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平江南,灭南明
太平军除了东北和西北,都已经稳定下来。 此时的兵力布局为: 整个东北,萧云安排了八个团,两个特战支队。 西北十个团,四个骑兵营, 北方与蒙古草原接壤的地区,有八个团四个骑兵营。 南方八个团。 沿海地区三个团。 内陆地区三个团。 江南还潜伏了两个特战支队,已经派过去一年多了。 八月份,萧云从伊犁河谷启程之后,一道道军令从西北传出: 召回所有在长江以北的特种部队,务必在九月十日之前抵达曲阜集结。 太平军特种部队增加四个特战支队,成立特战一总队,队长李九成,代号青龙;成立特战二总队,队长于七,代号白虎。每个总队下辖七支队,要求两年内完成满编。 调东北驻防作战部队001、005、022团至徐州待命。 调北方驻防作战部队008、015、028、031团至南阳待命。 调沿海驻防作战部队020团至西安待命。 调内陆驻防作战部队011团,035团至西安待命。 南方八个驻防作战部队就近分别调回西安、南阳、徐州。 各部门以西安、南阳、徐州三地为集结点,统筹安排粮草物资以及相关人员备战。 八月底,萧云达到西安,做了一些安排之后,就依次前往南阳、徐州,最后在曲阜等待特种部队集结。 这次新增加的四个支队成员都是已经完成特训的战士,所以可以直接形成战斗力。 随着太平军的人数增多,参加特种兵选拔的人也多了起来,仅仅两年的时间,特战队员就增加了一倍。 他们才是未来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之前让作战部队增加侦察连,就是为了强化作战部队的局部特种作战能力。 让特种部队从繁杂的局部作战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主导战争,进行攻击、破坏、瓦解的刀尖。 九月下旬,六个支队整顿完毕,开始朝着江南出发。 特种兵出征没有浩浩荡荡,排山倒海的气势,而是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分散行军。 每个小组的方向都不一样,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 十天后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渡过长江。 没有补给,他们就自己解决。没有援军,他们都是彼此的援军。 这些苦难对特种兵来说都不算什么,尤其还是在遍地都是人的江南。 比萧云后世执行任务的危险程度低多了。 十一月底,萧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命令徐州、南阳、西安三地的作战部队开始朝着江南开拔。 这一次就是大张旗鼓,毫不掩饰的行军,以达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此时已经进入冬季,小冰河的气候让长江流域也时常大雪纷飞。 太平军的战士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来到这里反而觉得暖和多了。 襄阳城的防御根本对太平军毫无作用。 易守难攻?那就直接绕过襄阳城,从大洪山和大别山之间穿过去。 襄阳之所以是兵甲必争之地,防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夺了襄阳就等于直接控制长江。 所以从客观上来说襄阳是可以绕的,只要不想着一鼓而下,同时能保证粮道的稳定,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作战部队的行动,一开始就是个幌子。 这就是在敲山震虎,真正的杀招早就到了江南的特种部队。 随着南明发现墨家人兵马之后,各地开始动员起来的,同时也给了特战队一个明显的信号。 十二月初三,正在苏州寻欢作乐的英格兰约翰·威德尔船长,得到消息,急匆匆的返回舰船。 这是和大明早就谈好的,当墨家来犯时,一同抵御。 然而当他与随从途径太仓的时候,被斩杀当场。 无独有偶,郑芝龙的胞弟郑芝豹被人暗杀在镇江府外。 这时,南明文臣们这才发现北面的墨家还没开始渡江,自己内部已经出问题了。 一时间人人自危。 十二月初八傍晚,裕溪镇附近的江面上出现了几艘船。 初九,泥汊河镇附近;杨湾镇附近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太平军人数少,素质高,目标小,船队即便被湍急的长江水冲散了,他们照样能重新聚在一起,所以渡江并不需要大船大港。 这个时代,一切被认为是必争之地的地方,太平军几乎都可以绕着走。 于是十二月十一日,应天府南京被围。 十二日,围困南京的太平军增加到三个团。 南明中枢被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也只有钱府之中飞出去了十数只鸽子。 此时钱士升的状态已经大不如前了,看向身边的廖安,叹了口气道:“你还年轻,不该留下来陪我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 “小的自幼受不得闷热,去了那里也定然活不了多久。”这时候廖安的言语中倒是没有往日的奉承。 钱士升似乎也没有心思想太多,挥了挥手:“罢了,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随你吧!” 他也没想到墨家的人来的这么快。 幸好他知道当年张宗衡被杀的真相,提前将家人安排到别处。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萧云提前将特种兵派过去,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与海贸有关的世家大族。 若只是为渡江,两个特战支队做内应就足够了。 现在八个特战支队有四个分布在松江府到广州府的沿海地区。 这也多亏了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带,非常适合小规模的特种兵执行任务。 要是换成大平原,人手还不一定够。 所以想要逃出海的钱家人,刚露头就被抓了。 当然也有漏网的,比如郑芝龙等一些已经在船上的幸运儿。 十二月十八日,除了前往蜀中的太平军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其他团已经全部渡过长江。 十九日,南京城弘文帝开城投降。 都说江南富庶,一点也不假,就看这城池,一层一层的都是人,里面住不下就在城外住。 不过大部分都是底层人,是给城里的老爷们做工种地的。 这种情况,里面不开城也没有别的办法。 城外只要有百姓,就很难不被太平军这样的队伍所吸引。 现在这一开城,就有很多百姓跟着进城看热闹。 太平军按惯例先接守城防,然后就是抓人。 这几年,不管是太平军平时搜集的,还是让人提前潜伏进来调查的,都基本摸清楚了谁该抓谁不该抓。 连住宅所在地都摸清楚了,所以整个过程很流畅。 只不过没想到,抓完以后却出了一点意外。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在一个十分宽阔的地方被一大群人给拦了下来。 营长马全有皱眉看着眼前的一群人似乎是书生模样,为首的则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 看来这位就是主事的,于是马全有就准备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然而他还未张口,老者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就主动拱手道:“在下黄宗羲,身边这位长者便是家师刘先生讳宗周,乃当世大儒蕺山先生!” 听到门下最得意的弟子称自己为当世大儒,刘宗周眉头微皱,在这个场合说这样的话太失礼了。 于是他赶紧出言解释:“当不得大儒二字,小徒失言了,请将军勿要见怪!” 刘宗周这个名字,马全有没有听过,就肯定不在抓捕名单上。 但对方的意思还是能听懂的,看来是儒家搞的鬼。 于是他的声音变冷:“你们这是?” “老朽今日听闻贵军将石斋先生黄道周和牧斋先生钱谦益抓起来了,可是有何误会?”刘宗周拱手道。 原来是为这事,马全有恍然。 看着周围聚集过来的人,就明白了眼前这些人的心思。 不过他可不会让对方如愿,直接反问道:“刘先生,难不成您想让我在这里当场审案?看看这两个人到底做了什么,该不该抓。” “这……”刘宗周完全没有料到对方竟然也能审案,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时,一旁的黄宗羲赶紧将话接过去,拱了拱手,大声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石斋先生自任首辅以来,政通人和,为我江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活人无数。听闻墨家乃仁义之军,如何不能网开一面,将功补过!” 这是在避重就轻! 或许是刚才的声音太大了,周围百姓听到之后,也开始叫嚷起来: “就是啊,黄首辅是好人啊!别抓了!” “还别说这几年的日子真的好多了,都是黄首辅辅佐的功劳!” “放了吧!” “不能抓他们!” …… 百姓们没有说假话,这几年的日子的确是好多了,但与内阁首辅没多大关系,主要是不需要征辽饷也不需要补贴北方。 实际上,大部分省下来的财富还是被世家地主给拿走了。 然而现在的百姓还没有接触太平军的宣传,就很难辨别是非。 如今被这些儒士引导,若不及时化解,就可能演变成冲突。 此时脸色难看的可不止是马全有,还有刘宗周。 现在刘宗周已经知道这是被自己的学生拉来当枪使,如何能高兴得了! 可即便再愤怒,他也做不了什么。 然而就在他踌躇时候,就听到马全有也大声说道:“敢问阁下,我太平军外平辽东灭鞑子,蛮族从此不敢犯边,内救灾民兴水利,百姓再无饥馑之忧,比之你们的首辅如何?” “这……”黄宗羲也就愣了一下,就回答道:“将军说笑了,你说的每一件事都是无上功德,如何能比!” 这时候他不介意捧上一捧,反正这个军他是将定了。 本来他还要补上几句,然而刚刚张口,就仿佛听到一声“嗤笑”。 接着他就看到对面的将军鄙夷的笑脸,耳旁同时想起对方炸开的声音:“既然你知道我太平军是无上功德,那按照你的说法,我今天要是把你们砍死,天下百姓是不是也应该原谅我?下一次,我太平军看谁不顺眼,是不是也可以砍死他们?反正你说的,将功补过嘛!” 然后马全有看向周围的人群,大声询问道:“你们也说说看,这功应该抵过吗?” 这下周围静了,原本喊着“放人”的百姓不敢吱声了。 不过很快就有人大声道: “这位将军说的在理,功是功,过是过。要算清楚的!” “对!功不能抵过!这要能抵,那还不乱了套了!” 听着这此起彼伏的呼喊声,黄宗羲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那一句“将军说的在理”甚是刺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堂堂儒门子弟竟然辩不过一介武夫! 他不服! 但又能怎么办? 他是一个聪明人,若是继续纠缠下去,丢脸的还会是自己。 然而马全有却不肯放过这个羞辱对方的机会,鄙夷道:“这点水平就别学别人到处拦路。” 接着朝着身后吩咐道:“这个先抓起来。” 眼前这个儒士很明显在裹挟民意,无论他之前有没有犯事,这次他肯定要去劳改营待上几年。 之所以只抓黄宗羲,而不动刘宗周。 是因为像刘宗周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大儒身份,要有问题,早就被抓走了。 而像黄宗羲这种人,之前没有被抓他也不代表他没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年纪小,与朝廷的牵扯太少,没有被关注。 身后的战士二话不说就将黄宗羲给抓了起来。 周围人就这么看着也不敢管,黄宗羲也不敢大声叫嚷,这要是因此把命搭上就太不划算了。 他很清楚对方既然说了“功不抵过”那肯定不会妄杀,要是自己找死,那就太蠢了。 黄宗羲这人特别喜欢做些特立独行的事情。 当年他的父亲死于党争,崇祯上台之后,为其平反。 刑部会审的时候,他出庭对证,竟然当庭从袖中拿出锥子刺中许显纯,然后有当众痛击崔应元,最后又拔其须归祭父灵,一时间名声大噪,被人称为“姚江黄孝子”, 连崇祯皇帝都被惊动了,感慨其为“忠臣孤子”。 真是个炒作高手。 只是这次遇到了太平军,就注定要栽个跟头! 不过他的老师刘宗周的确是个方正之人,见自己弟子被人带走,也不会因为之前被利用而心生记恨,故意不救。 然而让他一直无动于衷的是,自己眼前这个将军的话。