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在神诡大明肝经验

第129章 废一条鞭 贩卖军火

   “哦?”    太子一怔,为难道:“自隆庆以来,便改用一条鞭法,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先生既提之,可是有必改的缘由?”    姜黎正色道:“一条鞭法过了一道商贾的手,小民纳粮平均要多出三成,危害我不赘述了,唐将军长期在边关,因一条鞭法粮价逐年上涨,边关士卒深受其害。    但是太子恐怕不知,我大明的白银入超一年不如一年,如今欧洲大陆各方混战,席卷佛郎机、法兰西、奥地利、荷兰等国,几乎波及了整个欧洲,领主和国王们都将银子用于整军备战,没有余财来大明购买丝绸瓷器……”    大明朝因海贸的关系,以及西方传教士陆续前来,对欧洲的了解远超大清。    知道在大陆的尽头,有很多国家,士大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认可了地球是圆的,不再以中央帝国自居。    姜黎简要讲了讲三十年战争,听的众人大开眼界,末了,补充道:“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二十来年,各家都乏了,但即便有意媾和,最少也得好几年以后。    而日本德川幕府又限制了白银输出,与日本的贸易仅限于郑芝龙,朝廷得不到一分银子,如果继续施行一条鞭法,只会让银价愈贵。    银子值钱了,商贾大户更舍不得花,常常铸成银冬瓜埋藏在地窖里,致使市面上的银子更少,局面进一步恶化。    就拿淮安张太监与扬州杨太监来说,各有上百万两银子的家产,藏在窖中,银子如果不换成粮米布帛,就一点价值都没有。    这还只是两个太监,全大明的富户又窖藏了多少银子?    同时,银价贵未必就粮价贱,万历年间,江南粮价常年在每石三钱银子左右,虽灾年会有浮动,但没两三年又会降下来,到了崇祯年间,天灾与战乱交织,致使粮价大涨。    崇祯四年,山东米价每石二十四两,河南米价高达每石一百五十两,江南稍好些,却于崇祯十一年,苏松的米价仍涨到了每石二两八钱银子,银价粮价齐涨,寻常使用的铜钱一再贬值,试问小民如何活得下去?”    “哎~~”    太子重重叹了口气。    邢凤也道:“姜公子说的还算好的,其实山东河南很多地方,拿着银子买不到粮,因为地里都干了,也没有人种田,要么逃荒,要么饿死,要么投了杆子流贼。”    姜黎接着道:“张太岳搞一条鞭法,初衷是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境,如今有内务府开办公司聚敛钱财,一条鞭法已无必要存在,太子废除苛政,既可使小民少一道盘剥,又可逼使富户把银子拿出来使用,粮价亦将徐徐下降,此乃善政。    不过太子最好召各赞画先商议下,免得被人指斥为乾纲独断。”    其实一条鞭法的危害,当时人都懂,都知道边军战斗力低下,西北农民流寇造反与一条鞭法有着直接关系。    可是不管什么政策,形成了路径依赖就非常棘手。    官府直接收银子省心省事,把一切的不便都推给了小农,这是懒政。    再说句现实话,清朝继承了大明的税赋,甚至把三饷更名为九厘银,可为何农民不起来反抗呢?    就是废除了一条鞭法,直接征收实物。    农民交粮时,量米的斗被踢一脚,也比一条鞭法好。    在历史位面,红朝几十年都征收实物,这可是二十世纪啊,依然不敢让农民自己去卖粮上交大团结。    再从政治账来算,铸币税的红利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吃,最起码江南的中小地主吃不到,同样深受一条鞭法之害。    姜黎向太子举荐的陈子龙、方以智等人,本质上是江南中小地主的代表人物,这些人就算才华平庸,也会举荐,主打传递一个政治信号。    太子与你们站一起。    他相信很多人能读懂。    而盐商能发家,不全凭自己的能力,用现代话说,后面有金主,背靠着江南的大官僚、大地主与大海商阶层,也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下,最为腐朽的一个阶层。    打击盐商,会间接影响到江南的大地主大海商,这是姜黎为太子在基本盘的取舍上,作出的选择。    毕竟江南的顶级豪门选择了小福王,已经没有太子的生态位了,他们投入那么多资源,也不可能轻易改投太子。    并且在感情上,姜黎也接受不了站在盐商一边。    历史位面,一个现代国家要想繁荣发达,必然是中小创企业活力四射,搁在明末,就是中小地主阶层欣欣向荣,真正的底层老百姓,并不具备成为基本盘的条件。    他授意陈山练水军,就是在做与以郑芝龙为首的大海商决裂的前期准备,因着基本盘与治国理念的分歧,他不可能与郑芝龙媾和。    即便临时媾和,用不了多久也会反脸成仇,毕竟让郑芝龙放弃海贸的诺大利益,并交出日本的商路,不用脑子想都不可能,最终还得靠武力进行物理消杀。    “咦?”    姜黎心中一动,前面和太子说了那么多,政治的数值都没变化,但是提议太子召陈子龙等人商议之后,数值从10立马跳到了15。    【人道:政治(入门):15\/100】    “嗯,明日我便把先生们请来议一议!”    太子想想也是。    事实上在崇祯时期,就有朝臣提议废除一条鞭法,但已经尾大不掉了,如今百废待兴,正是废除的最好时机。    最后,姜黎才道:“太子,李闯派高一功、李来亨和张鼐来了!”    “什么?”    太子神色一变,忙道:“他们来做什么?”    姜黎讲了下在城门外碰到高一功几人之事,便道:“我还没问,不过想来是李自成近况不佳,怕是有联手之意。”    “呵,想的美,看在高一功和高桂英放母妃过境的份上,我可以不为难他们,可事到如今,还想与我大明联手,简直是痴心妄想。”    太子冷笑。    姜黎沉吟道:“倘若李自成死了,他的部下愿意归附,太子该当如何?”    “这……”    太子满脸挣扎之色。    袁贵妃柔声道:“我曾见过高一功、高桂英,和闯军中的不少人,他们都不是什么坏人,只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若是贼首李自成愿以一死谢罪,太子不妨给他们个机会。”    太子不由想起初见李自成时不愿下跪,李自成也没勉强,后来虽与定王永王分开关押,却也未受到虐待,不由幽幽叹了口气道:“先生打算如何做?”    姜黎道:“只要李自成活着,就不宜考虑联手之事,不过清军攻势凶猛,李自成若丢了关中,清军必直下荆襄,四川,届时,就真成了北周与南陈之势。    所以不妨卖些火枪给他,让他多撑些时日,咱们也能赚银子。”    唐通迟疑道:“闯军虽以弓箭刀枪为主,可他军中也不缺枪械啊,未必肯花银子来买。”    姜黎笑道:“我曾委托毕老先生制造燧发枪,想必已经出炉了,明日我便去军器局瞧一瞧,若是堪用的话,就叫高一功回去拿银子……”    接着,姜黎介绍了一番燧发枪的优点。    太子不由道:“李自成有了燧发枪,岂不是野性更难驯?”    “无妨!”    姜黎摆了摆手:“枪械要保养,还要更换部件,他没有造枪造炮的能力,更何况燧发枪工艺复杂,对用料的要求极高,李自成倘不听话,就直接断了他的供给。”    “不错!”    太子眼前一亮,连点头。    唐通与左梦庚听说有新式枪械,也心痒难耐,与姜黎约好了明日一早就去军器局,然后各自告辞。    ……    回到小院,长平公主、翠娥与陈沅都在,这次由陈沅与翠娥一起替他更衣,长平公主羡慕的站一边看着。    二女香风习习,磕磕碰碰的,老实说,出门打仗那么多天,还是家里好啊。    不过姜黎留意到长平公主略显黯淡的眼神,略一迟疑,便道:“这段时间忙好了我得出门一趟。”    “哦?上哪儿?”    陈沅讶道。    姜黎道:“如今天地都在变化,我想看看能否找到天材地宝,给公主治疗。”    “啊?”    长平公主惊的捂住了嘴。    陈沅却是想到了与袁贵妃一起分食的那只蚌精,不由问道:“公子可知道去哪里找?”    其实姜黎心里有了定计,就是明祖陵,木系毒蘑菇!    上回吃的蘑菇,根茎未刮干净,兴许还能长出来,而且他也很好奇,作为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为何会滋生邪物。    如今实力日益增强,更有信心去探明祖陵了。    同时还有个没法说出口的理由,于世俗杂务陷的越深,心里就隐有烦躁感生出。    他不清楚是否与修行有关,但目前没法从俗务中抽身,只能时不时做个自我心理调养。    就如成年人需要钓鱼,钓鱼不是目地,重要的是过程,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排空思想,疗养心灵。    这叫慎独!    当然,这话没法说出口。    姜黎只道:“先往人少的地方去,顺道看看清军在北方攻掠到了什么程度,我去不了多久,一两个月必定回来。”    长平公主患得患失道:“其实……我也习惯了。”    姜黎笑道:“有机会总要试一试,既便最终不成,至少努力过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对吧?”    “嗯!”    长平公主眼圈红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