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夏蔓做木桶是为了用来存放稻米,存放稻米不能碰水,长时间失水会导致木桶开裂。 如果选择做陶罐,夏蔓的第一反应是窖烧,但是她不会做烧陶的窖,也没有了解过相关的知识。对她而言,制作烧陶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夏蔓想到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平地堆烧,找一个平地,在地面上铺上木材、树枝和枯叶,然后将陶罐放在木材上进行灼烧,利用燃料与空气接触面大的特点,实现快速燃烧,达到燃烧点。 和谢自然沟通后,夏蔓开始准备烧陶,她从河边挖出黏土,用水浸泡一夜后,加入碎沙,搅拌均匀, 夏蔓捏出一团黏土,拍在水泥地上,用手将黏土拍平,塑出一个底盘的模样,再取新的黏土捏成泥条,盘筑在底盘上。 盘好一圈泥条后,就用小刀在在泥条上划一圈刀痕,增加不同泥条之间的粘合度。 越往陶罐的肚心,需要的泥条便越长。随着深度的加深,夏蔓开始收口。收出瓶口后,她再用泥条在瓶口搭出一个微喇的形状。 夏蔓还做了两个陶罐,一样的步骤,只是最后正常收口,并没有做形状。 谢自然照着夏蔓捏陶罐的方式,也捏了几个大小、深度不一的陶罐。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烧陶,夏蔓做了三个陶罐,谢自然做了两个陶罐。 陶罐捏好形状、晒干后,夏蔓便用三轮车运来了一堆木材和枝叶,摆放在水泥地上,然后将捏好的陶罐尽量平放在木材上,点火燃烧。 充足的氧气,能够加速木材的燃烧,使炭火的温度快速攀升。相对于一般的封闭窖烧,露天燃烧烧陶的速度更快,所需的时间更短。 不过露天燃烧也有缺点,那就是风力的不可控。若是突然刮大风,极易使火星乱窜,致使野火蔓延,难以控制。 夏蔓和谢自然在水泥地上等了三个小时,在等的过程中,若火势有减弱的趋势,还需要随时加入新的柴火。 在烧制的过程中,有一个陶罐忽然炸开、碎裂了。 等陶罐变色、烧成后,夏蔓和谢自然用铁锹将尚在燃烧的柴火扒拉开,通过加大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加速其燃烧。 经过两人的反复扒拉,柴火总算是燃尽了。 夏蔓和谢自然用铁锹将草木灰铲进水稻田里,肥沃土地,然后检查陶罐的烧制情况。 裂开的陶罐正好是最大、最厚的那个,夏蔓猜应该是因为这个陶罐没有晒干。 陶罐外表虽然看起来是干的,但是内部可能有没晒干的地方,所以在同样的塑型、晾晒、烧制环境下,只有最大、最厚的这个陶罐裂开了。 虽然裂开了一个,但还有四个陶罐可以装东西。总体来说。夏蔓和谢自然都很满意。 陶罐没有盖,谢自然丈量着陶罐的口,做了几个大小正合适的木盖。 进入八月份后,天气依旧炎热,夏蔓和谢自然却进入了农忙状态。 田地里的土豆、丝瓜、茄子、白萝卜、豇豆以及红豆和绿豆相继成熟。 松木林旁边的野葡萄也成熟了。 皂荚树后面的野高粱地可以收割。 山林里的野枣树,八月瓜以及其他许多果树都在成熟。 对于土豆,谢自然已经熟的不能再熟,茄子逐渐加入了她的食材大本营。 丝瓜除了食用,夏蔓还留了一部分。丝瓜老了之后,果肉会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内部的丝质脉络,掰开外层的干皮后,剩下的丝瓜瓢可以用来清洗器具。 夏蔓之前清洗锅都是用锅铲反复铲除油渍,清洗后再用布擦一遍。 她没有多的布,所以一个布反复泡草木灰,洗干净后反复使用。 那一块布早就被用破了,如今也算是有了替代品。 白萝卜可以做成酸辣萝卜丁。 将萝卜清洗干净后,削皮,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切成丁,加入盐和白糖腌制一小时,腌制后的白萝卜再清洗一遍,晾干水分,放进陶罐里。 由于谢自然喜欢吃辣,夏蔓还在里面加入了一点小米椒。 在锅里倒入清水,加入适量的白醋,糖和少量的盐,煮开后放凉,水放凉后倒入陶罐里,等一两个小时就可以食用。平日里放在储物间阴凉处密封保存,短时间内也不会坏。 处理过的酸辣萝卜丁口感爽脆,酸辣可口,谢自然尤其喜欢,就连她最讨厌的酸味都能接受。 有时天气比较热,夏蔓会用碎米熬粥,再配上酸辣萝卜丁和糖醋嫩姜解决一顿。 今年的豇豆产的特别多,夏蔓一次性能收了一大篮子。豇豆不去头,直接放进热水中焯水,然后放到通风的竹筛上晾晒,过几日就会变成干豇豆,被谢自然收进竹筐里,放到储藏间。 红豆和绿豆的收获花了夏蔓和谢自然不少时间。 一株绿豆植株可以结10到15个荚果,每一个荚果里面会有2到5颗绿豆,每一个荚果都要亲自剥开,将里面的绿豆取出来,放进陶罐里保存。 红豆也是同理。 夏蔓估计这不到半亩的土地里至少产出了快一百斤的红豆和绿豆。 之前烧制的四个陶罐在做酸辣萝卜丁时用掉了两个,只剩下两个。夏蔓和谢自然只好一边摘豆子,一边烧陶罐。 这次她们做了十个陶罐,裂了三个。可能是因为时间比较赶,又急着用,陶壁的厚薄不均,导致陶罐裂开。 她们烧的陶罐远不如水缸的容积大,只能装30升左右的食物。红豆和绿豆分开装,用了四个陶罐才收获完。 夏蔓每天晚上睡觉时会从罐里拿出一把绿豆,用凉水浸泡一晚,第二天时倒进锅里,加水和冰糖煮成绿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