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第834章 都不行?刘邦心态要崩,常惠的惊人发言

   镜头一转,又出现了一支新的汉朝军队。   【大汉前将军、光禄大夫、龙额侯韩增。】   韩增出身名门,他的高祖名叫——韩信。   但,并不是刘邦麾下那位“多多益善”,创造了无数成语的军神韩信。   而是秦末诸侯之中,被项羽封为韩王的韩信。   为区别两个韩信,韩增的这个高祖韩信在历史上通常被称为“韩王信”。   虽然高祖被同名的韩信给牢牢压制,但韩增的祖父韩颓当还有父亲韩说,都是汉朝赫赫有名的将军。   韩增也是这一次出征之中唯一一个出身于开国勋贵集团后代的主将。   此时,韩增已经率部抵达了漠南草原的最北方,面前就是茫茫大漠戈壁。   “左贤王死哪去了?”   韩增大惑不解,刚毅的脸庞上满是疑问。   就连他胯下的骏马也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情,低低的嘶鸣一声。   从斥候的情报来看,明明在一个月,不,半个月前,这附近千里左右的范围都还有匈奴左贤王部的活动踪迹。   韩增信心满满地带着三万多汉军骑兵自云中郡而来,结果到地方了,人影都没看到一个!   说没看到一个,倒也不合适。   这一路过来,韩增还是杀了一些匈奴人,也摘了一些脑袋的。   总计:一百零三级。   一旁,韩增的儿子韩宝同样也面带疑惑,开口道:   “爹,这些匈奴人不会是知道我们要来,所以躲去漠北了吧?”   “怎么可能?”韩增下意识地反驳道:   “一个月前,左贤王甚至还去骚扰了受降城呢!”   在大汉朝廷事先的情报分析中,匈奴这一次应该是倾巢出动。   以左贤王和单于庭一部分兵力骚扰受降城和居延城,以右贤王和单于庭主力直扑乌孙。   这种态势,左贤王怎么可能会逃呢?   韩增眼珠子一转,思考一会,觉得可能是匈奴人的某种计策,便下令道:   “找,给我找,抓几个活口问问!”   说起来,韩增的运气还真不错。   两天后,他的部下还真就发现了几名落单的匈奴人,并带到了韩增的面前。   这几名匈奴人看到汉朝大军之后直接吓尿了,都不需要韩增怎么问,一五一十地就说了。   “左贤王早在十天前就全部撤退了!”   “所有大小部落,一个牧民都不允许留在漠南草原上!”   “我们是遭遇了风雪,和大部队失散迷路了,稀里糊涂绕回来了。”   韩增:“……”   此刻,这位大汉将军十分无语。   本来以为左贤王在受降城,风风火火赶到,没看到人。   又以为左贤王是主动后撤以逸待劳,急急忙忙又往北赶了几百里。   到了漠南草原的最北边,还是没人!   “竟然跑了!”   韩增气急,对着面前的戈壁群山指手画脚,狠狠地骂了几句脏话。   一旁的韩宝有些跃跃欲试,开口道:   “爹,听这些牧民的意思,左贤王应该是撤到了漠北的狼居胥山。”   “要不然,咱们也走一趟狼居胥山?”   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那可是每一位大汉军人心中的终极梦想!   韩增瞪了一眼韩宝,差点就一巴掌扇过去。   “你以为你爹是谁,能和冠军侯比?”   “老子要是去了漠北,说不定这辈子都回不来了!”   “传令下去,全军后撤两百里,派斥候在这一带等着。”   “左贤王那小子听到我们撤军,说不定还会回来,到时候我们再反身找他麻烦!”   事实证明,韩增想多了。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韩增所部的补给全部耗尽。   但翘首以盼的左贤王部始终没有出现。   韩增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大草原,心中无限失望。   左贤王,大抵是不会回来了。   发呆许久,韩增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   “明日撤军吧。”   【韩增部,最终斩首一百零三级,无功而返。】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刘邦终于忍不住了。   “搞什么东西?”   “这么多路大军,整整十五万骑兵,就他娘没有一路能碰上匈奴人的?”   在场的大汉群臣也是面面相觑。   刚刚看到十五万大军出动的时候,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是各种热血激昂的战争场面。   什么追亡逐北、封狼居胥、饮马北海……诸如此类。   谁能想到这种结果啊?   这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萧何干咳一声,安慰了刘邦一句。   “陛下不必生气,这一战之所以有这般结果,乃是因为匈奴人得知大汉天兵到来就远遁漠北,并非大汉的问题。”   陈平也接口道:   “对啊对啊,大汉兵威煊赫至此,匈奴宵小望风而逃,此乃大汉神威之最佳证明啊!”   刘邦干净利落地翻了一个白眼,双脚翘起,搭在了桌子上。   “说这些屁话有什么用?”   “事实就是出动了十五万大军,总斩首居然连两千人都不到。”   “他娘的,这简直就是全天下最大的亏本生意,比之前看卫青那一次还亏!”   卫青那次出征漠南虽然也无功而返,但当时卫青麾下可是只有十万骑兵,消耗的资源肯定是不如这一次十五万骑兵多的。   大军一动,国库的各种资源和金钱疯狂燃烧,结果就这一千出头的斩获。   简直就是越想越亏!   就在刘邦又想继续发火的时候,太子刘恒突然开口道:   “父皇,其实还有一路啊!”   刘邦愣了一下,身体猛然坐直,道:   “哪来的一路?”   刚刚那几路加起来,就已经是整整十五万汉军,是大汉出动的所有兵马了。   去哪又生出来一路汉军?   刘恒笑道:   “不是还有那位护乌孙校尉常惠吗?”   “乌孙国也是有骑兵的,常惠应该也能算一路呀!”   刘邦呃了一声,又翻了一个白眼,身体缓缓沿着椅背滑倒下去,有气无力地开口。   “常惠是他娘去协调乌孙的,他能算什么一路!”   “难道你还指望大汉十五万骑兵无功而返的时候,常惠带着乌孙人反而能打个大胜仗吗?”   曹参听到这里,心中却是一动,开口道:   “陛下,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   “您想,匈奴人会躲着大汉兵马不假,但它本次的进攻目标就是乌孙,匈奴是一定不会躲着乌孙的。”   “乌孙一定会和匈奴人决战,这要是打赢了,不也是大捷吗?”   “咦?”刘邦整个人猛然弹起,但依旧半信半疑。   “不可能吧?”   “匈奴就算再怎么弱,也不至于被乌孙打败啊?”   听到刘邦这个反问,曹参也不确定了。   乌孙确实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最强的,但和大汉或者匈奴这两大超级强权来说,还真就啥也不是!   指望乌孙,的确是有点不太靠谱了。   就在这个时候,金幕中,突然又出现了一支汉军骑兵。   “呀?”刘邦震惊出声。   “见鬼了,怎么还有一路?”   “咦,这家伙还是个熟面孔呢。”   画面中,正在率领着最后一支汉军骑兵急速西进的,确实是一个曾经在视频中出现过的人物。   【大汉营平侯、蒲类将军赵充国。】   和其他四位将军相比,赵充国同样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年纪最老,是五路主将中唯一一个超过六十岁的人。   然后,他曾经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心腹。   但在李广利折戟沉沙被迫投降匈奴的那一战中,赵充国侥幸逃出生天,回归汉朝。   刘彻愤怒于李广利的投降,故而并没有惩罚赵充国的失败,反而将其嘉奖了一番,继续留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充国紧抱霍光大腿,一路参与了平定汉朝内部诸多叛乱,并且还取得了一项其他四路主将都没有的战绩。   五年前,赵充国驻守居延城,领兵大破前来袭扰的匈奴军队,俘虏了匈奴西祁王!   这是在过去十九年里汉朝跟匈奴小规模的摩擦中,整个大汉方面取得的最大胜利。   故而,赵充国得以在六十岁高龄之时,依旧能获得霍光的最大信任。   他的任务,是率领三万五千骑兵前往乌孙国,会同乌孙军队一起对抗来袭的匈奴王庭主力!   已经白发苍苍的赵充国,为国征战的心情依旧非常急切。   画面中,他一路领兵顺利渡过了戈壁大漠,正式进入了西域东部。   黄沙依旧漫天,却眼前开始有些许绿色浮现。   大大小小的绿洲,映衬着远方巍峨延绵,顶部洁白如玉的高山。   天山山脉就在前方。   赵充国心中喜悦,吩咐属下。   “速速派人前去联络乌孙国,通知在那里的常惠校尉。”   “告诉他们老夫已经来了,让他们把最新的情报传递过来,老夫看看要怎么和匈奴人做过一场!”   说话时,以这位老将多年的阅历和城府,依旧止不住那咬牙切齿的表情。   二十多年前,追随李广利在漠北的那一战,是赵充国人生中最大的失败。   大汉朝十万主力,全军覆没于漠北!   这么多年,赵充国无时无刻不想杀回漠北,向匈奴人复仇,告祭当年那一战中死亡的十万袍泽。   如今,这个向匈奴单于亲自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如何不让他激动!   派出使者通知乌孙方面后,赵充国继续领兵前进。   不曾想,一个多时辰后,使者竟去而复返。   赵充国一脸疑惑地看着面前的使者:   “怎么回事?”   使者脸上的表情极其古怪,策马往旁边一让。   “侯爷,这是在路上碰到的,常惠校尉派来的使者。”   赵充国这才发现自家使者背后原来还有另外一名信使。   信使上前,恭敬对着赵充国行礼:   “常镇见过侯爷。”   赵充国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对方应该是那位护乌孙校尉常惠的族人,但此刻他求战心切也懒得废话,直接道:   “匈奴人在哪?常惠校尉和乌孙人在哪?”   常镇胸膛一挺,正色开口:   “回侯爷的话,仗已经打完了。”   “什么?”赵充国目瞪口呆。   “打、打完了?”   听着老爷子结结巴巴的问话,常镇露出笑容。   “是的侯爷,仗确实已经打完了!”   镜头一转,一片辽阔的草原出现在画面中。   五万乌孙骑兵,正在老国王军须靡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朝着东方前进。(注:前文错写乌孙在位国王名字,已更正。)   在军须靡的身边,大汉护乌孙校尉常惠的身体挺得笔直,策马随行。   一名乌孙斥候飞奔而来,对着军须靡禀报:   “大王,前方一百五十里地发现匈奴军队踪迹,数量在六万左右。”   “从旗帜来判断,应该是匈奴右谷蠡王以及一部分王庭中小部落。”   “没有发现匈奴单于的大纛和王帐!”   “什么?”军须靡闻言,面露疑惑。   “不对吧,这一次前来的应该是壶衍鞮单于才对,怎么会是右谷蠡王?”   一旁的乌孙大将翁归闻言,不由有些担忧。   “大王,这会不会是匈奴人的诡计?”   “恐怕那匈奴单于还带着王庭兵马躲在一旁,就等着我们和右谷蠡王出战,然后过来捡便宜呢。”   军须靡闻言,表情变得郑重。   “若如此,那恐怕我们的麻烦大了。”   右谷蠡王都已经有六万骑兵,再加上壶衍鞮单于的王庭本部,岂不是随随便便超过十万?   这可不是五万乌孙骑兵能抗衡的。   事实上,即便仅有眼前的六万右谷蠡王所部,军须靡也觉得自家乌孙五万骑兵打不过!   军须靡迟疑片刻,看向一旁的常惠。   “常将军,你怎么看?”   常惠其实就带了五百人过来。   但谁让他的身份不一般呢?   持大汉皇帝刘病已符节,护乌孙校尉!   乌孙既然已经决定在这场战争中认大汉当爹,那常惠就是大汉派来的监军。   他的意见,军须靡必须得重视。   常惠沉吟片刻,开口道:   “眼下局势不明,不如先暂时扎营,等候更进一步的侦查。”   “赵充国将军方面,也需要时间去联络。”   军须靡点了点头,道:   “常将军所言极是,那就先等两天吧。”   【两天后。】   乌孙王帐之中,诸多乌孙将领齐聚。   军须靡表情严肃:   “经斥候侦查确定,方圆三百里之内,匈奴人应该只有右谷蠡王这一支军队。”   “右谷蠡王已经迫近到我们大营五十里地的距离。”   “你们有什么想法?”   在场的乌孙众将闻言,面面相觑。   我们特么的是臣子,你才是大王啊!   这时候问我们的想法?   但也有人听出了军须靡的言外之意。   这个人就是乌孙大禄之子,这一次乌孙军队的右将军翁归。   翁归开口道:   “大王,臣认为,匈奴来势汹汹,我们不如先行撤退避战,等待大汉赵充国将军率领天兵前来会合,再与之决战。”   翁归的老爹大禄是军须靡的弟弟,在乌孙国内掌控着仅次于军须靡的强悍军队,扮演着类似乌孙丞相的角色。   由于军须靡至今没有儿子,许多人都认为翁归将来会成为乌孙的下一任国王。   他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   翁归话音落下,立刻就得到了许多乌孙将军的附和。   “是啊是啊,我们乌孙是小国,很难和匈奴抗衡,先撤退最为稳妥。”   “大汉天兵一到,我等分分钟便可反杀匈奴,忍耐一时也无妨。”   “左右不过是撤退几百里罢了,让一让匈奴人又如何?”   军须靡听到这番话,老脸上不由露出笑容。   事实上,军须靡自己也不敢打!   作为执掌了乌孙将近四十年的老国王,年纪早就已经让军须靡的雄心消耗殆尽。   若不是明确获得了大汉的撑腰,匈奴刚刚发兵,军须靡就会立刻率领乌孙臣服,重新倒向草原一边。   在军须靡看来,这一次战争的主角是大汉和匈奴。   自己治下的乌孙,无非只是充当了引发战争的角色罢了。   怎么可能去和匈奴人玩命嘛!   军须靡转过头,看向一旁的常惠。   “常将军,你觉得呢?”   不管怎么说,常惠这个大汉派来的监军,总是要征求一下其意见的。   常惠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坦白说,我觉得大王或许太高看匈奴人,也太小看你们乌孙了。”   “我认为,完全不需要等待赵充国将军领兵到来,单凭我们这里的五万乌孙勇士,就足以击败对面右谷蠡王率领的匈奴军队!”   “啊?”这一刻,乌孙君臣的表情出奇一致。   翁归回过神来,怒道:   “常将军,你是在开什么玩笑!”   “我们乌孙怎么可能打得过匈奴,要真打得过,我们又怎么会在西域?”   当年的乌孙可不在西域,而是在祁连山的最西北一带,也就是如今大汉的敦煌郡、酒泉郡游牧。   那时乌孙和占据了祁连山东南部的大月氏,以及正东方漠南草原的匈奴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后来随着匈奴一代天骄冒顿单于的崛起,乌孙选择和匈奴一起痛击据说是雅利安人后裔,一看就“非我族类”的大月氏。   本来说得好好的,灭掉大月氏,贺兰山归匈奴,祁连山东南部归乌孙。   没曾想,大月氏真的被双方联手打跑,不得不沿着祁连山逃往西域后,冒顿这个老小子翻脸了。   冒顿告诉当时的乌孙王,整个大月氏的地盘,从祁连山到贺兰山,全部都要归匈奴刚刚成立的右贤王部。   乌孙王火冒三丈,合着搞了半天,你让我们乌孙给你匈奴打白工,你吃独食?   游牧民族,一言不合就开干。   然后乌孙就被冒顿干服了。   冒顿把乌孙击败后,将乌孙王的脑袋拿来做成头骨酒杯,立了一位新的乌孙王。   接着他告诉新乌孙王,祁连山的西北你们也不许住了,你们就一路追杀大月氏去吧。   什么时候大月氏灭族了,什么时候你们乌孙回来。   新乌孙王无可奈何,喝完用老乌孙王头骨制成的酒杯里盛满的酒,抹着眼泪就带着乌孙人离开了敦煌祖地。   就这样,乌孙人一路追杀大月氏来到了西域,并在这里重建了乌孙国,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以及,依旧听命于匈奴的百年小弟。   如果说大汉通过卫青、霍去病两位绝代天骄成功摆脱了匈奴帝国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反过来对匈奴人占据了心理上的优势。   那乌孙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匈奴对乌孙的百年奴役和欺压,早就已经让乌孙人骨子里对匈奴充满了畏惧。   军须靡敢于在汉朝的支援下领兵反抗匈奴,这对乌孙人来说都已经是充满无比勇气,堪称开天辟地一样的伟业了。   现在,常惠竟然要乌孙不等汉朝赵充国部援军,就独自和匈奴军队作战?   这特么不是纯扯淡么!   回过神来,乌孙君臣整齐划一地开口。   “不行!”   “绝对不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