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洪荒:截教大师兄道玄

第94章 封神榜

   且说道玄,闻昊天欲在蟠桃大会上号令三教,心中愤懑其狂妄之举,暗忖:   “此子果然自以为是,岂可妄想驾驭阐截乃至于整个道门?”   稍后,见广成子领阐教群英离去,道玄心中沉思,若此时不作应对,未来只怕更加不可预测。   于是,待蟠桃大会余兴退却,决意与精卫一同离开天庭。   行至高峰之处,道玄隐身于云雾之间,静待昊天动向。   精卫见祖师闭口不言,心中顿生疑虑,迫不及待问道:   “师祖,今日何故静默?有何高见?”   道玄微微一笑,未作答复。   静默中,岁月如梭,须臾间果见昊天自天庭匆匆而出,似欲往混沌之地,赶赴不明之所。   道玄心中暗叹:   “此子果然去告状,阐截两教之怨,料想难以善了。   看来,天庭已隐隐迫近大劫,未来不可轻言。”   随即,他便带着精卫一同前行,潜伏于云海之间,静待事态发展。   精卫虽不知师祖心中所虑,然见其神情凝重,暗自揣测:   “祖师如此沉思,必有深意,然终究未能知晓。”   时光柔和,待昊天远去,云雾间渐显清晰。   道玄将精卫唤至,低声道:   “你可明了,天庭之事,今年来已变故重重,若无强者出手,恐至劫难。”   精卫闻言,心索惶惶,问道:   “师祖,但我等将何以应对?难道真可坐以待毙?”   道玄望天,眼神深邃,思绪如云。   “若我等欲平息这场风波,非但须得谋略,亦需人心。   现在的昊天,心之浮躁,终将误事。”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   “今欲研议此事,须设法对付即将来临之劫难。”   精卫循言细想,心中决意:   “祖师言之不虚,然则弟子应如何助力?”   道玄略显欣慰,便以指引之法告:   “你须修炼精进,若有机会,得并肩众仙之力,方能将此道理贯彻。   记住,劫难于人,时而可逆。”   精卫心中振奋,明白自己乃是责任在肩。   遂问:“师祖,弟子定不负所托?”   道玄沉吟片刻,启唇道:   “三教既存,流派各自立场,尔可借助众人所需之道来切入。   应变之须在择机而动,将大义聚于一处,方能凝聚人心。”   时间缓缓流逝,天边渐露微光。   道玄看着远方,语气坚定:“大劫之中,我等自有应变之法,劫难虽难,然有我教徒相助,未必不能迎刃而解。”   且说另一边,大禹经过无数年艰辛,凭借开山斧、定海神针,以及云鹏、袁赤、悟空等众多仙神之助。   终于将治水之功圆满成功,赢得万世称颂,功德无量。   时至某日,大禹望着波澜壮阔的黄河,思绪万千,心中感慨颇多,遂决定将开山斧留于黄河源头。   此斧乃是历经岁月洗礼之物,承载着他无尽的心血与希望。   大禹对着开山斧,郑重其事地叹道:   “尔既见证了我之不屈之志,愿尔化为功德之物,保佑后世江河安宁,长久流传。”   言罢,他又将定海神针放于东海之中,朝大海深渊望去,满目蔚蓝,心绪如潮。   “定海神针乃吾所重,愿尔亦为江海之主,镇守此方水域,万物归正。”   大禹将二物一无所有,后顾之忧去,直至平和。   而这期间,远在一旁的道玄之三徒,袁赤与悟空,因助力大禹治水而功德大增,功力亦随之飞升。   二人双双迈入金仙之境。   至于云鹏,身为大师兄,修行时间更长,经历诸多磨难,最终在长年心血之下,如今已然是太乙金仙,飞升如虹,满面英气,威风八面。   大禹望着三人,笑道:“尔等皆是我治水之功,相辅相成,吾心甚慰,愿尔皆有一番作为。”   三徒恭敬而立,袁赤道:“大禹皇,今日功德圆满,吾等虽已成金仙,然心念长存,愿护持吾人族安宁,长久保护江河。”   悟空则扬起神态,满怀豪情,“是啊,大禹皇,某自愿携手,直捣妖邪,岂能让世间风雨再起!”   云鹏则凝目远眺,轻声道:“我等虽已入道,然人族之未来,仍有长路,事事需有重担,愿与尔等共扶持,共建明日。”   大禹于心自是欣慰,点头应允:   “三位仙长,青云之志,必能成就大业,功德终会回归于人族,一切皆在于心,愿你们在未来修行之路上,共赴风雨。”   自此,大禹接替舜帝之位,成为新任人族首领,开启了一个治水兴邦的新时代。   百姓感恩涕零,建庙祭祀,歌颂大禹治水之德,万世传承。   时光流转,其名更比先帝苍龙更显辉煌。   道玄三徒协力大禹治水,历经艰险,终获成功。   兴高采烈之际,三人回至岱舆岛,恭恭敬敬向道玄禀告:   “师父,弟子等已协助大禹顺利治水,此番劳顿,仍深有所得。”   道玄见三徒成就斐然,面露欣慰之色,遂夸赞道:   “尔等行事果断,展现出道门所修之精神,正可为后辈之楷模。   善哉,看似艰难,实则不负此行!”   道玄话音未落,忽然耳边响起一阵清朗之钟声,随之而来一声宏亮之音:   “速来紫霄宫。”   道玄微震,心知此乃道祖召唤,不敢稍作耽搁,遂将三徒遣去修炼,吩咐道:“   尔等暂留,静心修行。待我归来,有事教诲。”   言罢,方起身往紫霄宫急去。   一路飞行,心中思绪纷杂,暗道:“不知道祖,何以如此召我?可谓重事已至,或将出现异变?”   抵达紫霄宫之时,晨光乍现,层层云雾将紫霄宫笼罩,宛若一颗明珠,隐约可见。   道玄步至紫霄宫前,见宫门敞开,内中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他心中默念,逐渐化作一股柔和之气,感受到道祖之威严,恍如晨曦初照,渐露明媚光华。   踏入紫霄宫中,鸿钧道祖正静坐于玉阶之上,周围环境典雅非凡,恰似苍穹之光辉普照。   寻常之香气充满四方,令道玄觉得此处乃是道门之大殿,然不由生出几分敬畏之心。   紫霄宫内,除了道祖之外,尚有六位圣人,皆为道教中之高人:   女娲娘娘、老子、元始天尊,以及道玄的掌门师父通天、准提、接引。   六圣群贤毕至,见道玄颔首行礼,不禁有些诧异,心知此子猎奇惊异,然却目光温和,未加苛责。   道玄在通天身后盘膝而坐,静心体悟。   氛围中藏着几分灵气,众人心中皆有些期待。道祖见众人齐聚,目光一扫,随后即开口言道:   “诸位,今日召尔等于此,乃因阐教与截教之间的纷争。   昊天欲以此结果上告我乃至三教,不知尔等对此事有何看法?”   言罢,众圣面面相觑,心中暗道:   “昊天此子真多事!”   元始天尊最为直言,心中对其一向不合,忙言:   “这小子本无他能,竟如此贪心,非烦事之事,稍加潜移可断。”   通天环顾众人,心中思量:   “然则,此时众仙力亦需聚合。不可轻言断绝,需观此劫难从何而起。”   女娲娘娘亦点头附和,轻声道:   “今日之事,势必影响日后道教的根基,若不过于重视,恐将造成无尽隐患。”   道玄在一旁静听,听完众圣之言,心中渐渐发现情势如波,波涌的暗流不容小觑。   他微微抬头,洞悉道:   “道祖,诸位圣人,若昊天披露此事,恐难以搁置。   然若执意追究,阐截教中士子恐将难以平息,反而激起怨愤,终酿成纷争。”   道祖点头,双眸深邃,稍思后道:   “道玄所言极是,尔等皆需设法平息此事,倘若不加妥善处理,教门之基将遭不测。”   道祖见众圣面色凝重,便从怀中取出两件灵物,乃是封神榜与打神鞭,眼神坚定,徐徐说道:   “为调理天庭之务,使神仙得以适时任职,今又逢一千七百年之杀劫,阐教弟子若无因果善缘,必周遭波及。   本教之徒,尔等皆需在此签押封神榜,各自依教主所选之弟子,填上名录。”   众圣闻言,心中俱皆不悦,面面相觑。   入天庭者,岂可比肩仙道之逍遥自在,然道祖既出言不以为意,自然无他。   元始天尊暗自思量,稍显犹疑,询问道:   “道祖,此事未免牵扯颇深,弟子所选之人,若被迫入天庭,将来生死与否,又奈何是?”   至此,众人心中尚有几分惶恐,通天更是面露愁苦,叹言:   “若依道祖之令,当真难以从命,众生贫弱,安敢将弟子投入此大劫之中?”   道祖闻此,自不理会,想明此事自然需当场谈之,反而更强势:   “尔等所言皆当有道,然则若不及时解决,岂不让阐教生灭不睦?   成宰治之法,乃是尔等心中所言,未必人心所向。”   众人见鸿钧表情严正,虽内有不甘,最终也不敢违逆。   无奈之下,众圣便开始私下商量,然而商谈至半日,依旧难以果断地提名。   老子面色凝重,脸上流露出犹豫之色,道:   “道教之人,若非自愿,然置于榜上,未来之路恐难安稳,真是两难之事。”   众者心思纷纷,最终皆无言以对,诚恐因推小弟子入天庭,而心头难得一宁。   可是道德所在,纵然经历数次权衡,亦难得其能为之,似乎万般无奈。   见此局势,女娲娘娘坐如东风,开口道:   “或许我等可从各自门下选出一二弟子,若能以真心为德,便可入此榜。   同时,尔等若能明白此因果,可令弟子自愿接受,或可解此纷扰之心。”   此言一出,众圣均认可,纷纷投以赞许之目光。   元始天尊欲再探询,却又自感无从,再见道祖未显不悦,旋即缓声道:   “既然如此,便可依此推行。我等应以道为首,自然应得志同道合之人以共度此劫。”   此时,园中气氛渐渐和谐。   众圣方齐齐调和,逐渐澄清心绪,见道祖面具。   鸿钧道祖见状,微微一笑,吩咐道:   “尔等尚需速行,速将弟子之名填于榜上,务必尽快,待此事定后,再重新考量人道之法。”   众圣遵命,纷纷回眸各自门下,思量弟子之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