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口供
第274章 口供 有了银子,自然是好事。 王承恩当然明白,这件事对大明、对皇爷有多大的帮助。 只是,他现在真的有点看不透墨家了。 占了登州,打了官军,杀了鞑子,这次又给大明送钱。 这到底是图什么啊?肯定不是为了还礼,他还不至于这么傻! 萧云抬眼看着这个心存忠义的末代太监,好奇道:“你不去看着银子,到这来干什么?” 不管是曾经的历史,还是现在他来了之后,朱由检和王承恩都是大明的最后一代帝王和太监。 被对方打断思绪,王承恩缓过神来,然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或许在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这时,他才想起来,今次过来的目的,于是赶紧收起别的心思,盯着萧云身边的箱子,犹豫着问道:“这是什么?” 注意到王承恩的目光,萧云心中了然,没有任何的隐瞒:“口供!” 以王承恩的聪慧,他自然能知道这里装的是口供。 因为这两天,他也是刻意观察过这些墨家的人在做什么。 之所以有此一问,也是为了找个话头。 很难想象,这些墨家人在战场上个个悍勇,下马之后,竟然也能提笔写字。 当然,王承恩此时也有些习惯了,因为在墨家人身上感受到的惊奇实在太多了,这点事也算不得什么。 现在,听到对方回答的干脆,这让善于察言观色的王承恩松了一口气,觉得可以继续试探一下,这些口供能不能让自己这边抄一份。 而萧云更懂得察言观色,没等王承恩开口,他就揶揄道:“怎么?你也想要?” 呃……被人点破心思,王承恩的脸上顿时露出讨好的笑容:“萧总管,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很少有人能让他这样主动的谄媚。 然而在眼前这个屡次拯救大明于水火的萧总管面前,他没有任何摆架子的资格。 萧云也没有拒绝,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从另一边找出了一个本子,递到了王承恩的面前,面带笑容的说道: “拿着吧,早就准备好了,若是没有这些,你们怎么给他们定罪?” 王承恩惊愕的看着对方递过来的,那一本薄薄的册子,愣了半晌,怎么就这么一点? 接着他的讨好表情瞬间变成了苦瓜脸,然后指了指箱子,弱弱的道:“萧总管,这个……” 看着王承恩的这副表情,萧云挑挑眉毛,淡笑道:“怎么?你想要这箱子里的?” 王承恩不敢犹豫,赶紧点头。 萧云能理解对方急切的心情,能从白花花的银子里摆脱出来,不忘记正事,也说明这个王承恩不是等闲之辈。 只不过这件事没对方想的那么简单。 于是他轻轻一叹:“王公公,不是我不给你,而是即便给了你也没有用!” 这样的理由让王承恩很意外。 虽然萧云的话在他的心里是有分量的。 但这件事他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毕竟这是大明自己的事,皇爷总不能连知道的权力都没有。 于是他也顾不得许多,十分认真的说道:“萧总管,不是咱想看,咱就是觉得这总得让皇爷亲眼看一看,您放心,要是觉得不方便外人看,咱能保证除了皇爷不会有第二个人看到。” 见对方如此执着,萧云也无所谓,踢了踢脚边的箱子,道:“那你还是先看看吧,等看完了,再做决定!若是还想给皇帝带一份,那我就让人再抄录一份,让你带走。” “欸!好!咱就先替陛下谢过萧总管!”王承恩也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容易就办成了,顿时眉开眼笑。 看着这个王承恩如此灿烂的笑容,萧云心道:“很快你就笑不出来了!” 而王承恩却没有这样的自觉,急切的将箱子打开,拿出一本就翻看起来。 然而刚打开,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然后看向萧云,诧异道:“萧总管,你们这字?” “我们墨家为了方便百姓识字,将文字简化了,虽然不一样,但应该不影响你看!”萧云解释道。 这些资料是为自己人准备的,自然不会写什么繁体字。 而王承恩也不是儒士,所以在听到什么简化字之后,也没有想太多,反而觉得新奇。 开始的时候是有点不适,但认真看下去之后,也就能看得懂了。 然而这看不懂还好,一看明白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王承恩的汗就下来了。 可这还不能不看,于是汗流的越多,越要看下去。 一旁的萧云看到王承恩这副模样,顿时想起自己小时候吃辣椒炒蛋的场景。 夏天,正是菜园子里青辣椒成熟的时候,当时也不富裕,舍不得吃肉,打上一个自家鸡下的鸡蛋,混在一起,这么一炒,然后边吃边流汗,越流汗越想吃! 后世的记忆难得清晰一回,这时候,萧云的确是有一点儿想家了,然后看着门外的天空,也不知道唐梦儿现在如何了。 都说女人第一次生产就像过鬼门关,更何况是这个时代的女人。 不过有一点让萧云放心不少,唐梦儿是习武之人,或许会比别人更安全一些吧。 思绪飘飞了好久,才让萧云回到了现实,看着王承恩依旧在那锲而不舍。 他也不在意,这里面不只是八位家主的口供,城里所有与鞑子沾上边的人都有。 也不只是关于这张家口堡里的事情,还包括所有与这边有生意往来的人,再加上与商贾圈子有关系的往来,哪怕是琐事、传言甚至是推测。 做生意的那些商贾精明的很,来往的客户是什么来路,有什么后台,即便没有证据,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总之,事无巨细,全部都有。 这时,萧云看到王承恩的模样,都担心对方会不会脱水。 于是赶紧让人弄了点儿凉开水,再放点盐。 接下来,萧云也没闲着,将特战队里那几个会写繁体字的人叫了过来。 太平军里也有曾经读过书的,比如孙元化的小儿子以及许多落魄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