜了! 真想不明白啊,朱允炆是皇孙当中最优秀的,鹤立鸡群! 谁能料想,陛下偏偏忽视了鹤。 从鸡里选了一只,还是,弱鸡! 看看解缙,用之前,陛下都不忘打压一下。 也许,可能,或者,陛下是在刻意打压朱允炆? 为的是让朱允炆提高承压能力,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 户部尚书范敏想到了此中关节。 现在的朱允炆是严重心理受伤的二皇孙,也是处于低谷中的准皇太孙。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此时,一定要坚定地站在朱允炆的一边。 将来才能够为自己、为儿孙搏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整个文官队伍中,始终保持淡然态度的,是太常寺左少卿黄子澄。 只有经过生死的那一刻,才会明白生命的可贵。 不管朱允炆,还是朱允熥,抑或是朱棣,都是老朱家的江山。 自己始终是一个臣子,四品、三品、二品的区别并不大。 一切看淡了,但唯一让黄子澄不淡定、不淡然的是他的儿子:黄承印。 因为陛下废除了残酷的诛连制度,儿子黄承印变得大胆起来。 他居然对自己讲,与吴王朱允熥势不两立! 因为朱允熥曾当众辱骂了他,用棍子砸破脑袋导致晕死过去。 黄子澄把黄承印叫到书房进行劝说,但无效。 黄承印反而是更加大胆,居然当面顶撞,说他没有气节。 黄子澄给了儿子一巴掌。 哪知道黄承印居然笑着说“我要是死了,只死一个,不会牵连到爹的。” 黄子澄当时就不好了,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儿子黄承印迟早会闯祸! 这已经成为黄子澄最大的心病。 一直在沉默的黄子澄大声说道:“陛下,微臣愿跟随解缙,为《洪武大典》出一份力。” 朱元璋高兴了,刚刚提出了编《洪武大典》,马上就有人响应了。 “黄子澄,不错,那你就跟着解缙吧。” 朱允炆,心酸了。 黄子澄这真的是铁了心要离开自己!铁了心要加入朱允熥的阵营! 为了向朱允熥表忠心,连脸都不要了呀。 你黄子澄是太常寺左少卿,正四品官! 你一个正四品官,居然愿意跟随解缙! 解缙一个时辰之前才是正七品,刚刚被陛下提拔为正五品。 官职高的、年龄大的,要跟随官职低的、年龄小的! 丢人现眼呐! 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解缙的背后是朱允熥吗? 气抖冷! 朱允熥此时高兴异常,陛下塞给他的两个包袱终于有地方放了。 「解缙、黄子澄都去编书了!太好了!」 「编大典至少得四年时间!」 「两个家伙干这活,根本抽不出空来烦我!」 「嗯,身边还有一个书呆子方孝孺,得想个办法,把他给弄走!」 「哈哈,有办法了,方孝孺不是废物,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 「世上本无废物,就算有,也只是因为放错了地方。」 朱元璋心想,三孙想让方孝孺做什么? 让方孝孺跟着解缙,不可能的事! 方孝孺的才学,一点也不比解缙低,他怎么可以在解缙手下屈就? 朝会结束。 最大的赢家居然是吴王朱允熥! 本来,吴王朱允熥被文臣们逼到了死角,再也没有回旋余地。 哪知道,解缙还活着,形势急转直下! 首先向吴王发难的应天府尹周知安被打入诏狱! 解缙这个第一才子也被陛下从朱允炆手中夺下,直接送给了朱允熥。 与之相反,二皇孙朱允炆成了最大的输家。 对此,几家欢喜几家愁。 文臣集团对于二皇孙朱允炆的支持并未减少。 因为朱允熥的最大短板是:能力不足。 吴王的能力素质,不足以驾驭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 相反,朱元璋对于朱允熥的过分偏爱,让一些文臣们心生逆反之心,更加坚定了对二皇孙朱允炆的支持。 不过,这些对于朱允熥来说,根本就无所谓。 着急的,是朱元璋。 要是三孙再不向大臣们显露才能,他可真有些顶不住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所以,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一直不立储,恐怕百官会有各种议论,从而影响朝政的稳定。 朱允熥一下朝就往院子里奔。 不是为了听方孝孺给他讲课。 一回到院子里,就发现方孝孺正在授课。 学生有郑和、沐瑶,就连梅儿、兰儿也都规规矩矩地坐着。 朱允熥不禁翻了个白眼,方孝孺的课真就那么好听吗? 朱允熥躺到沙发上,方孝孺停止了讲课。 “方夫子,要不,你歇一歇,喝口水,躺一会儿?” 朱允熥说道:“别搞那么严肃嘛,我们可以开个座谈会,大家平等对话。就像孔子讲课一样。” 方孝孺此时也放下了架子,其实就才学而言,朱允熥可以当他老师了。 孔子当年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基本就是在路途中讲课,哪儿有什么课桌、讲台? 都是随随便便坐下,甚至是与弟子们席地而坐,侃侃而谈。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学生随便提问,孔子随意漫谈。 学生们记下当时的对话,于是,《论语》就这么产生了。 方孝孺坐在了沙发边的绣凳上,身体笔直。 朱允熥则是歪在沙发上,喝了一口茶说道:“我给你们讲《西游记》,我讲慢一点,老方,你记一下。” 方孝孺的脸一红,刚才还叫他方夫子,现在居然成了老方! 没办法,得受着,谁让吴王的水平高呢。 居然是他讲《西游记》,让自己来记录! 对于《西游记》,他倒是听沐瑶和梅儿、兰儿说过,说是比街面上流行的话本、小说精彩不知多少倍。 正好,今天就见识见识。 “下面,讲《西游记》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本迷、濯垢泉熊二忘形!” “孙猴子暗中喜嘤嘤的,一翅飞在那衣架头上钉住。那些女子见水又清又热,便要洗浴,即一齐脱了衣服,搭在衣架上。一齐下去,被孙猴子看见:”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酥凶白似银,玉体浑如雪。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中间一段情……” 方孝孺听到此,早已大怒,将笔一扔,拂袖而去。 “呵呵,老方,今天你走出去,就别回来了!”朱允熥呵呵笑道。 方孝孺的步子放慢了,走到了院门口,停了好大一会儿。 郑和、沐瑶、梅儿、兰儿识趣地跑了,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方孝孺实在没办法了,这么走出去的话,对陛下如何交待? 看没有人了,方孝孺就站到了讲桌前。 朱允熥说道:“老方,别给我装了!我最烦的就是你们这些文人装逼!” “你老方家里养得有几个雏妓?跟着其他人不少狎妓吧?不少喝花酒吧,那个时候你怎么不拂袖而去?” “你觉得尺度大了?能不能不这么虚伪?” “苏东坡总该知道吧,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老方,你怎么看?” “做人坦诚一点吧,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说得高大上,实际上呢,呵呵。” “我告诉你,恰恰就是你们这种文人,以为是教化了天下,实际上是禁锢了大明!” 方孝孺此刻脸红得像猴子屁股,被朱允熥抢白得哑口无言。 好几双眼睛看着院内。 方孝孺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头挨训。 朱允熥则像是家长,坐在沙发上训孩子! 这场面,怎么看怎么怪异! 咳,咳! 训人正起劲的朱允熥转头一看,朱元璋正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